分享

夏季野外活动需防恙虫叮咬

 yy2751 2022-07-06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图片

每年7~9月是恙虫病的高发期。本病通过恙螨叮咬传播给人,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特征,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感染者均有明确的野外活动或草地接触史。

图片

为预防恙虫病,建议户外活动时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或晾晒衣被。最好穿长衫、裤,束紧袖和裤脚口,外露的皮肤涂抹杀虫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活动结束后,要拍打衣物,回家及时洗澡。暴露于螨虫的衣物应使用热水烫洗,或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处理。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感染科治疗,并主动告知野外活动史等。

图片

需提醒,恙虫叮咬部位多见于腋窝、腹股沟、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等隐蔽、潮湿且易出汗部位,皮肤往往不痛不痒,但会出现皮疹,表现为边缘隆起,周围有红晕,中央凹陷,覆盖焦黑皮痂,因此又被称为“焦痂”。痂皮脱落后呈溃疡状,没有渗液。对于焦痂的处理不能大意。

图片

焦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涂擦周围皮肤,然后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溃疡面,每天3次,直至痊愈。焦痂无继发感染时,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保持焦痂或溃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即可。

平时要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避免擦伤患处引起局部疼痛导致继发感染。禁用酒精,勿用手抓挠有皮疹瘙痒的部位,不能强行撕脱焦痂的皮,应让其自行脱落。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护师 许兰 副主任医师 王文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