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客列传:郑问水墨历史江湖,石破天惊逗秋雨

 陶鹿在读书 2022-07-07 发布于上海

1、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给予游侠这样的评价:“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英雄辈出,在这个所谓礼崩乐坏的时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似乎不受社会法规的约束,只是受内心侠义精神的指引,去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衔环报恩肝脑涂地。放之今日,可能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人难以理解,然而,其中的侠义精神与沉甸甸的纵横血泪却可以跨越千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几乎已经荡然无存的为知己者死的血性精神。

司马迁为他们立传,从春秋到汉代,毛笔力透千年,曹沫、豫让、专诸、聂政和荆轲的个人形象跃然纸上,故事悲壮豪迈,让人阅读完心潮澎湃。唐代的那些诗仙诗圣诗鬼,那些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等都有一颗侠义之心,跃马江湖道,杀尽奸佞人。李白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燕赵传统的游侠之风在唐代盛行,也深深影响了李白的“纵死侠骨香”的好任侠的诗歌创作。鲁迅先生在《流氓的变迁》文章里写: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可见鲁迅对于墨侠所提倡的原侠精神是非常推崇的。里还有那些汗牛充栋的武侠小说,还珠楼主、王度庐、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这些武侠大家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侠骨柔情的男女主角,他们纵横江湖,劫富济贫,行侠仗义,浪迹天下。不过这些大侠们都生活在小说的世界,现实中的读者只能通过文字塑造的武侠世界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2、

当武侠小说沉寂文坛偶有波澜,香港的武侠玄幻漫画夕阳西下日渐没落,游侠精神在台湾的漫画世界被漫画家郑问发扬光大,他的早期作品就结合了东方水墨画法与西方写实笔法,尤其是产生于八十年代彩墨绘画《刺客列传》,将读者重新带回到尘封的历史故事中,尤其是刺客的挥剑拔刀,决绝刚毅,一跃而起,衣袂飘飘,与水墨的挥洒飘逸,汪洋恣肆、留白渲染珠联璧合,更加映衬出刺客们的侠士风骨,大气感伤。郑问在自序中写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墨将成为中国连环漫画的主流之一”,似乎是一句谶语,后来的2018年之后《镖人》、《藏锋行》都大量采用水墨技法,将侠义的江湖延续下去。

漫画《刺客列传》内容就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迁用自己的妙笔力透纸背,从鲁国勇士曹沫持匕首劫持齐桓公开始,经历了专诸太湖苦练炙鱼之术,寻机鱼肠剑刺吴王僚、豫让拔剑斩衣,为主复仇伏剑自杀、聂政独自一人,仗剑长虹贯日刺杀侠累、而荆轲用尽计谋图穷匕见,也以悲剧告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司马迁字字血泪,写尽刺客游侠士独行乱世,为一人身死家灭的豪气。郑问改进了水墨画法,先在宣纸上作画,然后白描、着色,油画颜料、砂纸破布都能拿来用之,水墨的飘逸为神韵,白描的硬朗线条为骨骼,彩墨的瑰丽为魂魄,这样的彩墨作品,费时费工,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风格。在当时没有电脑的时代,就由漫画师郑问从头到尾全程揽下,从史料搜集、人物风格设定与动作设计等,历经1500个小时精雕细磨成就了一部恢弘大气的漫画著作。

3、

33岁的漫画家郑问在1991年就因为他的彩墨作品《刺客列传》获得了日本漫画家协会奖,这个奖项之前是从来没有颁给过外国人,之前得奖的都是藤子不二雄、手冢治虫这样的大家。这部漫画也开启了郑问的大师之路,三国、东周等历史都进入了郑问的视野,历史故事的框架成为了郑问的彩墨漫画的取材之处,然而,2017年,58岁的郑问就因为疾病去世了,一代漫画宗师憾然离世,而那些悠远还藏在文字沧海桑田的故事与传奇也许还未形成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回首《刺客列传》,郑问说:我想说的,都画在漫画里了。漫画后面附上了太史公的原文,原先寥寥百字,变幻成无数的金戈铁马、弹冠一怒,每一位历史人物的毛孔都栩栩如生,不管是刺客英雄还是奸佞小人,不管是一介布衣还是甲胄将军,他们的服饰、兵器都有据可靠,苍凉的文字上浮起立体的彩色画面,春秋无义战,在所谓的周礼崩坏的时代,什么翻云覆雨的权谋下,刺客终究只是一枚棋子,留给大家一个凛然的背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执拗、果敢,天真起来壮怀激烈,令人热泪盈眶。

故人逝去不语,而作品可以代言发声。画者行云流水,携着侠义之气,而这样保留着赤子之心,画尽了热血之勇的作品将来又由谁来传承呢?

PS:推荐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战国篇》与太史公的《史记》、郑问的《刺客列传》的漫画一起阅读,效果加倍。话说1996年播放的电视剧绝对是一部好剧,沧海遗珠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