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河清论钱锺书

 守静齋主 2022-07-07 发布于重庆

钱锺书在他的著作中征引过王国维著名的治学三境界之说。其中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似特能移来说明钱锺书本人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现在有不少学者试图以所谓“比较文学”来概括钱锺书学术的总体特色,我总觉得不尽确切。“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具有特定宗旨、系统的研究方法的现代新兴学科,在许多地方都截然不同于钱锺书的治学方式。钱锺书的真正学术渊源,乃是从近代三百年中国学术的深厚传统中来的。以钱氏的学识之博大宏深,倒确实有可能是终于完成了“清学的终结和蜕化”的一人,并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最后一位大师名垂后世。虽然这样说也有重蹈梁启超立论轻率(斋主按:这里指梁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民国的十来年,也可以算清学的结束和蜕化”,作者以为“大凡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学术传统,很少会在仅仅'十来年’间就结束了,而且梁启超本人也是这段历史中人,没有一种断言学派消亡所必需的时间距离,所以这个结论自然下得太性急了一点”。)的危险,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钱锺书对于中国近三百年以来形成的经典治学方略的运用已达到“灯火阑珊处”的极度纯熟;他的“名山文章”,望之亦如古长城边之落日,苍凉浑厚肃穆悲壮。而这种非凡的审美感觉的获得,通常也就意味着一种古典学术终于到了做出总结的时刻。

胡河清《真精神 旧途径——钱锺书的人文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