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114:君子制情 圣人忘情

 新用户17779036 2022-07-08 发布于江苏
导读
关于情绪控制,道家圣人关尹子有怎样的告诫?小问题是怎样一步步变成无法解决的大问题的?今天的很多白领,很多老板,为什么丧失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最好每天养成反省自己情绪的习惯?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关尹子》鉴篇的第20章,先读经文。
关尹子曰:天下之理,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不可制,故能制一情者,可以成德,能忘一情者,可以契道。
01
关尹子告诉我们说,普天之下的道理是这样的。
问题还很小的时候,不加以节制,就会变成大问题。大的问题还不去控制,就会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因此,能够在自己情绪刚刚生出的时候加以节制的人,就可以成就自己的德行修养。
而能够做到忘情,对境而心不生情的人,就可以契合大道,与道合一了。
读了关尹子这段话,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咱们中国伟大的中医的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治未病”三个字。
中医最伟大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调理,让人的身体保持好必要的平衡,培养好体内的正气,能够建立起一道屏障,让邪气无法入侵人体,人也就不容易生病。
在刚刚有一点点不舒服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去找一个明白的大夫给自己看一看,可能吃一点点药就好了。
但是假如我们仗着自己的身体好,过度逞强,或者是这个原因、那个原因,能拖就拖,小病就可能会发展成大病。大病再不去治疗,就可能演变为绝症,身边这样的案例应该是举不胜举。
02
关尹子的老师,伟大的老子在《道德经》当中也有这样的告诫“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和关尹子讲的意思一样的。
要早点去发现问题的苗头,要早点下手,小问题就不会变成大问题了,大问题就不会变成无法解决的失控问题了。
我们的人生很多问题也是一样的,如果早点下手就不至于失控。
比如说教育小孩儿,能够早一点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就不至于上了初中之后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再想办法的时候已经来不及。
还有,这一次因为疫情和经济的下行,让很多人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一夜之间被降薪、被失业。
由于原来过度乐观,过度地超前消费,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的余量,所以显得非常的被动,甚至非常的狼狈。
如果这些人有老子的这种思维,有道家的思想,他们就知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一定是在危中思安,安中思危。
03
很多企业的老板,今天更是追悔莫及,企业有点小毛病的时候,没有当回事,没有早下手。
总想利用这个大好的形势多做一些项目,多赚一些钱,多扩张一些市场,多扩大一下规模,但问题在于没给自己留有余量。
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以前不当回事儿,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以前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变成了没有办法去解决的问题。
所以,才会有一个接一个爆雷的企业,坑了员工,坑了客户,坑了供应商,更坑了自己。
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越是顺利的时候,脑袋里面那根关注风险的神经,就越要绷得紧。
04
我们读懂了关尹子这段话,还应该告诉自己:
人生所有问题的源头都是我们的情绪,或者说都是因为我们内在的好恶。
我们为什么会有好恶之情呢?
就是因为我们对外在的人事物有分别,这个好那个坏,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
有了分别,有了好恶,就一定会有情绪。而人一旦有了情绪,不加以调节和控制,内心理性的堤坝就很容易被冲毁。
人群当中那些特别有修养的君子,他们也有情绪,他们也有好恶,但是他们知道有意识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筑牢自己思想的堤坝,不至于让自己的情绪泛滥。
而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则是没有这个意识,会让自己的情绪一路奔腾,过度地放纵,最后就会因为失控而致自己于无法收场的地步。
那些体道、悟道、与道合一的圣人,他们的境界是更高一层。
因为已经看透了万变这个世界内在不变的本质,参破了好坏是一体两面的,是时刻变化的。所以,就领会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最最本质的道理。
对于外在的人事物,不管怎么变,自己的心理都没有任何的分别,没有普通人的喜,也没有普通人的厌,没有取也没有舍,一切都顺其自然。
来了我就面对,去了就随他而去,心不随境转,这样外境不管如何变化,自己的内心都能够保持一片的静定。
05
我们都是普通人,可能这一生也达不到圣人那种忘情的境界.
但是,至少应该养成一个每天反省的习惯,看一看自己有没有被情绪掌控?自己的情绪有没有泛滥?有没有突破合理的分寸感?
当然了,关尹子这一段话,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反面理解。
对于我们的私欲,情绪的掌控,可以从一点一滴开始,那我们的自我修行、自我修养,也应该是从一点一滴开始。
这恰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我们每天在控制自己情绪,节制自己欲望上做减法,这样小问题就不会变成大问题,甚至可以做到没问题。
我们每天在控制自己情绪和分别心的道路上进步那么一点点,只要不停,小进步就会变成大进步。
如果我们持续地坚持、坚持、再坚持,也许有一天,就会突然出现我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这个境界。
说不定也可以达到圣人一样对境无心,不生私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