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初山水画“四王”凭什么本事,竟然能引领画坛几百年!

 泊木沐 2022-07-08 发布于辽宁

在清初画坛,以“四王”为首的画家,凭什么本事,竟然引领画坛几百年,特别是王时敏,难道就是因为临摹功夫到位吗?

虽然说王时敏在艺术上继承的是董其昌的绘画风格,但是他们二人在思想上各不相同,董主张以禅喻画,主张“顿悟”、“见性成佛”和“一超直入如来地”, 讲究“士气”、 “性灵”与 “寄乐于画”,注重对前人审美趣味和作品形式意味的直接领悟。王时敏认为画家须“作家兼士气”, 要求法韵兼备。对于绘画性灵的涵养与学养积淀的综合是王时敏画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说到性灵,这究竟是什么呢,自古以来各有定论,对于性灵的问题,好多人说是天生,也有人认为不是天生,是后天所为。对于这个问题好多大师也说过,又人说过人的前生后世,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当然王时敏是认为性灵为天生,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及的。

虽然说性灵为天生,但也需要后天的培养,通过后天的学养积淀来加以弥补,以脱去尘俗,现发灵机,其实说白了还得去培养,哪有什么天生。

清初画坛四王绘画大多是学习古人精髓,在仿古这一块是王时敏画学思想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对这一问题的解读也是我们正确理解王时敏及四王“仿古派”的 “仿古”、“模古 ”真正涵义的关键所在。

也有一部分人把它当成是对于原画丝毫不动的照办下来,当然有这样的功夫也是很好,也只算作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毕竟做到精致的人不多,就好比现在的超写实,这个功夫必须得有,但也不能一味照搬,还得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主导。

王时敏虽然走的学习传统这条路,但是他的临摹也是有他自己的思想在里面,即使一幅画外形上临摹的一模一样,但是意境气质和古人却不相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既时其形,也时其精神,还能容易自己的精神内涵。

他的“仿古”并非一味泥古,而是以复古为出新、以复古来扭转“迩来”、“近世 ”画坛的诸多弊端,在他这里也有所纠正,主要还是恢复五代宋元文人画的优秀传统。每个人都希望把最优秀的东西留给后人,他也不例外。

他在画中题跋说 :“子久画专师董、巨,必出以新意,秀润绝伦,故为元四大家之冠,余所见不下二十余桢,笔法无一相类者。”,这是他临摹黄公望的画后提拔而言,他对那些没有传统绘画基础还大谈追求自我风格的画家很不赞同,也给予严厉批评。

作为研究他的后世画家,都对他很佩服,而一些提倡改革的人对他不看好,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期间诞生的一些西学分子,如今我们回头看那段时光的文化艺术,表面上看是创新,其实这使得好多人失去了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对于文学界,无意识败笔。

探究王时敏的画学思想,我们会发现他对前辈和同辈画家如赵松雪 、黄公望 、董其昌 、王鉴 、王翚等人的推崇是基于他们皆是顺古求变之人 , 不难看出他们都有南宗的绘画特色,作品都表现了平淡天真、超逸萧散的文人画审美特征。

今天就到这里,还望大家多多支持,提出你们宝贵的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