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之灸看三伏,三伏之灸看伏前!伏前灸的好,成功一大半!

 金色韵律 2022-07-08 发布于湖南
三伏天倒计时:9天!

伏前筑基灸:7月7日-7月15日 共9天
初伏灸7月16日-7月25日 共10天
中伏灸7月26日-8月14日 共20天
末伏灸8月15日-8月24日 共10天

进入七月,迎来小暑,天气明显炎热,三伏天近在咫尺,看到朋友圈,许多灸友都在开始筹备三伏灸的事宜。

要知道,三伏灸最重要的是初伏中伏末伏,除此之外,三伏灸的首尾也不能忽略!

就像为了增强艾灸效果,艾灸前要开穴,艾灸后封穴一样,三伏灸前后也需要类似的操作,于是就有了伏前灸及伏后灸!

一年之灸看三伏!


众所周知,三伏灸效果是平日的数倍,甚至很多沉疴痼疾也能因此痊愈。这是因为: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此时人体气血充盈,皮肤毛孔张开,利于阳气和中药的吸收。

若能趁机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就能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从而减少冬病发作的频率,这就是咱们常说的“冬病夏治”。

也许有灸友会问,什么是冬病?宫寒痛经、闭经推迟、支气管炎、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冬季加重的问题。

而三伏灸,正是最极致的冬病夏治,利用“天之阳、地之阳、人之阳”三重合力,把阳气补到骨缝里、脏腑深处,并以温阳驱寒、逼出潜伏的寒湿,最大程度的预防或根治冬病。

三伏之灸看伏前!伏前灸的好,成功一大半!


我们知道,三伏时间跨度大,前后至少一月(今年有40天),所以三伏灸绝不是说只在三伏天艾灸就行了,最好要做到贯穿三伏。

有人中间艾灸个三五天,却想得到和别人整个三伏的效果,显然并不现实。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初伏中伏末伏都需要去好好调理,才能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伏前灸也属于三伏系统的一环,一般取三伏前10天,把伏前灸做好,三伏至少成功了一小半,对于全年的艾灸都有重大意义,提前疏通经络淤堵,拔除肌肉腠理的寒气,为三伏生阳气扫清障碍,也为排出骨缝、脏腑寒湿打基础!

除了初伏、中伏、末伏这3个阶段,三伏的“首尾”都很重要——“首”就是伏前灸,“尾”就是伏后灸,“首尾相连”才算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才能实现周期循环。

而伏前灸,就相当于中药的“开路方”、“药引子”,为随后的三伏灸夯实基础。

伏前灸:毒不除,补不进!

为什么伏前灸以排毒为主要思路呢?

一则,夏季温度高,湿气重,人体阳盛于外,内里虚弱,脏腑极易被毒素侵袭。

而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等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影响五脏气血的运行,继而影响三伏灸的效果。

二则,今年8月7日立秋,立秋是一年圆运动的起点,人体阴阳之气由浮转为降,气血也是如此。

如果不在立秋之前把体内毒素排出,等秋燥到来,燥热进入体内就会与毒素发生冲撞,不仅影响三伏灸效果,还会影响秋冬进补。

艾灸:拔出五脏毒素的终极大法!

病邪藏的越深,危害越大,如果瘀积到五脏,情况就更严重了,它会影响五脏的阴阳气血,动摇身体健康的根基,也越需要伏前灸。

毒素为什么会瘀积五脏?就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脏腑功能需要阳气来维系,阳是一种动能,具有温煦、活跃、运行快的特点。


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就会下降,病理产物(如痰湿、瘀血、结节、囊肿等)及外来物质(如风、寒、湿等)就不能及时排出,就会瘀积于五脏。

所以,针对五脏出现毒素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补充阳气,阳气足则毒素除。艾灸作为“天下扶阳第一方”,自然是上上之选。艾灸时,艾叶的药性可“走三阴通十二经”,通过经络循行至五脏毒素瘀积处。

伏前灸的10天,气温高,天地之间阳气足,此时艾灸集“天之阳”和“地之阳”的双重威力,可将潜伏在五脏深处的毒素“连根拔出”,给身体来个大清洗!

如何灸出五脏毒素?

1、艾灸排心毒

典型症状:舌头溃疡、额头长痘、失眠心悸、胸闷刺痛。


建议取穴——
极泉:祛除心脏的郁火毒素
少海清降心火,滋阴补肾
大陵宁心安神、合营通络、宽胸和胃
少府发散心火,改善心悸、胸痛等问题

内关 公孙:如果舌底有青筋、唇紫、心率低,并伴有胸闷、心气虚等症状,说明心脉瘀阻,建议多灸这两个穴位,以疏通心脉、增强心率、促进血流量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因此拍打肘窝有助于排除心肺毒素,也可刮痧。

2、艾灸排肝毒

典型症状:指(趾)甲凹凸不平、乳腺增生或经前胀痛、情绪不稳、脸部两侧长斑。


建议取穴——
肝俞:疏肝解郁、利胆退黄、理气止痛
膻中:疏肝、理气、解郁
渊腋:宽胸理气、通络化瘀
期门:疏肝、活血、化瘀
太冲:肝经原穴,调动肝经元气
行间:清泻肝火

注:“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因此拍打腋窝有助于排除肝脏毒素,也可刮痧。

3、艾灸排脾毒

典型症状:面部长斑、脂肪堆积、唇周长痘或溃疡。


建议取穴——
府舍:健脾理气、散结止痛、温经活血
商丘:对应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可改善下半身炎症
中脘:加速胃部蠕动,促进消化,避免积食或毒素瘀积
足三里:促进消化、加快排毒、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太白:促进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避免瘀血毒素瘀积

注:“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因此拍打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有助于排除脾脏毒素,也可刮痧。

4、艾灸排肺毒

典型症状:皮肤呈锈色或晦暗、便秘、多愁善感或容易悲伤。


建议取穴——
尺泽:被誉为“清肺穴”,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合谷:清降肺火;
鱼际:清泻肺火,清宣肺气;
少商:清除肺经湿热。
 
注:“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因此拍打肘窝有助于排除心肺毒素(同上文心毒),也可刮痧。

5、艾灸排肾毒

典型症状:经量少或经期短或颜色暗、水肿、下颌长痘、容易疲倦。


建议取穴——
委中:肾毒聚集之处,灸之可让肾毒通过膀胱经排出体外
阴谷:补肾培元、调经利尿、滋阴清热、理气止痛
筑宾:益肾宁心、理气止痛、清热利湿、化痰安神,配肾俞、关元可调水肿
涌泉:肾的“排污口”,艾灸此穴,排肾毒效果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