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点极线

 崔德群 2022-07-08 发布于江西

在数学中, 极线通常是一个适用于二次曲线的概念。过不在二次曲线上的一点P作直线l交二次曲线于M、N两点,则在l上有且只有一点Q,使得(PQ,MN)=-1(即P、Q、M、N构成一调和点列)。当l绕着P旋转时,Q的轨迹是一条直线p(或一部分),这条直线p叫做点P关于二次曲线的极线(polar),而P叫做p关于该曲线的极点(pole)。中文名极线外文名polar应用领域数理科学快速导航

极线的几何性质二次曲线的中心和直径反演变化中的极线

定义在定义极线之前,先介绍两点关于二次曲线调和共轭的概念。调和共轭过不在二次曲线C上的一点P作直线l交二次曲线于M、N两点,则由交比的性质可知,在直线l上有且只有一点Q,使(PQ,MN)=-1。我们把Q叫做P关于二次曲线C的调和共轭点,或称P、Q关于二次曲线C调和共轭。显然,点P的调和共轭点有无穷多个,且若Q是P关于二次曲线C的调和共轭点,则P也是Q关于C的调和共轭点,即P、Q互为调和共轭点。几何定义点P关于二次曲线C的调和共轭点Q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叫做点P关于二次曲线C的极线,而P叫做这条直线的极点。注意:这个定义中要求P不在曲线C上,若不然,则P与M或N重合。不妨设P与M重合,那么。而当P在曲线C上时,从下面极线方程的推导结果来看,可知方程形式与过P点的切线方程完全相同,所以规定当P在曲线C上时,它的极线就是过它的切线。极线方程为了证明Q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在此使用齐次坐标来证明。在齐次坐标下,任意一条二次曲线C的方程总可以写成以下形式:设定点P(p1,p2,p3),动点Q(q1,q2,q3),类比直线系方程,直线PQ上任意一点(除P外)的坐标可写成(q1+kp1,q2+kp2,q3+kp3)。联立C的方程,整理得:设方程的解为k1、k2,对应点M(q1+k1p1,q2+k1p2,q3+k1p3)和N(q1+k2p1,q2+k2p2,q3+k2p3),则。因P和Q关于C共轭,上式比值为-1,即有k1+k2=0根据韦达定理可知,联立后的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为0,所以有整理得即点Q的坐标(q1,q2,q3)满足上述方程,因此Q的轨迹是一条直线。习惯上用(x1,x2,x3)表示动点的坐标,所以点P(p1,p2,p3)关于二次曲线C的极线方程MN为若只考虑有穷远点,则x3≠0。令,曲线C的方程化为其中,这是我们熟知的二次曲线的一般方程。再令,则P的直角坐标为(x0,y0)。将这些数量关系代入求得的齐次坐标下的极线方程中,得直角坐标下点P(x0,y0)关于曲线C:的极线方程为代数定义对于二次曲线C:,我们也可以直接定义直线MN:叫做点P(p1,p2,p3)关于二次曲线C的极线,P叫做MN的极点。可以证明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是等价的。极线的几何性质1.射影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对于固定的二次曲线C,有且只有一条极线。反之,射影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对于固定的二次曲线C,有且只有一个极点。这可以由定义直接推导出来。2.(配极原则)对于同一条二次曲线C,如果点P的极线经过点Q,那么点Q的极线经过点P。反之,如果直线p的极点在直线q上,那么直线q的极点在直线p上。点P(p1,p2,p3)关于二次曲线C:的极线方程为由于点Q(q1,q2,q3)在极线上,得到将该方程稍作整理,可以得到即P的坐标满足Q的极线方程,定理的前半部分得证。再设p的极点为P,q的极点为Q。根据已知条件,P在q上,即点Q的极线经过点P,那么点P的极线也经过点Q,即Q在p上,定理后半部分得证。3.两点连线的极点是这两点的极线的交点;两直线交点的极线是这两直线的极点的连线。设有两点A、B,各自的极线交于C,则根据配极原则,C在A的极线上⇒A在C的极线上。同理,B在C的极线上。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AB是C的极线,即C是AB的极点。类似可证后者。从这个性质中可以知道,对于二次曲线上两个点,过这两点的切线的交点的极线即这两点的连线。[1]所以有时候也利用这个性质来定义曲线外一点P的极线。4.设四边形ABCD内接于二次曲线,则对角线交点P的极线是两组对边交点的连线。设两组对边AB、CD和AD、BC的交点分别为M、N,连接PM交BC、AD于E、F。由完全四点形的调和性可知(AD,NF)=(BC,NE)=-1,因此E和F都是N关于曲线的调和共轭点,所以直线EF,即直线PM是N关于曲线的极线。同理,PN是M关于曲线的极线。由配极原则,点M和N的极线都经过P,所以点P的极线经过M、N,即P的极线是MN,定理得证。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性质作为在曲线内的点P的极线的定义。[2]二次曲线的中心和直径将二次曲线C放在仿射平面(即一般的欧氏平面加上一条无穷远直线)中,则无穷远直线关于C的极点O叫做C的中心,而无穷远点关于C的极线叫做C的直径。由于仿射平面上只有一条无穷远直线,所以C的中心也只有一个。但无穷远点有无数个,所以C的直径也有无数条。根据配极原则,无穷远点通过中心O的极线(即无穷远直线),所以O也通过无穷远点的极线,即直径必定经过中心O。这也可以作为直径的定义。设曲线C的一条直径AB与无穷远直线相交于P,则P关于曲线C的极线A'B'叫做AB的共轭直径。反演变化中的极线在反演变换中,如果反演中心为O,P点经过反演变换后得到P',则过P'垂直PO(O、P、P'共线)的直线称为P点的极线(polar),P称为该直线的极点(pole)。实际上,这个定义同前面圆锥曲线的极线和极点是一致的,只是这里的圆锥曲线取为这个反演变换的反演圆。[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