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拖垮你的,是“目标主义” (内含福利)

 昵称OI3mu8Zs 2022-07-08 发布于山西

一种目标很大,但很容易放弃;而另一种人,目标一般般,但最后慢慢做成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两种人,代表了做事的不同心法。

二者的区别在哪?怎样做事情才能成为高手?

今天分享的主题,源于武志红老师的一段微博——目标主义和过程主义。

你是哪一种,这几乎决定着,你如何创造人生意义。

很多人惧怕挫败。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

高手做事,都是无往不利的;

而挫败则意味着一事无成。

因此在经历挫败的时候,他们状态会特别低落。

即便这个挫败对结果影响不大,但脑海里却总有个声音在说:

“太糟了,我怎么会在这种事上犯错误?”

越自责,越低落;

越低落,越做不好事情……

从而导致内心更加挫败,陷入恶性循环。

要想跳脱循环,我们首先要明白:

挫败是十分常见的,高手也会经常栽在一些小错误上。

不同的是,

普通人经历挫折,容易沉溺在失落的情绪里,一蹶不振;

而高手却可以享受挫败,并且从中找到更好的前进之路。

这也是高手和普通人之间,目标主义和过程主义的区别。

01

害怕挫败,是什么心态作祟?

武志红老师在《把事情做好的心理学课》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女孩参加会计类的考试,考了三年都没过。

咨询过程中,武老师注意到,女孩有严重的拖延心理。

每次计划提前半年备考,却拖到考前一星期才复习,实际就两三天。

这么短的复习时间,她虽无法全部通过(及格即为通过),但每次却也能过1、2科(一共3科)。

换句话说——她不是没能力考过,而是拖延的习惯,导致了无法全部考过。

随着咨询深入,她逐渐觉察到自己的拖延背后的矛盾。

她是一个「目标主义者」

在考试这件事上,她一直将考试成绩跟个人价值捆绑在一起:

考高分,证明我能行;

考低分,证明我不行。

她希望自己能一次性通过,最好门门90分以上;

而一旦做不到,她就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甚至一文不值。

她对挫败充满了恐惧。

为了回避这份恐惧,她选择了拖延。

如果努力半年还不能考过,这证明我水平太低了;

但只复习几天而考不过,是因为我临时抱佛脚啊!

如果好好准备,一定可以考高分的!

也就是说,她的拖延,是在为将来可能的失败找台阶下。

理解了这一点以后,她开始有意识地调整目标、克服拖延。

第四次考试,她提前几个月复习,勉强通过了考试。

她对武老师说,虽然没有考到很高的分数,但她感到好像足够了。

后来,她学会了从一些普通级别的、琐碎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比如看灯展、逛超市等。

她终于不再拧巴地追求高目标、高需求了。

02

追求目标主义,会陷入2种困境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

目标主义者之所以无法享受做事的过程,源于对过程中挫败的恐惧。

通常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会收到两种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

挫败,属于典型的负反馈。

它往往很容易令人陷入2种困境。

其一,自恋遭受打击。

心理学有一种现象叫“蔡格尼克效应”。

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好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大脑往往会对负反馈加深印象,这是“吸取教训”的本能。

目标主义者常常习惯把事情结果与个人价值捆绑在一起。

只有做事达到预期,他们才看见自身的价值。

一旦出现负反馈,他们就会遭受一次自恋的打击,并由此质疑自己的能力。

“我真的能把这件事做好吗?后面再出问题,我能不能应付好?”

即便这个困难来自于外界,他们的大脑也会将挫败归咎于自己:

“我的能力根本不配把这件事做好。”

就像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女孩,她在复习的时候有一个习惯:

不直接做题,而是不断将答案抄在卷子上。

被问及原因,她解释说,

如果直接做题,就可能会做错;

一旦做错,她就会不断自我怀疑,甚至想放弃考试。

而抄答案,则可以帮她规避挫败,维持着虚假的自恋,一直坚持下去。

从而导致,她不敢尝试任何事情。

其二,压缩个人成长。

心理学还有个概念叫“自证预言”:

你的意识越认定什么,就越可能实现什么。

目标主义者常常喜欢给自己定制一些高大上的目标,渴望一蹴而就。

一旦出现负反馈,就很容易陷入沮丧和自我怀疑:

“连这种事都没干好,我注定一事无成。”

为了回避挫败带来的痛苦,他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防御机制。

比如拖延、摆烂——

就像案例中的女孩一样,既然没法达到理想的成绩,那索性不全力以赴了;

等结果出来,就自我安慰说:我还没全力以赴呢,本来也不期待高分。

比如早早放弃——

“我根本不是干这事的料,干嘛要在短板上出丑呢?”

长此以往,人会变得越来越退缩,越来越脆弱,不敢尝试,不敢挑战,最终真的变得一事无成。

03

从3个维度,成为“过程主义者”

这时问题来了:

我们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走出目标主义者的困境呢?

答案很简单:成为一名「过程主义者」

什么是过程主义?

我从以下3个维度,去解释目标主义和过程主义的区别。

首先,「自恋和关系」的维度。

目标主义者做事情,会混淆“我”和“我做事情”的界限,并严重地把自恋覆盖在结果和目标上。

他们认为:我做事情 = 我。

就像案例中的女孩,她将考试成绩和个人价值完全混淆在一起。

生活中的父母,也犯过目标主义的错误。

比如孩子考试差了,劈头盖脸指责孩子“学习能力怎么这么差!?”

其实,这是父母将“孩子成绩不好”,等同于“我教不好孩子”。

进一步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父母。

父母自恋受损,却会将矛头指向了孩子的考试成绩。

而过程主义者则很不一样。

他们能诚实地区分:我做事情 = 我 + 事实 + 我跟事实的关系。

这样的父母会进一步探究:

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能力上,可能是他用错了学习方法——

学数学,单纯记住了公式,忽略推理逻辑;

学英语,只顾着语法规律,却没有背单词。

一旦孩子学习方法用错了,他再刻苦再用功,也是枉然。

这时候,他们就会着手去帮助孩子优化学习方法;帮孩子和知识之间,建立深度关系。

如若孩子学习方法掌握了,考试分数还是不高。

这时,追求过程的主义的父母,还会进一步探究:

如果不是学习方法有问题,那就可能是考试技巧没有掌握——

孩子不熟悉考试答题的技巧和思路,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在考卷上呈现出来。

这时,他们就会着手辅助孩子提升考试技巧。

如此一来,既维护了孩子的自恋,也促进了孩子与学习、考试建立深度关系,提升自我价值感。

发现了吗?

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过度执着于目标,就会忽略过程,无法与事物建立深度关系。

过程主义者不会为目标暂时无法达成而焦虑,也不会把负反馈当作对自身的否定,

而是从关系和事实之间寻找问题的根源,探索和调整使这个过程变得更有价值。

其次,「思维和体验」的维度。

目标主义者向思维认同。

什么叫“向思维认同”?

只有在做事成功时,才感受到这是快乐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这本身没错。

但一个人过度关注结果和目标,被思维牵着鼻子走,就会压抑了做事的感受,无法沉浸其中,更无法体验到过程的愉悦。

就像哲学家韩炳哲在著作《倦怠社会》里所说的:

现代社会是竞争性和效绩主导的,我们越需要成功的结果来“鼓励”自己,就会在各种目标上拼命冲刺,忽略了过程本身的意义。

这种“积极性”看似充满正能量,其实我们会给自己施加更多压力,导致焦虑和歇斯底里。

过程主义者则很不一样。

他们在做事时非常注重体验与感觉,并且遵循着内心的感受去摸索下一步。

这种对“体验”的追求,看似捉摸不定;

但它却冥冥指引我们,探索生活的价值。

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就是非常注重体验的人。

他的创作往往不从故事情节出发,而是先就着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把想要表达的场景画出来。

即便电影已投入制作,他也还不急着写剧本。

举个例子,《千与千寻》中千寻坐列车的一幕,列车在水天相接的背景下缓缓驶过,被认为体现了宫崎骏式的美感。

其实在宫崎骏的印象中,他第一次独自坐列车专注于旅程本身,也不记得车外风景的样子,因而决定处理成水天相接的画面。

如他在采访中说:

“我会深入潜意识,在某一时刻,纷繁的创意与构想自行涌现。凭着这些,我才着手投入创作。”

对普通画师来说,创造一个动画故事,只需按剧本推演就可以了;

但对像宫崎骏这样的大师而言,他要先摆脱思维惯性,寻找体验。

因为体验,是人和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

跟随体验去表达、去创作,在做事中注入情感与灵魂。

也由此,我们在看宫崎骏动漫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直击心灵的感觉,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就是普通人与高手之间,思维和体验的区别。

最后,「个人能量」的维度。

目标主义者注重结果。

他们不希望收到负反馈,常常会焦灼、谨慎地规避它。

就像有人上台演讲时,满脑子想的是如何避免出错、哪些常犯的口误、容易忘记的台词等等。

一碰上意外,比如演讲忘词了,他们就觉得完了,目标即将死亡。

对他们而言,每一个不好的事情,都是死能量的隐喻。

当遇到的问题多了,他们会深陷自我怀疑的痛苦境地。

最后被逼急了,还会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干了”,这是在制造死能量。

而过程主义者则很不一样。

他们能沉浸在过程之中,感知于当下。

对他们来说,任何反馈只是一个信号,提醒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

当做一件事得到好的反馈时,那就重复它,来加强自身对这件事的良好体验。

如果遇到问题,那只需要去接受这个负反馈,并从中修正做事方法。

在他们眼里,负反馈好比一条不通的路:

它并不是堵死了去向,而是告诉我们,绕过去或先退一步而已。

虽然它可能会影响进度,但通过时间的累计、空间的调整,最终仍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此做事情的人,是充满创造力的,也是在制造生能量。

当我们不再急功近利,不再紧紧地盯着目标,

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做事的过程上,在过程中持续反思、改进、创造,

成功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04

写在最后

到这里,突然想起纪录片《回到太空》中,有这样一句话:

“SpaceX不怕挫败,而是拥抱挫败。”

的确,做事情时遭遇挫败,我们多少会有些不好受。

但事实上,挫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本身的恐惧与焦灼。

做事的目标固然重要,但不妨碍我们沉浸在过程中,并享受它。

用体验去感知事情的正/负反馈,才能不断从中建立深度关系。

愿我们都能拥抱挫败,在做事情中,活出高价值感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