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失掉了自信力了吗?——老师,我们要有点文化自信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辽宁丹东敬业实验高级中学的王礼博老师,是年组唯一的男班主任,75日,他穿上大红旗袍走进教室。不仅如此,王老师还邀请同学们每人在旗袍上剪一刀……

高考的时候为什么要穿旗袍呢?这还要从一个成语说起,不少父母觉得孩子高考第一场,一定要旗开得胜,而旗袍刚好与第一个字谐音,所以也就慢慢出现了送考家长穿旗袍的现象。关键是那个“分”字,分衩的高度与分数的高低居然能扯上关系,真是奇妙。

女的穿旗袍,男的则穿马甲,寓意“马到成功”。另外,还能看到不少家长手里擎着一只向日葵,高高举过头顶,站在考场外默默地等候孩子考试结束。寓意是“一举夺魁”,希望孩子能够考出好成绩,所以这也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祝愿和盼望。这些都尚在人们可以理解、接受的范畴之内。

但看了顶上这则新闻,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鲁迅先生,想到了先生写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多年以来,我们这些学校总爱自夸“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成绩斐然,桃李满天下”,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教委的资源平衡,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教委,改为求神拜佛和与人打架争生源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我不得不慨叹曰:我们失掉自信力了。

你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较真呢?穿旗袍不过是讨一个好彩头而已,只不过是家长、老师的美好祝愿罢了,是为了让学生放松心情、轻装上阵。但我以为:非也。家长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是教育的外行。教育在我们是专业,心知肚明这样做有用与否——除了少许的心理安慰,什么用也没有。

看到那些平常拘谨异常的家长穿着线条毕露的旗袍,为了吉祥,衩分得老高、老高的,看得出来她们是羞涩的,我的感觉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看着这样的老师呢?尤其是这位男老师,我没有感动:如果你平常倾囊相授了,学生练习充分了,你怕什么怕?女老师穿旗袍天经地义,男的穿旗袍知名一点的我只觉得金星尚可,至于这位王老师穿上旗袍,我只能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来形容:辣眼睛!试想让我们这样身材的男老师穿着旗袍去送考,无疑是像一群肉滚滚的肥猪在游街。

如果我们学校方面都表现得如此底气不足,家长如何放心?学生如何雄心万丈?功夫在平常,平时即战时,只要我们平常做足功夫,不必如此丢人现眼。

在学校里还有这种情况:平常上课时无精打采的学生娃,一到考试之前,四处找老师求保佑,样子很虔诚:手持三支分开笔对着您遥遥下拜,赤诚得很。慌得我们赶忙闪在一旁:我还没死呢,不具备这个功能!孩子们,记住:平常不参禅拜佛,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更何况我们还没成佛。老师们也请记住:我们是用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是吉祥物,更不是玩偶。

最近,还有一则新闻:

781125分,高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考试将要结束时,平顶山市一中考点一考生突然情绪失控,先后抓其右边、后边考生答题卡,造成两位考生答题卡损毁。

这就是人极度不自信的表现:不仅不相信自己,甚至还要破坏他人的自信。照此发展:挖祖坟、断文脉的事情也可能要发生的。

夯实根基,构建文化自信才是老师们的当务之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