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不喜欢教《再塑生命的人》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七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我一直不喜欢上,也不知如何上,它就是选自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为什么要把沙利文老师称为“再塑生命的人”?这个标题是作者的原话还是编者添加的?沙利文到底为海伦做了些什么(此文来看)呢?

第一次见面

准确的时间:18873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过了这么久还记得那么清楚,说明记忆深刻。

凝重的氛围:“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要发生。”

“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我有两个疑问:“我”是又聋又盲是怎么感知母亲的手势的呢?我是如何知道那是金银花叶子的?我是如何感知阳光穿透金银花叶子的?定是事后的感知,有无柔化、美化的可能呢?

正式的交往:

“我似乎能感觉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初来乍到沙利文做了什么呢?

“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身体的亲密接触有助于拉近距离,消除隔阂。莫非以前没有人如此对待过他?

我最大的疑问: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的真实再现吗?

不知怎么我总觉得这样的课文、这样的解读不够真切。除了爱,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机缘巧合看到了《海伦凯勒》的电影,两个版本的,只有黑白与彩色的区别,就演技而言,我更欣赏黑白版。它们都回顾了第一次早餐。海伦习惯到每个家庭成员的餐盘里用手抓食物来吃。沙利文拒绝了。因为她觉得不应该这样惯着孩子,她必须学会用餐具、学会餐桌礼仪。于是他们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较量:海伦的手一伸进盘子里,就被安妮坚决地推开。反复多次。海伦的家人为此很不高兴,离开了餐厅。安妮把房门锁上,继续用餐。海伦干脆在地板上又踢又闹,推拉安妮的椅子。半小时以后,海伦绕着桌子找她的父母,却发现没有人在那儿,这使她感到迷惑。最后,她只好坐下来开始吃早餐,但却用手。安妮给她一把勺子,却被哗啦一声扔到地上,沙利文不放弃,抓一勺子来,一把一把地递给她。最后,海伦不得不遵从了要求。

电影中还有师徒两人互扇耳光、抓扯对方头发,沙利文将海伦从餐桌下倒拖出来的情形,以及沙利文与海伦在园丁房独处的两周情节,统统在课文中都被“和谐”了。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觉得沙利文的教育太简单粗野了?沙利文本本就是一个历经苦难、性格乖张的人啊!这些粗暴的背后都饱含着她的爱啊!如果有了这些“不和谐”的情节,故事的真实感顿显,不香吗?

它让我想起了《大宅门》中的白景琦与他的老师季宗布。白景琦打小就是一个混世魔王,先后气走了三任老师。季先生第一次教课,白景琦把盛满墨汁的墨盒盖放在门上,准备给他一个下马威。季宗布看穿了白景琦的花招,所以他没有往里走而是突然叫景琦出来,景琦来到门口不动了,季宗布飞起一脚,门一开墨盒盖掉落,墨汁洒了景琦一脸一身,白景琦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景琦不肯读书,季宗布拿出板子打他手心,景琦夺板子没夺下,从桌下抽出裁纸刀向老师的腿上刺去,季宗布一侧身轻轻地捏住他的手腕,夺下他的刀,景琦的左胳臂也脱臼了痛得直咬牙。季宗布以此来让他认错,白景琦不肯;后来让他喊痛便给他托回去,可景琦就是不吭声……第三回合:吃饭时,季宗布看出景琦并不服输,还在琢磨弄个什么招儿把老师给治喽,他就伸出右手食指让景琦把它撅折,景琦马上来了精神,可咬牙切齿,拼尽全力也没能扳动那食指,终于脱口而说“你神了!”并让老师教他功夫,季宗布抓住时机让他“先读好了书,教你功夫”,随即取出《庄子》,让景琦随便翻出一篇,念头两个字,季宗布便熟练地背诵到完,景琦又忍不住大叫“真神了!”

白景琦是彻底服了,从此天天挑灯夜读,清晨练功,老老实实跟着季宗布学知识,学本事了。

回到课文来:

“第二天早晨,给我一个布娃娃。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教我拼写doll。”(机智、巧妙而自然)

有一天沙利文给了我一个更大的布娃娃。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doll(独具匠心,特别用心)

有一天海伦与沙利文老师因为“杯”与“水”两个词发生了争执,摔碎了布娃娃。沙利文老师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这是真实的吗?沙利文不会要求海伦自己扫吗?)领我来到井房让我亲自感触水、认识水。(这是真正的智慧课堂)并第一次产生了悔恨之情。(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这句话很重要。所以,看上去是一些平淡小事,但却从心里深层次地影响了海伦·凯伦,改变了她的人生。这应该是称沙利文为再塑生命的人的原因。

结论:老师除了要有爱心之外,还要有本事,更要有原则、有手段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