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敛口,深弧腹,圈足。通体施天蓝釉,紫红斑装饰,红斑呈色较宋代钧瓷上的红斑略显浅淡。 磁州窑作为宋元时期北方著名民窑,其产品格调朴拙,画面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白地黑彩的装饰风格,将制瓷与绘画艺术融合一体,是磁州窑的创新之处和最具代表性的独有特点,对后来的制瓷业影响深远。 此件梅瓶在天蓝色地釉上施紫红色斑块,犹如片片彩霞,爽心悦目。这种装饰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时的随意涂洒,烧成后却呈现出诗意的画面。 作为酒具的梅瓶在流传过程中多数瓶盖已失,且钧窑瓷器中梅瓶也较为少见,因此这件带盖的钧窑梅瓶流传至今殊为难得。 此器形制朴实而兼具挺拔清秀,这种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较为少见。折枝花纹的曲线与菱形锦纹的直线形成对比,十分雅致。 此器青花发色深暗,铁锈斑突出。仰莲瓣纹的瓣尖较尖,莲瓣互不相连,明显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码”的时代特征。 枢府釉是元代景德镇地区创烧的一种白釉品种的统称。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色泽,故又称“卵白釉”。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龙纹、芦雁纹或缠枝花纹。因这些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往往模印“枢府”两字,故称“枢府釉白瓷”。枢府是掌管国家军队大权的重要机构枢密院的简称。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枢府”字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景德镇为“枢密院”烧制的专用瓷器。除“枢府”字样外,在元代这类白瓷上还见有“太禧”、“东卫”等字。 此盘属于高温钴蓝釉瓷器。这种传世元代蓝釉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 高温钴蓝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种之一,它是明代霁蓝釉的前身。元代蓝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仪)、爵、小杯、盘等。装饰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贴龙、飞凤、海马纹等。饰有白龙纹的蓝釉器仅见于梅瓶和盘。 此壶为龙泉窑制品,釉色莹润,青翠欲滴,造型为玉壶春瓶形,具有元代瓷器的典型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