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佛爷庙湾古代DNA显示了十六国时期敦煌地区的种族迁徙

 颐源书屋 2022-07-09 发布于云南

2022年6月27日,《Uniparental Genetic Analyses Reveal Multi-Ethnic Background of Dunhuang Foyemiaowan Population (220–907 CE) With Typical Han Chinese Archaological Culture》(敦煌佛爷庙湾遗址显示了古代典型汉文化下多元的种族背景),文章介绍了共计34个样本,分析了从公元220-907年的敦煌佛爷庙湾遗址的父系和母系情况。

文章图片1

一、样本情况

共有34个样本被分析,其中父系共计485个SNP被分析,从分析深度看,应该还是非常细的。

文章图片2

遗址体现的文化背景,都是中西文化交融下的中国古代典型汉族文化。但文章认为,从DNA分析看,很可能十六国时期的人口,敦煌当地的人口,虽然文化上是典型汉族古代文化,但不一定全是汉族人,存在汉族和胡人的广泛通婚。其他时期的人口,则可能仍然是以汉族为主。

文章图片3

二、父系和母系情况

文章认为,父系方面,与藏缅语和汉族相关的类型包括, (Oa-M117, 25%;Ob-F46, 18.75%),与阿尔泰与和北欧亚人相关的 (N-F1206, 18.75%),少量东南亚类型 (O1b1a2-Page59, 6.25%; O1b1a1-PK4,3.13%)。但实际这种划分比较粗糙,其中基本可以肯定是北方的是12.51%的N1a1a1a1a-F2584等,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口中,缺少O1a-M119-F492和O2a-0000261-F11两大支系。

文章图片4

按照时间分析,可以明显的分为两类样本:

十六国时期的17个父系个体:O占比47.1%,N的占比为29.4%、C占比11.8%、Q占比11.8%,与现代汉族差异极大,与青海、四川等地的一些藏缅语人群较为接近。

其他时期代(曹魏、西晋、隋代、唐代)11个个体,O占比90.1%(其中O2占比81.8%),N-F710占比9.9%(可能是周代N-F710-F1998,这个类型在黑水国遗址也有大量发现),均为典型汉族常见类型。

其中,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基因,是敦煌张氏的基因,在文中,是隋代的编号为VIM7墓的主人,其墓志铭显示,这个个体是隋朝的“宁朔将军越骑校尉龙勒府司马张毅”,是北魏车骑将军张安的孙子,其基因是O2a2a-M188,这一基因在华北地区较为常见。敦煌张氏出过张安、张议潮等著名历史人物。

母系方面,东亚北部常见的类型为 (A,-4.17%;CZ,-16.67%;D-20.83%;;G,-4.17%;;M9-4.17%), 东亚南部常见类型为 (B,-12.51%; F-20.83%),少量西欧亚类型为 (H-4.17%;;J-4.17%)。汉族人口和汉文化背景人口中,发现西欧亚母系是极少的,这一点体现了敦煌地区的人口交流。

文章图片5

三、古代人群对比

文章通过PCA分析,有而发现十六国时期的人口非常不寻常。十六国时期的敦煌佛爷庙湾遗址人口,其父系主成分落入藏缅语人群的范畴内,与现代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有差异。

文章图片6

扣除十六国时期外的其他时代(曹魏、西晋、隋代、唐代),其父系主成分则与现代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十分接近。

从母系的PCA分析上,十六国时期,敦煌佛爷庙湾遗址,母系十分接近今天的内蒙古人群,与现代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差异明显,尤其,其母系中存在一定的西欧亚成分,这在汉族中非常少见。

文章图片7

文章提供了部分古代遗址的母系基因分析,从对比看,古代敦煌佛爷庙湾遗址,其母系与殷墟、山东刘家寨、山西横北等典型汉族区域的母系较为类似,与古代磨沟西北人群差异明显。但有特色的是,其有一定的晚期匈奴塔米尔河遗址的Late_Xiongnu_TUR母系。

文章图片8

从现代人的母系对比看,佛爷庙湾人群的母系mtDNA,绝大部分在现代汉族和现代藏缅人群中存在相应的联系,即使是佛爷庙湾古人存在的H7b(西欧亚人母系),在现代北方汉族中依然存在两个最亲缘个体,显示古代曾经有一小支系西欧亚的女性融入过北方汉族。

文章图片9

四、文章结论

最后,文章结论认为,从公元220-907年的敦煌佛爷庙湾遗址从三国曹魏时期、西晋、十六国时期、隋朝、唐朝时期,文章认为,十六国时期敦煌人口经历了剧变。文章指出,This is especially the case for periods of national division and rapid inter-ethnic exchange, such as China’s Sixteen Kingdoms (304–439 CE)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420–589 CE).(在国家分裂时期往往伴随着快速的种族更替,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十六国时期,敦煌地区佛爷庙湾遗址,当地人口经历了一定的动荡和剧变,这一时期,当地的人应该是有大量操着藏缅语的羌氐人群,其父系基因接近现代藏缅语人,母系基因接近现代内外蒙古人。论文中提及的包括At this time, the area included Han汉, Di氐, Qiang羌, Hexi Xianbei 河西鲜卑(i.e., Tufa Xianbei秃发鲜卑 Yifu Xianbei乙弗鲜卑 Yiyun Xianbei意云鲜卑、Lushuihu卢水胡 Western Region Hu西域胡 and Tuge Hu屠各胡),敦煌文书显示,这些人群之间普遍存在通婚。

其他时期(曹魏、西晋、隋代、唐代),其父系和母系,都接近现代北方汉族人。

非常有意思的是,十六国时期的基因多元性,在后面的隋代、唐代再次消失。显示了人口优势下,小规格人群的融入确实难以改变主体人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