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文科拓展观念的重要认知——“道”“术”之辨与“事”“人”关系

 顺其自然h 2022-07-09 发布于北京

新文科拓展观念的重要认知

     ——“道”“术”之辨与“事”“人”关系

作者简介:

  • 周星,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

  • 任晟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摘要: 中国《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一年有余。经过一段探索周期,新文科建设已经步入深水区,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理论探究。站在“道与术”“人和事”两个层次的两种对立关系中对中国“新文科”建设进行观念拓展和认知再深化,不只是对于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概念和内容再思辨阐释,也应努力突破意识瓶颈,对于新文科发展大势的“道”与如何实施的方法即“术”的本质关系进行深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新文科建设这一作为任务的“事”与关键的实施者“人”的关系进行深层剖析,即从分析观念深化认识被忽视的原因到给出强化实践落地策略路径,依次扩展,进而分析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进入课堂的必然趋势,并具体指出提升课程思政质量和人的全面培养的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道术之辨;课程思政;劳动教育

一、思考的出发点

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推动力,主要原因在于新文科建设以守正创新、学科交叉来配合中国向新的百年跃进的更大力度、更为开阔的学科发展方向大势。从新文科倡导开始,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中国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是,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着眼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任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节点,基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主张,促进文科发展的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服务人的现代化目标。新文科建设的重点在于新专业或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不同门类的文科,在探究自身如何适应新文科建设的大政方针与实施路径上,已经产生了许多新鲜见地。但坦率而言,新文科建设还在“走深走实”的路上,必然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一些认知和发展屏障。新文科的概念和建设方向被不断阐释,如何实现不同门类新文科的特色建设也应有自身的分别探寻。需要强调的是,目前需要强化的新文科建设关键环节却似乎被放置其后,即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之要义应该被前置研究和创新。

新文科的发展已经进入深水期,到底新文科建设是在组织构建上、学科变更上、专业调整上,还是在哪些方面进行大变局?学界难免疑惑彷徨。事实上,真正要变动的是观念上的推进和对于新文科建设本质上要培养什么样人才的认知变化,然而这都被名称理解的表面性和基于既有利益的猜度而被掩盖。简而言之,新文科建设的根本意义是要培养适应向新百年进发的人文社会科学家、思想家。尽管人们会觉得新文科落实到本科人才培养上,应注重实干,如能够为国家奉献基础的务实工作等。但无论是就智能时代已然到来的社会背景,还是“元宇宙”概念的突兀弥漫现状,以及世界巨变之中的人心犹疑,超越自身技术拘守而看到更大的环境变化,其适应性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人们必须要具备和国家同心同意向百年进军之后所应有的眼界,甚至要超越于过去急切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惯性依赖,更应该学习的是一种顽强精神,需要中华民族赋予个体如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那样,有一种宏观的格局、坚定的信念和爱国、爱人民、爱党的优秀品质。基于此基础重新认识人才培养,强化新文科建设中时常被忽略的重要观念——培养什么样的人——实为新文科建设之要义。这包括执掌新文科建设的领导者、教授们,也包括在新文科建设气息中接受教育的学生们。于是,新文科建设是一件“大事”,理应将关注重点落于具体的“人”身上。将“人”确立为新文科建设之中最重要的一环,理解此观念也将一通百通。否则瓶颈必存,对新文科的一些计较,如某些学科的利益受损等疑虑,和科技综合融通里对能力不足的恐惧,抑或唯恐伤害了自家学术地盘、学术体系而失去一些利害关系等阻碍都难以破除。因为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是在一个大局关系内,新文科建设应该有一个大的气度、大的观念的基本盘,这时有必要侧重从“事”及“人”这一观念的消解上来“破题”。

二、新文科建设聚焦辨析

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始终无法忽略的焦点问题是当下的新文科建设究竟应该从何深入?

从外在角度而言,人们已经基本清楚了一些主要内涵。第一,新文科建设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诸如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发展需要等等,都对于文科拓展必然有关切度而需要自上而下的倡导督促。因此,需要交叉融合、打破旧有窠臼、建设新文科。第二,新文科建设要守正创新,在守正和创新这二者关系上,既要继承传统,又不能拘守于既有规则,需按照时代发展要求,敢于大胆尝试、打破成规,让学科自身在保持传统学科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拓展,而非固步自封。

由此,新文科建设的国家体系化设计已经成熟,但社会和高校是否深刻、准确认知到其后的深意却需要辨析。国家对于新文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推动力量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国家在出台新文科研究课题的创新探索上设计了虚拟教研室的跨地域教研方式、在一流学科之中探讨一流专业的遴选上、在五种不同类型的一流课程评选上等等,都具有多层面的考虑,打破僵局、促发引导,来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多样探索。同时,新文科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时,各门类文科既需要顾及课程思政的时代政治要求,大学课程又有劳动进入大学课堂等一系列举措。似乎不断在新构想的事务之中,有一个问题在许多人的认知之中被忽视,即新文科中的“人”到底该怎么培养?新文科建设改变观念,这变化其实要针对“人的变化”才是要义之一。人的个体认识变化,就是从教师到组织机构的完整体系都要触及,其中核心就在于人。例如,国家出台劳动进入课堂的要求,事实上就是要将受教育的人作为一个完善人格的人来进行全方位培养;又如课程思政目标的重要性,是对于人的思想观念要和时代发展的政治因素结合在一起,即注重以德育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再如一流课程的五种形态,倡导分门别类地煞费苦心规划、设计,就是兼顾了课程承担者不一样的专长,而社会实践类课程正是让受教育的人,去注重人和社会的联系。不同的课程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令其打破单一僵局,充分发挥不同教师的优长,既有对于线下课程有习惯性尊重,同时也鼓励敢于突破、擅长传播的线上课程,和激发教师潜力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因此,一系列举措背后归结到新文科建设上,是最终关键的问题凸显——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如课程思政的提出意义,既包括被教育者即学生,应如何实现人格的全面培养,也包括对于教育者即教师,如何实施课程思政,调整观念适应新的变化。探讨课程思政若不从人的构成和需要入手,就难免造成理解的表面肤浅或单一局限,规避了教师的时代重任。还需考虑的是,在新文科建设中已有需注重的六位一体观念,即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之外,一种新型的跨地域“虚拟教研室”的倡导尝试。

总之,新文科建设在外部环境和自上而下的设计中,已具有多层面构想和推动举措,相应的策略多放在被动适应和寻求事务性的处置上:大者如文理科尤其是和计算机学科的交叉借鉴和结合;中者如专业寻求的适应调整;细微如课程中嵌入思政因素等形式。但立足点始终须落实到“人”的身上,让新文科建设者的思想和观念发生激荡式变化,而这就是我们要高度重视但却时常被外在和事务性所遮蔽的原因。新文科的目标归根结底是要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因此,所有举措都应立足在培育新型的人文社会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并扩大到新文科的全人意识培养。

三、新文科建设的“道”“术”观念
分析

探讨新文科建设,当然是从国家层面,从组织机构的角度来进行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些毫无疑问使新文科建设具有了一个国家力量的倡导,也的确促发了所有学校对于新文科建设重要意义的认知。

但是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在此基础上,新文科建设在观念形态上还需要更充分地被认知,即放置在新文科建设宏观意义上的“道”和具体实施上的“术”之间关系的辨析。如果说从“道”即理念角度,新文科建设是对于国家的整个安危、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的变化设定了一种基本方略,那么人们很容易着眼于从“术”的角度,即方法路径角度去判别取舍。人们最多议论的是如何进行新文科建设,其和既有的学科之间关系如何。墨守成规的人们会对新文科建设的方略存疑,却多为不舍既有专业建设和学科间知识的传统,无法进行突破、改造,唯恐破坏旧序。于是,似乎都沉浸于对新文科建设既有的好传统和规则进行行为方式的认定,因而多多少少会持有疑惑,乃至于深恐因改变遭遇的不满和反对。再到和“术”的关系上,对于新文科建设之道,一般人们都觉得它是适应时代所需,也愿意认同国家提出的新文科建设基本方针,例如对于即将颁布的新的学科征求意见稿目录,旋即激发广泛讨论,或积极迎合或消极抵触,其明显依赖于国家建制,从这个角度考虑它和既有传统之间的关系得失。

对于艺术学科新目录而言,最初既有对其新目录“道”之理解的疑惑,但更多落脚于对“道”之方向影响自己的“术”之变化的担忧。一些人从开始就非常明显地在“道”之设计上生出不同意见,最大的问题是对于艺术学科学理性将恐遭减弱的忐忑。这种对于“道”的设计唯恐“学科学理”被大幅度弱化的抵抗,其实也和新文科建设有相似之处。但显然,后来人们都意气风发地纷纷讨论新目录构成,可见在“道”的设计层面上,人们均从自身见解而提出不同建议,不过最终也顺应而为,无论情愿与否,都遵从国家的新学科建制。类比之新文科建设,毋庸置疑国家倡导这一“道”的设计,一般而言教师们按照中国习惯自信会以为这一定会是好的。但是,在具体实施时,难免不牵扯到自身已习惯于既有传统学科体制,乃至于纠葛个人安身立命所积累的学术团体等利益改变,因而心不情愿。因此,在“术”的问题上,反而有时候掩盖了对于“道”的理解,造成误解,新文科建设也在如此层面提醒我们需要超越“术”之个体化局限,而看到要害在于“道”之长远利益。所以,国家出台了新文科建设的研究课题就在于既在观念上去丰富新文科建设的“道”之义理,又在新文科建设的途径、方法和尽可能完善化地实施的“术”上,应具稳妥性。这里的全盘思量也是一种注重全局而廓清疑惑,并且发挥民间智慧来弥补了“道”和“术”之间关系有效举措。

四、新文科建设的“事”与“人”关系
辨析

任何对象都会聚焦在作为事物的事和作为实施者、接受者的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上。无一例外,凡事都会涉及到事物的客观性和人为的主观性之间的微妙处境与关系。“事”和“人”的关系辨析也常常模糊而被忽略,必然影响新文科的建设推进。新文科的建设除了上述“道”与“术”的关系,另一组“事”和“人”的关系则更为隐蔽,需要廓清与特别重视。

新文科建设人们更多关注在其作为体制要求,和实施新文科建设这样概念的“事”的对象,作为自上而下的学科体制的改革和调整的重要性等等问题,当下认可度较高。在新文科建设的进程之中,如何面对发展的综合性学科要求、面对智能时代学科要求、面对互联网时代学科要求这三大核心议题,是新文科“修炼”最为重要的目标。于是在事情的认知上,最初的不解只要解决“道”这一层面问题,那么新文科建设就可以按部就班、大力推进、积极实施,在总体上、观念认知上理应能实现较好效果。但问题在于,“人”的层面、“人”的要义,却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新文科建设关涉的方向、目的,都触及“人”的认识,也是其建设的落脚点与根基。这里“人”的认知,可从吴岩司长的各种报告里寻迹概括: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社会科学家”。显然这里强调了新文科建设的落脚点应在培养人的目的上,而不是转移到学科体系重整与专业成与毁的事务上。从第一个实施层面“学校机构”培养“人”的观念,到第二层面“教师”这一实施新文科建设并真正在观念认知上认同和主动实现的“人”,以及第三个层面“学生”,即落脚在培养新一代应是什么样的人、具备何种素质、为何而学习等观念等,这三个层面的关系上,其实存在着被遮蔽的“人”的认识。

提出如何处理“事”和“人”之间的关系,可看成是新文科在深入发展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同时是可以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事实上也是当下新文科建设所遭遇和能够突破瓶颈向前推进的关键所在。何以理解?比如课程体系建设、教材选用和创设,都属于显见的“事”的完成层面,如何做好事情也很关键。但反过来,在对于具体的人的问题上,才是真正能够上下贯通的核心。对于新文科建设不仅仅是完成显现的事的层面,若忽视人的层面,将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这里的“人”既包括第一个角度的领导机构的认知,没有关注到事情需要落脚到人的实施和理解,显然不能落实推进。第二角度,这里“人”的指向还有关键的教师们对于新文科建设真切的思想观念认知,因为不是拘泥于既有的学术成规和担忧个人的成败得失,而是注重到培养什么人的性质问题上,实施推进阻力自然不小。第三角度是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新文科建设的确关乎到他们将来要执掌和面对的社会,为国家强盛建设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价值观念,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家和具有适应时代需求的思想者,必须由新文科建设来促发。这正是我们重点讨论的问题。

反思起来,经验也许会促发新的深入,即必须重视“人”的观念意识。如果我们把新文科建设当成一件重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事”来看待,那么在聚焦这个事上,多半忽略了和这件事直接相关的“人”才是新文科建设开拓的重点。新文科无疑是一个打破成规、要牵扯到许多高校教师、员工、学生、领导等方方面面的宏大事业。既然新文科建设在设计上已然明确,即“道”已明,那么在实施“术”的问题上也还需要去具体落实。而方法论上,其实就会牵扯到“事”与“人”之间微妙关系。事情和人员之间的关系捋清,则新文科的倡导重心和如何发挥积极性才能起到应有作用。

强调新文科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事或者事件,如前所述必然涉及三类人。三类人群对于新文科建设的观念认知十分重要。原因在于学校、院系的领导者影响实施推进、教师们决定建设实施、新文科的受益对象学生们呼应而受益建设并主动需求目标。实际上,这三者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一,“人”是关于学校领导者。这里主要指实施新文科建设的大学学校、学院的领导者,而其对待新文科建设观念复杂。一所高校,无论是综合性的大学、理工科类大学、师范的大学、亦或是专业性艺术院校,其管理者所面对的学科何止是单一文科?这一层面人所面对的是国家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的任务之事,远不止于只有新文科。更何况在学校的建构之中,多样学科专业孰重孰轻,有可能远远会大于关于文科所要实施的新文科。尤其综合性大学包括有新农科、新医科、新工科以及未必纳入其中的还有一些多样跨类学科等。因此,对于新文科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不可能直截了当、按部就班地将其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来抓。无疑,学校领导对于新文科建设的认知观念提升到什么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新文科建设推进的效率。单方面而言,他们对于新文科建设的积极鼓动,就首先要使得文科之间有恰当的彼此交融互动,促使每一个文科都意识到应该打破自身界域,去向外拓展和向内升华。如果没有学校领导对于新文科建设的拓展观念,很显然会使具体实施的教师或其院系对于新文科建设产生疑惑,从而令其推广变成一种虚无渺茫的结果。期望学校领导对新文科的建设要从一种交叉学科的角度,特别是调动计算机学科、理工科之间相互的促进才会更好推进。单靠传统文科的一时积极性显然并不能做到有效和长效,且在学校的各种措施之中,没有单独对于新文科建设的推动、鼓励、支持和组织,新文科建设有可能在领导这一层面就变成了软性任务。领导持软性态度却期望触发院系硬任务而自身去拓展,即便有积极性也是知易行难。所以,新文科建设于领导层面,应对其真关注、真要求,这决定着新文科建设在人的问题上树立榜样、进行政策引导和提出具体举措,以至于促发交叉学科的设立。没有学校层面在上级组织和顶层设计,一切推进将大打折扣。强调关键的“事”的观念,领导要意识到新文科建设如果做好了,将可盘活整个学校理、工、农、医和新文科具体类别之间的人员流动和创新发展,也有利于学校在有限的资源之中产生更为广阔的影响力。

第二,“人”应落实到教师身上。许多时候,国家倡导的新文科,作为中坚力量的教师站在专业和学科固有成规的基础上,不免产生各种疑惑。既得利益与已发展成熟的文科,有其自身学科规范和组织程序。学者个人而言,也存在已有的成绩基础上懒于突破,或不知如何突破、突破有何用等问题。当学科的拓展没有足够的政策支持时,他们对于新文科建设的态度和观念,自然会起到相当大的惰性阻力。只看到新文科建设之“事”之指令,但忽略教师心甘情愿的实施,难免事倍功半。文科教师意识到新文科有守正、创新的多面性关系,才能事半功倍地去主动适应。创新既取决于组织措施和新文科融合理工、计算机学科等来适应智能时代的需要,将有新鲜的展示,以此教师自身要突破边界意识,大胆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学科专业的发展为己任。在此时人们的差别就会显示出来,各个学校之中,通常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学术成长的惰性。例如,当要升高级职称时,人们拼命发文章,因为有措施在此引导。显然,一个方向、一个观念会导致同样的人产生不一样的动力。反过来,时常听到人们说,成为教授以后,不少教师就不写文章、不做科研了,只满足于既有的成绩躺平,而规则还无耐他何。这无可奈何之间既有组织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观念上给予其在新文科建设的拓展之中的好处,即精神的好处、知识扩展的好处,则才有向上动力。学者更大程度上服务社会的好处,更好地自我满足的好处,回归青春时代的拓展好处等等,均需教师对于新文科建设转变观念——令其成为一个可憧憬,并值得忘我投入的事业来进行认知。可见,教师对新文科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新文科建设均由不等年龄段的教师来实施,当然,也可把新文科建设的重担压在新的一批留校发展的年轻博士教师身上,因为他们没有窠臼,也试图突破既有规程。但是毕竟真正深入了解文科和文科之间的融合、文科向理工科之间的借鉴,以及自身的学科之间的相融益处,还是需要成熟的学科精英。例如,艺术学科借鉴其他学科理念来扩展艺术审美的多种手段和方法需求。以上种种均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观念认知。我们的新文科建设目前较少将聚焦点落实在教师身上,既不能损害已有的成熟学科基础,也需在新文科的新鲜拓展上发力,如政策的引导——在课题的指向、获奖的、经费的支持上,还有包括成为交叉学科趋向的团队鼓励上,都应从教师需求层面改进发力。转变观念、拓展保障,是教师在新文科建设中应引起重视的枢纽问题。

第三,作为受益者的“人”,即学生更应关注。在人的观念、人的意识上,更很少人注意到新文科建设对于第三层面的“人”,即学生是新文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其认知、培养、欢迎程度、发力点皆与此相关,新文科真正的目标是培养人。“文科发展和文科教育除了培养专业人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以文化人,即新文科很大的任务是要面向高校所有的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及面向社会、面向全民进行基础教育”。教育部所提出的要培养新的一批适应这个时代发展、具有多项交叉能力的新文科人才,即新型的人文社会科学家、思想家,正是为了学生布局。我们固然知道不是所有学科都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但是,这样一个鼓舞人心的口号,确定了培养人才的一种新的目标方向。新文科建设需要高端的、适应时代的综合性人才,而不仅仅是过去简单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换句话说,适应就业形势的时代人才,也应是不同以往的新文科人才。新文科建设应令学生理解时代之改变,在互联网智能时代中,所需要的人的成长,对人的要求是掌控高端、复杂问题和情境的能力。建设多样的学科而非拘守于技术工种的人才培养,树立此精神境界十分重要。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要求职业本科大学瞄准高端产业链、直接就业,较之非职业教育的高端人才培养,就是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高端人文社会科学家的培养。新文科建设倡导的目标,着力于培养出一部分具备有远大目光、坚厚基础,且能够成为高端人文思想家、具有理论建树的人文学者,其正是国家所器重的人才。因此,学生这一层面的“人”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应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新文科建设中。甚至学生本身就是追随着时代前进的人,他们对于学术、学科、专业的渴求所形成的力量,才可能推动既有学科专业老师们进行观念变革,使其感受到教学压力,从而改变老套教学方法或学科体制等。

总之,新文科建设所遇到的瓶颈,事实上应该回到人的问题上,或观念认知偏差或落脚点严重不足。学校执掌者观念的认知、采取的措施、鼓励的政策、支持的力度和促发的学科交叉,决定了更大程度上学科门类拓展的积极性如何;而教师们对于新文科建设要求掌控应当摆脱限于简单的“事”(即自身的学科界域和专业成熟度)的狭隘思维,理解教师使命是要去培养高端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因此,教师自身理应向此方向努力,理解新文科建设所要求的人的素养的提升;而学生则是要以新文科期望的人才角度来接受和锻造自身,倒逼学科和专业转型,自觉自愿地为成为“新文科培养的高端目标的人”而努力。这一切,正是新文科在论证和研究之中,保持不变的新文科建设的“事”之基础上,必须花大力气且使用有效措施,来对于三种“人”的观念进行更大建设的缘由所在。

五、衍生的思考:课程思政与
劳动教育进课堂的必要性


在关乎新文科建设的“道”与“术”的辩证关系中,只有不拘守自己学术小天地的得失,而注重新文科建设时代趋势,才可看到更为长远的大道。对注重大道而超越小术的意义理应宣传到位,而在完成一件时代教育发展命题的“事”之要义中,则该强化关注个体“人”的观念意识的重要性,以及重视新文科建设中对支持什么、值守什么、信服什么和需要什么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新文科建设的深入推进才能实现。

新文科建设中课程思政的作用。新文科建设对于人和事的关系、对于道和术的关系的一种侧面证明,是关于思政课程的作用。在新文科建设的路途中,提出中国大学的教育课程必须有思政和劳动教育进入课堂。意味着什么呢?课程思政从道的角度来说,是根本性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注重人的思想品质,注重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培养具有全面视野、健全人格和精神品质的新文科思想者和理论家,国家所需正是如此人才。因此,从学生角度而言,其必须把受教育目的从专业课程中获取知识,延伸到接受以德育人的精神培育的新理解上。就艺术学科而言,学习艺术必知做人第一的要义。做人要好,因此把握的技术路径、掌握的知识体系,才能够有效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全人类美好家园的理想,以及为自己的身心健康服务,形成宏伟的、健康的、有理想的人生目标。而基于既往课程学习,即专业成长之“术”则在于:课程思政的培育目标要求其更多看到自己应接受的是不同于以往单一知识,而成为全面发展之人。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遵循新文科建设要更多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把精神人格的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本质——落实在人格、人心和人的精神品质等健全上。

显然,对于艺术而言,技术路径的把握当然是实现艺术的重要前提。然而不同以往的新文科建设,要求在艺术之中将技巧、技能以至于整个艺术审美和培育人的精神、境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落实于人的艺术教育就要求学生们必须重视而不能丢弃品德和人格培养,其与技能技巧把握并驾齐驱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的培养,和为祖国、为人民文化生活奉献力量的内涵吸收。于是,课程思政就会聚焦在原已掌握各门课程,或在专业注重成熟体系的教师,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教师对于新文科建设的理解,在课程思政这一角度不可或缺,且必须要有新鲜变化。重塑教育理念,育人不仅仅是教授技术知识,更是要培育全面性的人格素养。其实,教师自身对于课程思政的接受是一道关口,而如何结合课程和隐性思政,令学生易于接受又是一道关口。从原先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到课程体系建设,及至整个专业设置、学科设置,都应将课程思政巧妙、灵活而多样化地融入其中。这正是将新文科建设精神落实到人身上的重要性体现。实施课程思政,同时亦在印证新文科建设,要跨越自身既有的绝对学科疆域和习惯性讲授方法,从“术”的角度去实施、从“道”的角度去追求,从“人”的角度去要求师生共创,要共同意识到新文科精神所要实施的“道”的方向和实施新文科之学科发展,都要落实到人的身上。

同样道理,教育部门所提出来的一个崭新口号即劳动教育进课堂,这里的劳动事实上是指要调动学生身体力行去实践,但还不止于实践专业的劳动,而是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有多样的动手才能。应把注重社会的劳动、个人的劳动意识和在专业之中能够有能力去劳动的本领,作为大学人格培养的重要方向。如此,通过个人身体力行地动起来,呼应着人的全面发展、呼应着道德追求上的人的全面成长。破壁而入去看待对于建设性的新文科,应该指向人的成长、人的教育目标、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丰满,对于受教育对象或者人格培养对象具有巨大的指向意义。总之,新文科建设对于“人”的观念落实,才是其深入的捷径与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