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产业学院 高质量人才培养研究 张帆 司言武

 清源渭水 2023-08-09 发布于山东

张帆,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司言武,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教授。

原文信息:

本文刊发于《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2期,第26—34页。欢迎转发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摘要:自“新文科”概念提出以来,紧紧围绕“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建设什么样的新文科,怎样建设新文科”的讨论非常热烈,成果非常丰富,其中新文科人才培养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而“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举措,通过“引企入教”融合社会与高校资源共谋发展,为实现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协助高校和产业之间构建“知识保存—传播—创新—转化”的教育共同体,为“新文科”教育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提供了实践指南。因此,探究现代产业学院办学创新模式,制定顺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流创新型教师团队,讨论现代产业学院在培养创新及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特殊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新文科;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产教融合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都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对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敏锐地关注到当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于科技发展与一流大学建设的作用,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这是学科建设问题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之中。面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7项任务,面对当前教育在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和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方面的不足,现代产业学院作为高校加快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通过“引企入教”融合社会与高校资源共谋发展,为实现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协助高校和产业之间构建“知识保存—传播—创新—转化”的教育共同体。这也是2018年中央提出“新文科建设”理念后,探究“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又一创举。随着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很多简单劳动逐渐被人工智能赋予了新的生产力,同时也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思路和新变化,如设置新专业、编制新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新课程。“新文科”建设重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而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办学,强化校、政、企、协会等多方协同共建,综合运用企业化管理理念、现代化治理结构、市场化运行机制、综合化功能定位的创新型办学模式,为“新文科”建设需求提供了新的指南。特别是在2021年12月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全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全国首批共有50所高校入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初具雏形。因此,如何发挥现代产业学院高端人才培养优势,是教育部门、高等院校以及新型产业组织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二、现代产业学院助推

高校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

(一)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础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从数量、类型、层次,从人才的关键素养、核心素养、综合素养到专业锐度与匹配度都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也需要“人的现代化”才能够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智慧支持。著名教育学家托斯坦·胡森早在1987年就提出质量是指学校里进行教育活动所达到的目标程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根据产业升级进程培养与之匹配的高质量人才,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难题。实际上,高校在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端人才进程中,各国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阶段对“产教融合”进行了各种尝试。比如德国通过创办“双元制”大学,把传统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有一学年每周有3—4天参与企业工作实践,同时要有1—2天在职业院校培训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实践能力。当然,这种“双元制”的办学机制主要以职业院校为主,并没有很好地改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另外,新加坡实施独具特色的“无界化”校园文化、“无货架寿命”培训策略和“项目化”教学模式,秉持科技复合应用型人才“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将教室搬到实践场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学习环境,确保学校课程与企业实际需求挂钩。实际上,西方国家产业学院的发展也是起步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尝试更多应用于职业院校,与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相似,把学生的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融合发展。但是,这种把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并不符合“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理念,这种职业教育培养的方式也不符合我们国家提出的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

我们的高校要坚定在党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要培养时代新人,就要紧扣时代主题。当前我国提出的现代产业学院办学理念,虽然没有官方的统一定义,但有基本的共识:即现代产业学院是高等院校以区域现代产业集群或特定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新型高端产业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创新资源集聚为支撑,与龙头骨干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协同育人平台,是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办学组织。一方面,在导向上,对于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明确为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适应和引领”是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应充分发挥其产教融合的特色优势,汇聚社会各类资源,打破高校学科和政策壁垒,引领学科创新发展,充分释放科教活力、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人才与高端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因此,探究现代产业学院高校办学模式创新,制定顺应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流创新型教师团队,充分发挥现代产业学院助推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1.现代产业学院助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融合发展可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一是现代产业学院促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对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高端人才需求。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机制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课程融合,把行业协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融入课程设计中,更加有针对性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到新型高端产业的实际业务,体验并感知专业领域的工作内容。这种融合还可以减少企业培训毕业生任职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耗费,同时也助推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二是现代产业学院能够提升高校引领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不仅让学生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可以了解行业、产业以及高端企业前沿性的发展态势,增强学生对职业发展整体认知,快速提升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内容能力,缓解高端行业领域“招工难、用工难”的压力。三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更加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互通。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对高校教师评价标准和人才培养架构进行了重新定位,改善了教师队伍同质化较为严重的普遍现象,改变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学”的矛盾局面。总的来说,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能够成为产业对技术创新、企业产品迭代的人才培养高地。

图片

图1 现代产业学院内在发展导向逻辑

2.现代产业学院助推高校学科实现纵深和交叉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提出的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办学模式。一是现代产业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导向、课程开发为支撑、专业升级为目标,培养更加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端人才。在学科建设上,现代产业学院依托校内优势学科、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新兴学科、促进学科融合。产业学院通过设立理事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管理制度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整合高校和行业优质资源,可进一步加速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提高培养行业人才的竞争力和适应度。二是现代产业学院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务实的实践实训课程。由于高校师资更多注重理论教学,其知识储备可能滞后于高科技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果邀请业界精英、企业骨干等作为社会导师“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可以有效改善现有高校教师团队与实际业务脱节的问题。在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构建“社会导师”进课堂的建设机制,把校外资源引进课堂,以项目驱动课程、问题导向课程和综合性课程为开发目标,通过课程创新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挑战。这不仅增加了学生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同时也优化了现有课程体系。三是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机制是“新文科”建设发展的又一新举措。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机制强化了人才对产业的适应度、企业对人才的认可度和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通过案例化、项目化等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价值观+知识+实践”等目标细分体系,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的升级道路使新专业能够更加贴合产业的需求,从而满足“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产业创新的时代要求。

图片

图2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3.现代产业学院助推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现代产业学院以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目标导向,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现代产业学院助推优势学科发展。现代产业学院依托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骨干企业资源的融合,依托重点专业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强强联合,借助高校科研优势,积极探索高质量生产发展道路,助力企业不断研发新工艺和改进生产管理模式,把高校新鲜血液作为企业研发的后备力量,强化学院专业办学特色。二是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教学综合应用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为现代产业学院的理论知识应用提供实践场所,通过理论知识与先进科学技术有效融合,着重培养优势学科人才,加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接轨,进一步发现和论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实际效益反哺现代产业学院发展,为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形成现代产业学院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多赢局面。

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一)产业学院建设目标与合作单位目标不一致

现代产业学院以培养高端产业紧缺人才为主要宗旨,即能够适应并引领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培养周期长、投入多、短期产出不显著的过程。然而,地方政府偏重产业发展,希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合作的企业首要目标是利益产出最大化,过度看重成本效益比,合作多方预期往往出现较大目标差异: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循序渐进,弱化成本控制;但是合作部门投入了较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往往有相关利益等方面诉求,而且强调高适配性,侧重成本控制和投入产出。因此,双方在利益驱使上的分歧不利于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也不利于多方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机制。二是企业缺乏投资积极性。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前期投资规模较大,校、企培养人才目标不一致,导致合作企业对人、物、财投入能否及时收回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使得合作企业缺乏投资动力。三是缺乏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现代产业学院由多主体联合建设,要求高校、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共同制定人才管理制度方案以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但由于合作双方在人才管理方案和机构设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权责界定标准不同,给高校统一管理带来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

(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同频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变革,大数据广泛运用,各领域都在数字经济带动下飞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高端人才支持,以适应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变化,培养高端产业中急需紧缺人才。然而,现代产业学院在培育高端产业人才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课程教材内容更新缺乏时效性。高校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缺乏对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知识的更新变化,教学内容往往偏向于传统理论知识教学,与社会产业升级变革的实践性相脱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高端产业研究的契合度较低,学生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偏弱,不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二是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人文社科类的产业学院在学科设置上更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多采用概念式、书面案例分析以及线上模拟实务案例等教学形式,这些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且缺乏针对性,不利于人文社科类高校培养产业需要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三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课堂教学通常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往往偏低、学生自主思维方式不强、创新能力下降、实践技能不足,不能及时参与企业项目分析等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不仅不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低下,往往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三)产业学院师资团队与新标准新要求不匹配

现代产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产业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人才,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学团队。根据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理念,培养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复合型人才,需要理论、实践兼具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然而,高校、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等部门在联合建立产业学院的过程中,对教师资源的孵化存一定的偏差。一是师资投入侧重于“理论型”教师。这类教师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但是缺乏实际部门工作经验,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精英骨干实务经验非常丰富,但欠缺基础理论知识,不具备作为教师的综合素质,很难培养出产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二是“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定标准不明确。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在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道路上认识不到位,也没有制定“双师双能型”评价标准,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绩效考核仍然以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以及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等作为教师水平的评判标准,而忽视了教师科研成果向实践转化的影响,专业技能与学术研究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失衡,总之各种政策奖励仍然停留在过去评价层面,缺乏创新和吸引力,这导致了优秀师资力量的匮乏。三是师资互聘机制不健全。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体现。但由于双方师资之间相互聘用、激励机制不健全,既不能调动校内教师转型的积极性,也难以充分吸收校外导师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导致双方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上师资投入中出现偏差。

(四)产业学院建立的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

现代产业学院是适应社会产业变革需要发展起来的,产业升级换代都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持。为了培养和促进高校教师、社会导师和优质生源的融合,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对人才评价机制的制定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一是学生能力评价机制不健全。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与传统院校有很大差异,但产业学院在考核方面仍然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大赛获奖情况、发表优秀论文数量等方面作为评价内容,削弱了对实践技能的考核,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人才评价主体不完善。产业学院具有多主体协同育人的特点,企业、行业协会的评价注重实践项目的价值创造与人才技能的提升,而政府和高校更侧重学术能力和社会贡献值。因此,多方主体应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以减少主观性判断。

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助推高校人才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明确各方权责,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综合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要实现现代产业学院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方主体共同利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制定长期规划,明确各方主体的权责。比如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在探索现代产业学院过程中,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势,提出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基本架构:一是建立理事会管理制度。现代产业学院融合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骨干企业和高校等各方主体,在管理机制上探索产业学院理事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运行中心等相关制度和机制。二是建立了现代产业学院的监管和绩效评价制度。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建章立制,明确各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规范高校与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各方互利共赢。三是建立了现代产业学院学生综合成绩评价机制。通过构建多维度的考核指标,由单纯的理论考试为主转向以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实训并重的成绩结构,以及形成校内教师与社会导师共同评价的格局。尤其对于实践实训课程的考核,实践理论注重综合应用的考核,实践实训着重考察学生对产业发展创新研发贡献方面综合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和研发操作能力。四是引入社会导师参与课堂监督与管理。社会导师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实训,对学生实践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学生对实践研发能力的表现、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内容做好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做好调整社会导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管理机制,使其最大程度满足现代产业学院对师资建设的要求,提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匹配性。

图片

图3 现代产业学院基本架构

(二)结合产业学院建设理念,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建立人才链与产业链、创业链之间的紧密联系,开展学科交叉培养、加强对“新文科”建设内涵的理解,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专业的稳步发展不能只依赖于理论知识的储备积累,也需要从实践中挖掘新潜力、新形式。对此,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成立的现代产业学院结合自身发展理念,构建“校—政—协—企”间的深度合作机制,重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产业学院对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产业服务需要,培养与产业相关的高级技能人才,同时结合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数字化改革需要,通过设立教学案例研究中心,汇集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力量,打造产业发展的典型教学案例。二是重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通识课程” “学科课程”设计,重心还应该落实到“专业课程”设计中(见图4)。特别是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时,要着重从以下四个角度全面切入做精做强“专业课程”:(1)要面向产业群强化跨专业交叉融合设计相关课程;(2)要融合产业重点发展的专题设计相关课程;(3)要从破解专业壁垒的角度设计创新创业课程;(4)要注重产业研发服务的学术拔尖课程设计,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注重“分层分类”的培养模式。不仅要从知识、能力、兴趣、素养、创业等方面进行“分层分类”的培养模式,还可以在时空设计上,以“3+1”或“2+2”学年培养结构,从校内理论知识学习与产业园实践实训的培养思路,打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乏实践知识的藩篱。四是注重融合多方资源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加强高校与行业协会、骨干企业协同合作,推进教材、案例编写,优化课程设置,建设以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真正做到校企联合、产教结合,推进跨专业、跨产业、跨学科、跨壁垒的跨界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在教学的具体内容上将理论知识与产业最新态势、行业热点问题、企业高端复杂业务相结合,使其与现实对应、与时代接轨;同时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时代背景下要突破的新技术渗透到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因此,现代产业学院要紧紧依靠产教融合的优势,及时发现行业产业对人才能力、经验、优势等提出的新要求,并据此在教学安排上进行一系列针对性调整,从而有效破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图片

图4 跨界融合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三)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助推现代产业学院综合发展

现代产业学院以高校建设为主,合作单位以人力和财力等形式支持。鉴于经费保障是重要基础保障措施,必须统筹规划、建章立制,在发挥各参与主体积极性的同时,按照绩效管理的方式推进产业学院融合发展。一是要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现代产业学院财务管理机制,可充分借鉴国内外产业学院的组织架构,根据高校办学基本原则,对资金使用范围、预算计划和审批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二是现代产业学院要注重校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社会办学的基本理念,强调社会资源支持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学生培育的财力支持,针对校内虚拟实训、校外社会实践,设置相应的专项资金补助机制,通过建立专项奖学金制度支持优秀学生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要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支持优秀教师向“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向,深入产业前沿发展领域,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实践实训课程劳务安排,加大实践实训类课程改革创新力度。另外,通过“互聘挂职”的方式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了解高端产业发展过程遇到的难点和痛点,为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充分激发现代产业学院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潜力。

图片

图5 现代产业学院经费使用方案

(四)“引育”并举,进一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立足于打造一支适应现代产业学院办学要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需要积极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多渠道切入、多路径推进、多纬度提升。浙江财经大学在发展现代产业学院进程中,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社会导师师资库。制定“校—政—协—企”人力资源“互兼互聘互挂”的师资培养机制。一方面从高端产业中聘请企业骨干、业界精英人才加盟社会导师行列,并作为产业学院师资力量进入高校课堂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老师走进政府、协会和企业或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观摩,强化教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提升,打造一支能教学、能实践的“双师双能”型教学队伍,助力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人才培养层次。二是实施“社会导师”综合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探索企业中社会导师岗位的可行性,在学生实习期间提供引领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优化师资队伍成长环境,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加强提供教师人性化服务保障,建设一批产业精英参与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

新文科建设是在把握世界大变局、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下,主动引领文科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行动,有着明确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责任。在此背景下,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革命技术发展需求不对称的矛盾促使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愈加迫切、强烈。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参与者,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改革的开拓者、践行者乃至引领者,我们应当切实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大教育、大科技、大人才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握新文科建设内涵特点,依托科技革命的创新活力,以社会高端产业需求为导向,发掘优势专业,并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骨干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建设内涵丰富的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提升高校“产学研”融合水平,培养一流的实践型复合人才。高校要开放视野、提升格局,切实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大势,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实践,并在校企合作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过程中,更好地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和新范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