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崎病——反复高烧下的心脏拉锯战

 新用户06873593 2022-07-09 发布于河南

Q

孩子反复高烧、全身皮疹、眼睛还红红的,用了抗生素却不见好?

A

小心!可能是川崎病!

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皮肤、黏膜、淋巴结都会受累的一种疾病。川崎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有关系,导致发生了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血管炎,简单来说就是全身的中小动脉发生了炎症。其中,最容易受累的也是影响最严重的血管就是冠状动脉了。

图1: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从四面八方把心脏包裹起来,因其走形如一顶倒立的王冠,故取名为冠状动脉。

川崎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的扩张,甚至形成冠状动脉瘤,血液流动变慢,易形成血栓,最终堵塞血管,造成心肌缺血,发生心肌梗死。由于川崎病的发烧表现和儿童常见的感冒很相似,因此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从而使孩子们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导致不良的后果。

为什么叫川崎病呢?

1961年,日本的川崎富作医生接诊了一个发烧多日、双眼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儿,后续又接诊了多位类似的患儿。在收集了50例病例后,川崎医生总结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并将该疾病命名为“儿童急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文章发表于1967年的《日本过敏性疾病杂志》上。之后,为了纪念川崎医生,人们就把该病称为“川崎病”。

图2:川崎富作医生在给患儿查体(图源网络)

川崎病常见么?

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全年均可发病。川崎病在全世界都有发生,但亚洲最多,尤其在日本儿童中发病率最高。近年来,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川崎病发病率均呈不断增高趋势。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院长带领的研究团队统计,上海地区近年来每10万名5岁以下儿童中每年有超过100例新发川崎病。目前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已经成为大部分地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

川崎病该怎么判断?

这么可怕!那我怎么判断孩子是得了普通感冒发烧还是川崎病?

川崎病在发病初期与普通感冒发烧的症状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反复高热,查“血象”也是升高的,但川崎病的发热吃退烧药和抗生素后仍会反复,而且会出现其他一些特殊的表现,当细心的爸爸妈妈们发现以下这些症状时,就要警惕啦!

(1)双侧眼睛结膜充血,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睛”,但是没有分泌物;

(2)起红色的皮疹,在面部、前胸、肚子、后背、四肢等各个地方都可能起,宝宝尿布包裹的地方也可能起哦;

(3)嘴唇又红又干,有时会开裂,舌头发红,上面有一点一点凸起的红点点,医学上我们称为“草莓舌”;

(4)手脚变得红肿硬硬的,有的小朋友可能会出现肛门周围发红和一圈的蜕皮脱屑,到了后期,很多孩子的手指脚趾还会出现脱皮;

(5)小朋友的脖子上可以摸到一些肿大的淋巴结,甚至有的小朋友不用摸都可以看出来一边脖子大起来了。

图3:川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图源网络)

不过也有一些小朋友的症状不典型,可能仅仅只有发热,血象高,而没有上面的那些表现或者表现不完全。

还有一些疾病,比如一些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除了发烧外,也会出现和川崎病相似的部分症状,这就需要医生来帮助爸爸妈妈们判断啦。因此,当小朋友出现高热一直反复,吃药无果时,各位爸爸妈妈们请不要再犹豫啦,及时就诊就是关键!

得了川崎病能治疗吗?预后怎么样呀?

诊断川崎病后需尽早进行治疗。目前川崎病已经有很标准而成熟的治疗方案了,临床上一般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根据小朋友的病情及治疗效果酌情添加激素,一些治疗很不顺利的患儿可能还会用到其他的免疫抑制剂。

大多数患儿在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后,病情很快能控制,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机率也很小,小朋友们就又变回活蹦乱跳的小天使啦!

由于川崎病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因此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一段时间里,都要定期随访心超,监测冠状动脉的情况。出院以后爸爸妈妈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哦,要严格遵医嘱给小朋友吃药,切不可擅自停药哦,也要遵医嘱按时来医院复查。如果小朋友出院后又出现发烧和川崎病的那些症状,需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总之,再次提醒一下各位爸爸妈妈,当小朋友出现反复高烧时,请及时来医院就诊。及时就诊和正规治疗,就是打败川崎病的关键啦!

作者 | 夏静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