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 与妻书 教学参考

 昵称503199 2022-07-10 发布于山东

十二  与妻书

课文分析

林觉民,清朝末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殉国时年仅25岁。课文是他在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前三天的夜间写给其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书。

起义前夕,林觉民已做好了为革命捐躯的准备,但面对挚爱的妻子,他又肝肠寸断,难以割舍。个人幸福、革命事业、祖国前途在烈士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烈士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写下了这篇意浓情笃、慷慨悲壮的绝笔书,抒写了自己对妻子的绵绵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既是一首爱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之歌。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表明写遗书的缘由和悲痛的心情。

书信开门见山,直接抒情,“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已成为阴间一鬼。”生离悲痛之情迎面而来,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其对爱妻的生死惜别,与下文“吾至爱汝”紧密相呼。而作者明明悲痛到“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却又“忍悲为汝言之”,其天下为公的大义,及体贴之情、细腻之心,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深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这是书信的核心部分。“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纲领性的句子,全信说理,由此展开。在“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这一看似矛盾的义理中,作者以大量笔墨阐述了“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道理,由爱妻子一人延展到爱普天下之劳苦大众,使个人私情服从了国家、民族之大理,体现了烈士追求自由、民主、博爱的革命理想。也正因为有着这样崇高精神的驱动,信中多次出现了“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等句子,烈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回荡于字里行间。

死不可怕,然“舍汝而死”却令人悲痛难耐。一个“忆”字,带出了一连串的回忆,引出了对夫妻恩爱的追忆:一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二是对“双栖之所”甜蜜生活的回忆,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三是追述最后分别之前,未将赴义之事告诉爱妻的原因及当时的心情。三件往事,都是抒情的铺垫。愈写夫妻恩爱之深,愈见夫妻生死离别情重,哀婉悲痛之切,让人不忍承受。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眼前。

然而,作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心胸所怀岂只儿女私情!烈士又再次阐述了“就死不顾”的缘由。“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可以死”反复出现,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惨不忍睹的现状,这样的黑暗现实,只能催人奋起勇敢前行。不仅自己投身革命,还殷切期望子女们能承父志,为天下人谋永福。此种为理想、为革命无悔付出的精神,使书信的义理、内涵更加深遂、厚实。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再次倾诉衷肠,慰藉生者,激励后人。

“吾今与汝无言矣”,似乎要收住话头,实则满腔眷恋之情无从说起。作者愿心电感应,永伴妻子,这动人的情感已达到顶峰,让人唏嘘不已。“百死不辞”,写出耿耿忠心;“吾爱汝至”,体现绵绵情思。家庭的和睦是“幸”,国家的危亡是“不幸”,“幸”与“不幸” 的煎熬,坚定了作者的信念,那就是“不忍独善其身”,作者的儿女之情和英雄之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两点。

1.情理交融,回环往复

书信中无论是诉说对妻子的衷情,还是抒发愿为革命牺牲生命的豪情壮志,婉约与豪放,都是从肺腑中流出。慷慨激昂的正气,除了得益于烈士对天下博大的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外,还得益于对妻子的绵绵深情。书信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陈述祖国、人民的义理时,并不回避儿女私情,也不掩藏与亲人永别时流出的眼泪;而述说夫妻情怀时,都推及他人,推及革命事业、祖国前途,用革命者的豪情激发妻子对天下人和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既抒情,又说理,情与理反复融注,情愈浓,理就愈深。正因为烈士对妻子眷恋之情那样诚挚,才使他忍心舍妻赴义的“理”具有了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语言通俗、凝练,文笔流畅

这封书信语言浅近平易,使用了杂有白话成份的通俗文言,如“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泪珠与笔墨齐下”“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信中结构相仿的语句出现了多次,如“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入;化用了许多典故,并融入通俗的语言之中,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司马青衫”等,使情感更加深沉、真挚;多次化用《老子》《孟子》的语意,流畅自然,如同己出。

教学建议

1.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梳理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第二课时,品味富有情感的语句,领悟渗透其中的义理,把握课文情理交融、文笔流畅的特点,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

2.课文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的抒情散文。教学时,要抓住课文中富有感情的语句,尤其是复沓重叠、回环往复的语句,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要梳理作者抒情的脉络,理解作者是如何在每一次表达对妻子的至爱时推及他人,推及革命事业、祖国前途的,从而体会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领会作者“百死不辞”与“吾爱汝至”的统一。要反复诵读,深切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满腹柔情和满腔豪情,领悟课文的艺术感染力。

3.课文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能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和幸福真谛的独立思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追求大义的行为和精神,启发学生将烈士的大爱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个人幸福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不断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和幸福观。

参考资料

1.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近代散文家。字意同,号抖飞、天外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幼从父学。年十五入学全闽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渡学日语,后考入日本庆应大学文科,习哲学,并加入同盟会。时与林文、林尹民同居一庐,情同手足,人称“三林”。宣统三年(1911),应黄兴之召,回国奔走于港、粤、闽,策划广州起义。于战斗中受伤被俘,英勇就义。酷爱文学,曾作《原爱》,论述爱情,郑烈《林觉民传》评曰:“理义公正,才情高绝。”广州起义前三日,与妻诀别,在香港于手帕上写就《与妻书》,又作《与父书》,一并托友人密致家人。《与妻书》情真意切,格调高洁,尤为感人肺腑。生平事迹见尚秉和《林觉民传》、邹鲁编《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所收郑烈《林觉民传》。

(选自《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2.黄花岗起义

亦称“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同盟会发动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集中全党人力、财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于广州发难。占领广州后,由黄兴率军出湖南,赵声率军出江西,会师南京,即行北伐。会后孙中山亲自去美洲募捐购械。次年1月在香港建立统筹部,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负责全局。下设出纳、秘书、储备、调度、交通、编制、调查、总务八课,分头筹划。又在广州设秘密据点三十八处,加紧在新军、防营、巡警和会党、绿林、游勇中活动。从南洋各地和国内各省组织“选锋”(敢死队)八百余人为中坚力量。4月8日,统筹部决议13日起义,分十路进攻广州,由赵声、黄兴分任正副总指挥。因走露消息,清两广总督张鸣岐防范甚严,原计划改变。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分四路举兵。黄兴率“选锋”一百二十余人,直扑督署。张鸣岐出逃,义军击毙卫队数人,火烧总督衙门后冲杀而出。路遇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卫队,双方激战,林时爽等阵亡,黄兴伤右手,继续指挥。旋分兵攻督练公所等处,与清军大队展开激烈巷战。因孤军无援,义军苦战一夜后散退。黄兴、朱执信等化装逃出广州,林觉民、方声洞、喻培伦等八十六人(一说一百余人)牺牲。后广州革命者潘达微多方设法,由善堂出面收殓烈士遗骸,得七十二具,葬于城郊红花岗,并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震动全国,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气焰。

(选自《大学历史词典》,陈瑞云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也是一篇情理交融的优秀散文。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体现作者绵绵儿女情和拳拳爱国意的句子,尤其是复沓重叠、回环往复的语句,想一想他是如何将两种情感统一起来的。

参考答案:

体现绵绵儿女之情:吾至爱汝;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吾幸而得汝;等等。

体现拳拳爱国之意:使吾勇于就死也;吾牺牲百死而不辞;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卒不忍独善其身;等等。

书信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陈述祖国、人民的义理时,并不回避儿女私情,也不掩藏与亲人永别时流出的眼泪;而述说夫妻情怀时,都推及他人,推及革命事业、祖国前途,用革命者的豪情激发妻子对天下人和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既抒情,又说理,情与理反复融注,情愈浓,理就愈深。正因为烈士对妻子眷恋之情那样诚挚,才使他忍心舍妻赴义的“理”具有了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中,作者充分表达了对生的依恋,那么,作者为什么还“勇于就死”呢?

参考答案:作者是有大爱、大义之人,他深深了解在天下危亡的时刻,个人的幸福是不能有保障的。天下人非死别,便是生别,所以作者愿牺牲个人幸福而投身革命。

2.作者说“吾平日不信有鬼”,又说“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烈士是个革命者,本来不相信有“鬼”和“心电感应”之说,现在却希望它“真有”,希望它“是实”。这是一种孤苦的愿望,不忍丢下心爱的妻子,死后也要“依依旁汝”陪伴妻子身旁。作者眷恋之深,以至于用幻想来慰藉、填补自己的哀痛。

3.作者对孩子未来的安排,表达了他怎样的希望?

参考答案:作者不仅自己投身革命,还殷切期望子女们能承父志,为天下人谋永福,体现了为理想、为革命无悔付出的精神。

三、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在了解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相关史实的基础上,阅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革命志士“百死不辞”的爱国热忱和革命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