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曲黎敏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吴营洲文存 2022-07-11 发布于河北

我读曲黎敏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吴营洲

曲黎敏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我先前曾在网上读过一些,新近又购得一本纸质书。重新读来,很是有些感慨!

曲黎敏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人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出过许多养生方面的书,诸如《从头到脚说健康》《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从字到人》《把健康彻底说清楚》等。这些书,我翻过,但没读过,也没买过。

我对曲黎敏印象很好。主要是感觉她有学问,不张扬。最近无意间看到了她的一则视频,对她更是叹佩有加,感觉她的“三观很正”,且“不畏权势”,敢怒敢言……

在视频中,她说她现在已不在电视上做节目了。她说她最后一次做节目,也是关于养生、保健方面的。此节目临结束时,主持人问她:“曲老师,您说这黑木耳能治癌吗?”她笑了笑,没有作答。没想到那个主持人又接连问了她两遍同一话题,这下把她给惹恼了,她当即回复道:“现在连药物都治不了癌,你却问着黑木耳能不能治癌,这不是他妈的扯吗!”

坦率地说,我真的没想到看上去温婉、儒雅的她,竟会当众爆粗口。

此后她便拒绝了所有电视台邀请。

曲黎敏的这本书,有对《诗经》的宏观解读,也有对具体篇章的赏析,还有对部分原诗的“今译”。

她的“今译”,有些篇章我读来颇感新颖。

在我印象里,一般翻译《诗经》的,总是把一句四个字的原诗,翻译成七个字。这样,势必会附会上一些字词,一是显得“累赘”,二来也容易衍生他义。而曲黎敏却将部分原诗中两句的八个字,翻译成了一句七个字。如此这般,显得甚是凝练,意思也大致不差。诸如她翻译的《采薇》(括号内文字为曲黎敏的译作):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春生豌豆苗亦新,)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一年岁又暮。)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无室无家因猃狁,)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无暇起居猃狁故。)

当然,如此译法,也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嫌。诸如同诗中的这几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我来思雨雪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老来还乡却迟疑,)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只因内心多伤悲。)

窃以为,她将“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译成“杨柳依”“雨雪霏”,殊为不妥。而将“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译成“老来还乡却迟疑”,更为不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只是“路走得非常慢,时而要受渴,时而要受饿”,哪有“老来还乡”这层意思啊?

她解释说:“让我们遐想一下,一个打了一辈子仗的战士终于回家了,当年青春烂漫地走上了战场,打了一辈子仗,踏上归途的时候,他的心情会很沉重,他曾经那么渴望,那么想家,可是在'雨雪霏霏’中,他不敢前行了——家,还在不在?父母,还在不在?妻子,还在不在……”——这样的“遐想”,固然极富诗意,可是,或属“瞎想”。试想,一个人怎么能“打了一辈子仗”呢?最多也不过三五年罢了。而从该诗的这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看,也就是自春到冬,对头不到一年。

《诗经》原诗原句中并没有的意思,被曲黎敏附会上去的例子,并不乏见。诸如在《东门之杨》也是如此。

《东门之杨》很短,仅有二章八句: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这是首与情人约会的诗。其中的“昏以为期”,意思乃“约好了黄昏时相见”,可是曲黎敏却将此句译成了“黄昏相约人不见”“长夜漫漫人未至”。其实这句话里,哪有“人不见”“长夜漫漫”这等意思啊!窃以为,她之所以这样“译”,大概是受了他人的影响,属于“人云亦云”性质。因为近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是首写“男女约会而久候不至”的诗。

又如在《小星》一诗中,两章的最后一句分别是“寔命不同”“寔命不犹”,其意思是“命运实在不同”“命运实在不好”,而她却分别给译成了“不敢怨怒,是命不同”“怨又如何,是命太苦”。其实这里并没有“不敢怨怒”“怨又如何”这等意思。

再如《野有死麕》中的最后一章,“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意思不言自明,就是该少女在对那个青年猎人说的话:“慢慢地脱我的衣服,不要动我的佩巾,不要毛里毛糙地惊了狗叫。”可她翻译此章时,偏要在前面加了句“少女娇羞有央告”!实属多余。

曲黎敏翻译的《诗经》,将一句的四个字,译成七个字的,也不在少数。这或是她“从俗”了——他人都是这样译,她也依例如此。

诸如《伯兮》的首章,她的翻译是:

伯兮朅兮,(大哥威武强又壮,)

邦之桀兮。(我夫便是国栋梁。)

伯也执殳,(手执长矛驾戎马,)

为王前驱。(为王前驱没商量。)

在我看来,她所翻译的第一句,没啥问题,第二句的“我夫”则有点多余了,第三句的“驾戎马”及第四句的“没商量”,或属“无中生有”。这,当是她为了合辙押韵而附会上去的。

再如《匏有苦叶》的首章,她的翻译是:

匏有苦叶,(匏有苦叶不可食,)

济有深涉。(河有深浅要先知。

深则厉,(河水深时寻渡船,)

浅则揭。(河水浅时褰衣过,)

在我看来,她对此诗的第一句,理解错了。“匏有苦叶”的意思是“葫芦有了枯叶”。“苦”通“枯”,“匏有苦叶”几似于民间所说的“等得黄花菜都凉了”,并不是“叶苦不可食”。她的第二句“要先知”云云,也属“赘语”。

总而言之,她的翻译并不恰切。

有意思的是,我在她的这本书中,第一次知道了“家”字宝盖下面,为什么是“豕(猪)”了!她在解释《采薇》中“靡室靡家”一句时写道:

室和家是什么呢?中国古人认为,婚姻,就是“男有室,女有家”,男人三十之前不敢有其室,女人二十之前不敢有其家。室和家是不同的。中国标准的屋子正中央是“堂”,堂的两边为“室”,也就是主人睡觉的地方。在过去,女人除了早晨入堂拜见公婆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是不允许入堂的,只允许待在室里。所以,在过去,妻子也叫作“室人”,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屋里人”。那么什么是“家”呢?“家”字的字形为什么是猪在房子里?中国原始社会,女孩儿生理成熟来月经之后,亲人就要在外面给她盖一所茅屋,女孩儿就要住在茅屋里了。这时候喜欢她的男人是可以进入茅屋和女孩儿同房的,这也就是原始的“走婚”。一旦女孩儿怀孕了,她就可以在交往过的男人中选定一个作为她的丈夫,如果这个男人不同意和她成亲,就要给她一些财物作为补偿。于是,男人就好比进女孩儿茅屋中配种的公猪,所以“家”的字形是一座房子下面有一头公猪,而且说“女有其家”。猪可以旺财,过去的堂屋除了供奉祖先的牌位,还可以让猪进来。有祖宗牌位说明这个家有传承,有猪说明这个家有财物可以延续下去。总而言之,“室”,是男人驻足之地,驻足是因为有吸引他的女人。“家”,是女子养育之地,有一窝一窝小猪小猪般温暖的人,就是富足和美满。

这样的解释,太有意思了,太可爱了,太富诗意了!

尽管我不清楚她的这种解释,是否严谨,是否符合“文字学”,但还是十分喜欢。

在该书中,还有件很有意思的事。书中写道:“都说男人四件事,就是名、利、色、面子,我曾经问过好多朋友,这四个里边,你最看重的是哪个?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回答:面子。可想而知“面子”对男人有多重要……”——我就奇了怪了,她身为学者,又世事洞明,怎么会有如此奇葩或弱智的问话?我想,任何一个男人——乃至女人——面对这四个选项,肯定都会选择“面子”;因为选前面任何一项,都会“有伤面子”!

我在网上,读到了一些网友对曲黎敏这本书的负面评论:

“在微信读书上读的,越读越气,把自己的糟粕思想注入诗经强行解读,垃圾。”

“信手翻了翻,讲的内容大体上没什么硬伤,但文字风格我不喜欢,浓浓的现代文艺风,所以死活都看不下去。还有那个译文是什么鬼,还七个字七个字的是想模仿七言诗?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篇目精选没有我喜欢的《卷耳》,差评。”

“写的一般,但是书本设计的很精美,自我思想太多,有点牵强!”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值得一读。

在她的文字中,融进了她对生命,对情感,对世事,对社会的诸多感悟。(恕不例举)

该书中有许多隽永、深邃,并令人深长思之的语句。(恕不摘抄)

但该书有些“毛病”,诸如与《诗经》无关的文字,敷衍的过多,有“卖弄”之嫌;诸多诗篇及译文都重排了两次,有“凑篇幅”之嫌……

相关链接:

新译《诗经》· 写在前面的话

新译《诗经》· 兔爰

新译《诗经》· 羔羊

新译《诗经》· 正月

新译《诗经》· 考槃

新译《诗经》· 杕杜

新译《诗经》· 东方之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