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花闺女”的黄花,是一味菜(上)

 二班毛豆 2022-07-11 发布于广东

小时候味蕾没完全打开,很多菜不吃,尤其是气味强烈的菜,比如香椿、芹菜、芫荽等。当然,现在知道那是一种香味,只是那时不会欣赏。肥肉更是一丁点儿都不沾。因不好好吃饭,身体很弱,时常生病,妈妈则想法子给我做点可口的饭菜。

有一道菜叫木须肉,食材是瘦肉,鸡蛋,木耳,黄瓜,黄花菜等,里面没有怪味的菜,不用挑拣,吃起来很安全,很是喜欢。这道菜不是家乡菜,是父母早年居住北京时吃过,所以妈妈会做。

木须肉又名木樨肉。木樨学名木犀,是桂花的古称。桂花为什么又叫木犀呢?原来与树木纹理有关。一般树木的内心只有一条纵向纹理,而桂树则有两条,犹如犀牛角一般,因而得名。

木须肉

木须肉是鲁菜的一道家常小炒,因其中的炒鸡蛋色黄而碎,类似木樨而得名。清代文学家梁恭辰《北东园笔录》记载:“北方店中以鸡子炒肉,名木樨肉,盖取其有碎黄色也”。鸡子,即鸡蛋。

鲁菜的木须肉食材原为瘦肉、鸡蛋、木耳及玉兰片(笋片)。该菜传入北京等地后,因北方缺乏竹笋,玉兰片逐渐被黄花菜、黄瓜片等取代。

这道菜平时很难见到,只有节假日或过年才有,若平时桌上有盘木须肉,那一定是我的功劳。妈妈说,黄花菜过去要凭票才买得到。在我的印象里,黄花菜是很稀有的菜肴。

干黄花菜

前几年回家乡巢湖,几个朋友相约去湖边玩,于是沿环湖路一路向月亮湾开去。经唐嘴村时,见村里绿树掩映,池水粼粼,遂有朋友建议进村看看。自从创建了新农村,村庄都犹如花园,不仅干净整洁,柏油路更通到家门口,走在小路上,说不出的愉悦。

一户人家门口的栅栏里,盛开着一片黄灿灿的花儿,橙黄、金黄,花朵像百合一样。朋友说,这是黄花菜。

“黄花菜?吃的那种吗。”

“是啊。”

黄花菜长这样吗?这么美!我一直只见过干黄花菜,那干巴巴的一小段,实在限制了我的想象。于是左看右看,不停拍照,彷佛发现了新大陆。

一旦认识了黄花菜,发现原来我居住的小区里也有就这样,黄花菜神秘的稀有之物,来到了熙攘的人世间,那感觉就像旧时王谢堂前燕,入寻常百姓家。

黄花菜又名萱草、忘忧草。

有个成语叫“椿萱并茂”。形容父母身体康健。椿,指椿树;“萱”,即萱草。

为什么将椿萱比作父母呢?有个典故。

庄子《逍遥游》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而古人将大椿比喻父亲,是盼望父亲像大椿一样长寿。

萱草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xuān )草,即萱草。谖,即忘记的意思。朱熹注"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我国最早一部字典、东汉文学家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萱草就被记载为“忘忧草”。晋代文人张华《博物志》曰:“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传说,古时有一男子去从军,临行时母亲倚在家门口为儿子送行。男子想到此去不知何时归期,便在母亲居住的北堂下栽了两株萱草,希望萱草能让母亲忘却忧愁,陪伴母亲。

后来,古代游子出门远行,也会在母亲堂前种几株萱草,希望母亲能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唐代诗人郊曾以一首《游子吟》闻名于世,其实他还写过一首《游子》: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人们为女性长辈祝寿,都尊称为“萱寿”。

有趣的是,祝父母健康的椿萱,均可食。

果然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

(待续)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夏日佳肴南瓜花

视频推荐:叶甚茂,果尚青

跬步之行

昨日睡觉时间:00:4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