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松紧活动的方法

 竹林雨蝶 2022-07-12 发布于天津

紧松活动

一般的体育运动是只会使工作肌产生屈伸活动的位置移动型的运动,即第一随意运动,而不会使休息肌与工作肌产生同时 收缩的紧松活动,即第二随意运动。松就是使肌肉放松,紧就是使肌肉收缩。所谓紧松活动就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使各肢体的 休息肌产生收缩的运动,这是训练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系统建立一个新的运动体系,即第二随意运动的唯一方法。这种训练必须在精神饱满、神意充沛、全神贯注的状态下进行,它是使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系统产生高度兴奋的训练。

紧松活动又称紧松动作,是站桩运动初级形式的意念活动。它是在机体各关节保持固定不动的状态下,对全身各个部肌肉的松紧情况进行解剖分析的训练,是站桩运动独特的最基本的训练法。而连接活动、扌屯筋活动、牵挂活动,虽然也是紧松活动的一种,但它们是把全身个别部分局部肌肉的紧松动作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统一的训练。这种训练比局部肌肉的紧松活动更加困难,因为它们在机体内部的位置移动范围比紧松活动小得多,而且一级比一级的位置移动微小,因此,称它们为中级和高级形式的紧松动作。

1.紧松活动试验法

紧松活动试验法就是第二随意运动试验法。

为了试验证明和认识第一随意运动与第二随意运动之不 同,即休息肌的收缩运动的情况,可做下列四种试验:

(1) 小腿肌的紧松活动试验法

釆取坐位,两腿平放在地面上,要求大腿与小腿保持90° 角,这时腿部肌肉没有任何工作负担,肌肉呈柔软松弛状态,它与站立时部分肌肉呈紧张僵硬状态完全相反。要求脚掌与脚跟

不许离开地面,膝关节不许上下移动,只用意念支配小腿部肌肉,使之产生一紧一松的紧松动作。紧松的速度自己掌握,分为 快速、缓慢、持久三种。自己体会放松时肌肉是松软的,收缩时肌肉是坚硬的,用力时更加坚硬。

如果坐在椅子上,脚掌着地,脚跟离开地面,使小腿进行上下颤动的位置移动,这是最简单、最省力、人人都会的运动。因为这是工作肌产生位置移动的交替收缩运动,属于第一随意运 动。但是,如上所述,要求脚掌脚跟同时着地,不许离开地面,只用意念支配小腿的休息肌进行原地不动的单独收缩运动时,就 比脚跟离开地面时费劲多了。这时用手抚摸小腿部的肌肉,可以发现这两种运动肌肉收缩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只能见到肢体的上下抖动,摸不到小腿局部肌肉的收缩。后者正与前者 相反,外表上肢体并无上下移动,但用手能摸到小腿的局部肌肉 呈现条索状一紧一松的运动,熟练后用肉眼也可以看到。这是 休息肌的单独收缩运动,属于第二随意运动。

用意念支配休息肌进行收缩运动必须是主动的、自觉的,并且要在思想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进行。开始时有一定的困难,如肌肉不听指挥,不能持久,也用不上力,这叫做心与意不合作。 要求每日坚持练习,每次由十几次到几十次、几百次,直到疲劳为止。这样就可以逐渐达到随心所欲、运用自如的程度。以下各 种紧松试验法亦同。

(2) 大腿肌的紧松活动试验法

姿势、条件与上述相同。两手掌放在大腿上面,用意念支配大腿进行一紧一松的收缩动作。这时两手可感到大腿部的股四头肌呈条索状紧松收缩的运动状态。

(3) 臀部肌肉的紧松活动试验法

姿势、条件不变。两手放在臀部两侧,用意念支配臀部肌肉进行一紧一松的收缩动作,当臀部肌收缩时,上身可随之升起, 放松时随之下降。两手可感到臀部肌肉紧松时软硬不同的变化状态。

(4) 连接活动试验法

姿势、条件不变。用意念支配小腿部肌肉与大腿部肌肉连接起来,产生同时收缩的运动,叫做两点连接活动。进一步将小 腿、大腿、臀部肌肉连接起来,产生同时收缩运动,叫做三点连接 活动。以此类推,连接范围愈广,同时收缩就愈困难。

开始时由于这种连接活动的条件反射没有建立起来,会产 生顾此失彼的不协调现象。小腿肌收缩了,大腿肌不会收缩,臀肌收缩了 ,小腿肌不收缩,左腿肌收缩了,右腿肌不会收缩,或 一先一后收缩,不能同时收缩,等等。经过一段训练后,便能应 用自如,随心所欲,这时我们称之为“心与意合”。

站桩练功时,紧松活动的训练顺序按生理解剖学的分类方法如下:

① 保持一定姿势训练屈肌。

② 紧松活动训练伸肌。

③ 连接活动训练神经。

④ 抽筋活动训练肌腱。

⑤ 牵挂活动训练精神。

其中①属于第一随意运动,②、③、④、⑤属于第二随意运动。

学习站桩练功整体爆发力的第一步,首先要把机体分割成许多可以理解的局部。开始练习时只对某一个局部进行紧松活 动,即从了解局部的紧松动作开始,逐步到了解整体的紧松动作。整体的联系要在每个局部的细节方面下工夫。

站桩时,紧松活动的训练如同建筑高楼大厦必须先打地基一样,应由下向上,从下肢的一个局部开始,逐渐向上增加活动范围,逐渐升级。每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就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 的运动感觉和新的运动形式以及新的运动规律。

紧松活动的基本原则:

① 开始时以一条腿为中心,使思想即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部 分肌肉上进行紧松动作。例如小腿后部肌肉。

② 逐渐以两条腿为中心,进行一先一后的紧松动作。

③ 再以两条腿为中心,同时进行紧松动作。

④ 上肢先以一只手为中心,进行紧松动作。

⑤ 逐渐以两只手为中心,进行一先一后的紧松动作。

⑥ 再以两只手为中心,同时进行紧松动作。

⑦ 进一步以腰、腹、髄部为轴心,把一条腿与一只手连接起 来,同时进行紧松动作。

⑧ 再进一步以腰、腹、髏部为轴心,把两条腿与两只手都连 接起来,进行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的紧松动作。

紧松部位的基本概念:

站桩过程中,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松概念如下:①上松下紧;②根松梢紧;③肩松臀紧;④臂松腿紧;⑤胸松腹紧;⑥背松 胯紧;⑦形松意紧。

没有经过良好训练的人,站桩练功时往往出现与上述要求 完全相反的情况。即形成上紧下松、根紧梢松、肩紧臀松、臂紧腿松、胸紧腹松、背紧胯松、形紧意松等反常现象。因此,站桩练功时必须时时刻刻注意检査全身各部肌肉的紧松部位。检查方法如下。

(1) 松下紧的紧松活动

所谓的“上”是指以肩关节为中心人体上部的肩、臂、胸、背等处而言。所谓的“下”是指以髄关节为中心人体下部的脚、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腰部等处而言。

上松下紧的紧松活动是指在站桩练功过程中,一方面要使 上部的某些容易产生过度紧张而呈僵硬状态的肌肉学会“放 松”,以减少或削弱反作用力。另一方面还要使下部的某些肌肉 产生“紧”的收缩作用,以加强所需要的作用力。这也就是当人 体下部脚、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腰部等处的休息肌进行紧松 活动时,人体上部的肩、臂、胸、背部的肌肉要保持放松,不要耸 肩,胸廓部的呼吸肌不要过度紧张,即以不发生憋气及呼吸困难 为原则。由于要使“上与下”这两者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内同 时既松又紧,既要顾上又要顾下,上部要松,下部要紧。因此,上 松下紧的紧松活动就比单纯的某一局部的紧松活动困难多了。 开始时顾上顾不了下,顾左顾不了右,想紧忘了松,想前忘了后, 四肢的上下、左右、前后紧松总是不协调、不合作。必须坚持不 懈地进行艰苦训练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举例如下:

① 小腿肌的紧松活动

站桩时,上肢保持完全放松状态,有意识地主动使小腿部的 休息肌收缩一下,并使之保持片刻之后再放松,休息一下再收缩。

如此反复循环进行快速的、缓慢的、持久的收缩一放松一再 收缩一再放松的上松下紧活动训练。开始时每次只能练习几次 或十几次,逐渐增加到每次练习几十次、几百次至疲劳为止。以 下各部的紧松活动皆同。

② 大腿肌的紧松活动

站桩时,上肢保持放松,有意识地使大腿部的休息肌收缩一 下,并使之保持片刻之后再放松,至疲劳为止。

③ 臀部肌肉的紧松活动

站桩时,肩背部的肌肉要保持放松,有意识地使臀部肌肉收缩一下,并使之保持片刻之后再放松,至疲劳为止。

(2) 根松梢紧的紧松活动

“根”是指上肢根节部位的肩、臂、胸、背等处,“梢”是指手、 腕、掌、指等处而言。因此,根松梢紧又叫做肩松手紧。这种训练 的具体要求是:肩松手紧;臂松腕紧;胸松掌紧;背松指紧。

站桩练功时,有意识地使手部的休息肌收缩一下,并使之保 持片刻之后再放松,休息一下再收缩。如此反复进行收缩一放 松一再收缩一再放松的肩松手紧的紧松活动训练。

当上肢末梢部手、腕、掌、指的肌肉进行根松梢紧活动时,其根节部位的肩胛部的肌肉,只许发生支撑姿势的作用,不许发生过度紧张而呈耸肩缩颈的僵硬状态。

因为,未经过良好训练者,末梢部的手一用力时,其根节部 的肩就自然地要加倍用力,造成肩胛部和胸廓部的肌肉过度紧张,使声门闭锁,因而发生憋气,影响呼吸,形成僵硬状态,而自 己并不知道。根松梢紧的训练就是要纠正这一反常现象,训练末梢部的手用力收缩时,根节部的肩背要学会放松,保持声门开放,呼吸畅通,增加末梢部的作用力,减少以至消灭根节部的反作用力,为发力动作与技击实战打下良好基础。

(3) 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的紧松活动

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的紧松活动是指两腿之间,两手之间, 一条腿与两只手之间,两条腿与两只手之间,向同一方向用力或向相反方向用力的紧松活动。举例如下:

① 两条腿同时向前方用力。

② 两条腿同时向后方用力。

③ 一条腿向前方用力,另一条腿向后方用力。

④ 脚向下方用力,小腿向上方用力。

⑤ 前腿向下方用力,后腿向上方用力。

⑥ 脚向下方用力,小腿向后方用力,大腿向前方用力,臀向 内用力。

⑦ 拇指向上方用力,小指向下方用力,二、三、四指向前方 用力。

⑧ 两手同时向前方用力。

⑨ 两手同时向后方用力。

⑩ 一只手向前方用力,另一只手向后方用力。

⑪一只手向上方用力,另一只手向下方用力。

⑫手向前方用力,身向后方用力。

⑬手向后方用力,身向前方用力。

14、两条腿向前方用力,两只手也向前方用力。

⑮两条腿向后方用力,两只手向前方用力。

16、两条腿向前方用力,两只手向后方用力。

⑰两条腿向上方用力,两只手向下方用力。

18、两条腿向下方用力,两只手向上方用力。

⑲一侧身体的手、脚向前方用力,另一侧身体的手、脚向后 方用力。

⑳脚向下方用力(脚蹬),头向上方用力(头顶)。腿向上方 用力(腿拔),肩向下方用力(肩沉)。膝向外方用力(膝撑),臀向 内用力(臀夹)。腹向后方用力(腹吸),肘向外方用力(肘横)。手 向前方用力(手指),身向后方用力(身靠)。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每个人的站桩姿势都会略有偏差,都属于正常现象,大同小异,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咨询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