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好?糖尿病多久会有并发症?答案在这里

 健康生活维他命 2022-07-12 发布于吉林

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左右。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甚至身边的亲友就有糖尿病人,但事实上,很多人对糖尿病都知之甚少。

确诊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确诊的标准方法有三种:

1、如果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减轻时,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全天任一次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时,就可以确诊。

2、如果没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需要不同日期两次血糖超标,比如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也可以确诊。

3、葡萄糖耐量试验,当上述两种方法不能确诊,可以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喝75g的葡萄糖水后,两小时的血糖超过11.1mmol/L,也可以确诊糖尿病。

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好?

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只能控制,不能根治,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不可治愈。

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主要达到临床痊愈即可,也就是将空腹血糖或者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数值控制在基本达标的情况下,减少患者发生急性或者是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达到了临床治愈。

一般对于正常年轻人患者的血糖控制,基本是空腹血糖控制在6.0-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7.5-8.5mmol/L为宜。

如果是年龄大的患者,又有很多基础病症,包括出现脑血栓、脑出血、冠心病,患者又有一定的其他并发症,血糖的控制可以适当放宽。

糖尿病多久会有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时间大约在5-10年左右。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起病时间比较明确,而且症状比较明显,发现症状也比较早,所以合并症出现的时间也较为明确;

2型糖尿病是一种隐匿性的疾病,起病时间不明确,合并症发病人群年龄较大,或者患者在确诊之前已经有了冠心病或者脑梗塞等血管性疾病,所以比较难以判断并发症出现的时间,有可能是与糖尿病同时出现,也有可能发病后很多年出现。

哪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苦瓜

苦瓜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降糖食材,它含有丰富的苦瓜皂甙,这种物质可以降血糖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而且能增加人体的耐糖性,平时食用以后不但能有效预防血糖升高,还能让过高的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2、黑苏叶

用黑苏叶泡水喝,是比较适合用来辅助降糖的。

研究表明,黑苏子叶提取物能在糖尿病综合症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黑苏子叶提取物对Caco-2细胞上的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葡萄糖的转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洋葱

洋葱和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降糖食材,这种食材中含有一些能促进胰岛素合成的物质,而且它含有的槲皮素还能保护心血管,能清理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平时人们食用洋葱,不但能稳定血糖,还能保护心血管降低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机率。

4、炒蓝菊叶

炒蓝菊叶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尿酸的三降作用,是很适合糖尿病人泡水饮用的。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群有50%以上存在血脂紊乱,在22.5%的1型糖尿病和29.5%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发现有高尿酸血症。

经常用炒蓝菊叶泡水喝,可以综合调节血糖、血脂和尿酸,对糖尿病人调节代谢,预防并发症是很有帮助的。

5、白萝卜

白萝卜也是一种降血糖的食材,这种食材中糖份含量特加中坚力量少,而它胡萝卜素和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等物质的含量却特别高,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以后都有很明显的降糖作用。

不过这里要警告大家的是,白萝卜降糖时适合生吃,把它经过高温烹调以后再吃降糖作用会大打折扣。

生活中,做哪些事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发生?

1、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预防糖尿病,需注意饮食定时、戒烟、戒酒,并适当运动。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少食多餐。

2、每天走路35分钟

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每周应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分摊到5~6天进行,即每天30分钟左右。

在所有运动中,走路适用人群最广,不受场地、时间限制,比较安全,步伐、步速可以自己调节,且对关节的损害较小。

芬兰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3、减压:做事前3次深呼吸

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专家建议,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以减小压力。

4、保证充足的睡眠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睡得太多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不同年龄人群对睡眠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青春期之前小儿睡眠须超过10小时,年轻人8小时,中年人至少6小时。

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如果自我调整不过来,就该吃药。现在新的安眠药副作用不大,可以间断服用,千万不要硬撑着。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