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膜置管术的七大要点,你都掌握了吗?

 重庆耳鼻喉科普 2022-07-13 发布于江苏
临床情景实例

患儿,男性,4岁,听力下降半个月就诊,在背后叫喊患儿时反应较以前迟钝,夜间睡眠时打鼾。

图片


该患儿最可能是何种疾病?如何明确诊断?

临床思维分析: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考虑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需要行鼓室导抗图、听力检查如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听觉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udi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等,行鼻咽侧位片、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


患儿诊断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及改善咽鼓管功能治疗3个月,患儿仍诉听力不佳,下一步如何治疗?
对于4岁小儿,经正确的非手术治疗3个月仍无效果后,应选择鼓膜置管术。

鼓膜置管术的适应证还有哪些?

1.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鼓膜穿刺或药物等治疗无效者。

2.中耳积液黏稠或胶耳。

3.伴有高危因素(腭裂,永久性听力下降,言语发育迟缓或障碍,自闭症,与遗传有关的综合征、颅面发育异常等引起的认知和言语表达障碍等)的患儿宜尽早手术。

4.观察期间较好耳的听力水平为40dB或更差。


鼓膜置管术的禁忌症有哪些?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2.颈静脉球高位者需谨慎。

3.严重的心脏病和血液病者。



需要做哪些术前准备?
  • 医师准备:

     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洗手、戴手套。

  • 核对患者信息。

  • 再次核对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结果。

  • 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

  • 用物准备:

络合碘、75%酒精、2%丁卡因、额镜、光源、鼓膜切开刀、吸引器、消毒手套棉片、中耳钳或置管器、通气管、0、1%肾上腺素液、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液、显微镜或耳内镜等。


标准操作步骤是是什么?
  • 体位:

    局麻患者侧坐、患耳朝向术者。全麻患者仰卧位、患耳朝上。

  • 过体格检查:

     在手术显微镜或耳内镜下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情况(鼓膜颜色、形状及其标志)。

  • 消毒

    局麻患者:消毒清除外耳道内耵聍,耳廓及耳周用络合碘消毒,用75%酒精消毒外耳道,全麻患者尚需铺巾。

  • 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的前下方或后下方做放射状或弧形切口

  • 吸净鼓室内积液,必要时以生理盐水或地塞米松冲洗。

  • 以中耳钳或置管器将通气管送入切口内,尾端留置于鼓膜外,使通气管嵌于鼓膜切口上(图1)。

图1  鼓膜置管

  • 检查通气管位置是否正确,必要时可用尖针做适当调整。

  • 以消毒棉球塞于外耳道口。

  • 告知患者或家属手术情况及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1.鼓室硬化

鼓室探查为主要治疗措施,手术目的是清除影响听力的硬化组织,恢复或重建传音结构,以增进听力。

2.永久性鼓膜穿孔

鼓膜修补术。

3.感染

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4.继发性胆脂瘤

为鼓膜表面鳞状上皮沿切口边缘向鼓室内生长而成,较罕见。

5.感音神经性聋

常见问题该如何处理?

  • 如鼓室内积液较黏稠,难以吸出,可用生理盐水或地塞米松冲洗。

  • 若鼻部有炎症,鼓膜切开后还可于鼻腔滴入收敛消炎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全身应用抗生素。

  • 若术后仍有发热,乳突部有压痛、肿胀、乳突X线片或颞骨 CT,有显著的骨质变化者,应考虑施行乳突手术。

  • 外耳道及耳廓皮肤因脓液刺激而发生皮炎者,局部可涂 10% 氧化化锌软膏或咪康唑 霜剂。


注意事项有哪些?
  • 注意无菌操作,以免引起感染。

  • 戴管期间禁止污水进入鼓室。

  • 鼓膜切口大小应适中,过小则通气管不能插入,过大则通气管易于脱落。鼓膜切口不宜接近脐部或鼓环,否则会造成通气管安放困难,或造成出血多,影响操作或引起堵管,如出血多,可用肾上腺素棉片止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