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用头脑制定的计划都会反弹,推动生命前进的是来源于心的作用

 訫已 2022-07-13 发布于陕西
湖南简直太热了,每天三十七八度,我想湖南人之所以脾气不好的原因,应该是气候原因,湿热郁积肝胆,影响脾的运化,辣椒也不是每个季节都适合吃的,本来感觉修身养性还可以,一回来暴脾气又上来了。
可能是长期没有呆湖南的缘故,有点水土不服,身体还是比较弱。一吹空调就喷嚏,然后我想,吹电风扇没有事吧,结果就吹了一会儿,开始头疼感觉要感冒了。终于体会到了弱不经风啥意思,身体营气卫气不足,抵抗力不行,风者,百病之长也。很多小朋友也是这样,风一吹就感冒。这还是天天瑜伽锻炼,静坐的结果,哎,不要问我为什么想学中医了,这是来源于身体体会,一感觉自己不行,就开始苦读医书,多么痛的领悟。

图片



潘毅教授说有两种人更容易学习中医养生,第一种人立志很坚定。第二种人就是病人。
其实两种都来源于体悟,而不是念头。体悟怎么说呢,比如李时珍学医,他是从小耳濡目染,家乡发生过瘟疫,他亲眼目睹过,而且,李时珍还在13岁的时候13岁的时候得过肺结核这种疾病。看着别人受苦受难,是源于他生命的体悟,感受,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念头。

图片


比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看着大多数人一种很麻木的状态,辫子舍不得剪,沾着人血馒头吃,他很气愤。思想需要一个急需要转变的时刻,所以,这不是念头,这是他的经历与感受,所以才能发出心底的声音呐喊。其中因为写文章被通缉,多少困难?
再比如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所有中国人都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清政府软弱无能,老百姓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称为东亚病夫。他内心真实地体会到,感受到,才能发宏愿,矢志不渝。后来的事儿我们也知道了,又是长征,又是抗日,又是建国,经历万苦都不会放弃。

图片


说这么多大人物的事,可能离我们生活比较远。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其实推动人生前进的,不是念头,而是来源于“心”的体悟。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曾经给自己定制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强制自己干什么,我甚至买了一个可以装8杯水的杯子,一天要求自己喝8杯水。搞了一个富兰克林表,看自己每天都没有执行。
我要求自己每天去练习瑜伽,一天都不能中断。那时候丧心病狂到,即使是铁杆光棍,也什么时间结婚,什么时间生孩子都计划好了,甚至已经给自己定制养老计划了。
图片
图片
这是前年去年搞的。当时一个人找我聊天,我说,找我聊天是需要预约的,有限的时间都合理安排好了,被打乱了,就会熵增,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然后就有无数次。
然后被劈头盖脸一顿骂,说看到我计划就反胃,曾经也像我一样定计划,岁月都蹉跎了,说我一直在重蹈覆辙。我当时的反应是,我不管,就要定。
后来发现,念头推动前进,都会有反弹。真正驱使人前进的,是感知与体会。比如努力,以前制订了各种计划,前期执行还行,后续就完了。就是反弹。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忘记看书学习,因为我想写出很好的文字作品,影响改变到他人,这不是念头,而是小时候,书籍中的岁月与故事慰藉到我,改变了我,觉得对于人改变最大的,可能就是呼唤触碰灵魂的文字。

图片


即使后来从事着毫无关系的工作,这些从未影响我。
比如行善,这是一个念头,但是你去了乡下,当你看到有人洗衣粉都买不起,清水搓了又搓。看到老爷爷冬天双手冻的通红,挑着一筐橘子一天卖了几块钱,他可能要挑着卖不完的橘子回家,走很远,也舍不得买一瓶水或者花钱坐车。这时候你的体会是如此真实。有时候一些心酸的场景,会忍不住让人油然恻隐之心,泪流满面,这都是感悟。

图片


再说到孝,并非形而上学,而是看着父母,无私的付出,养大成人,他们并非完人,却付出了自己所有,或许很多人终其一生,升官发财而言,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先告知父母,让他们过上最好的生活。
再比如爱情,因为对方的某些外在条件而在一起,纵使举案齐眉,终究是意难平。你选择所爱的人,想不想和这个人在一起,不是念头,去想他能够怎么样,要求拥有什么样的条件。而是感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方发自内心诚挚的爱意,言行之间的温柔与眉间的笑意,都能感知到的,这些都骗不了人。婚姻就像人穿鞋,合不合脚,自己心里是亮堂的。所以什么计划都是空的,当你没有遇见那个人的时候,体会不到。而你想想看,自己遇见的很多人,是和自己计划,和自己预想,没有任何关系的。

图片


还有句话叫“未经他人苦,莫劝人向善。”你不是他,他所经历的你都没有经历过,你不能感同身受,自己没有体会,是理解不了的。理解不了,就不要用自己瞎想的说,劝。
念头是脑子,感知是心。曾经有一篇新闻,就是某领导人常常去贫困县看一看,原因就是,初心是需要时刻存养的。困而知之,学而知之,这个知,就是体会而获得的感知,感受那颗“心”的力量,不是头脑的力量,而是生命的感知,是大爱。有句话是,曾经淋过雨所以总想给别人撑伞,自己感同身受过。公门好修行的原因就是,不照见那颗“心”,又如何一以贯之?
这就是不忘初心,放得始终啊。
修身也是,为了修身而修身,永远得不到进步。为了念头修身,很快就不坚定了,还要去想想,为什么去修身,不是因为想要成为一个世俗之上优秀的人,而是在这个混杂的世界,要不白活,即使死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图片

创业也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大概率是失败的,因为这是念头,不是源于深刻的认知与接收的“天道”,不是你真正发心想要做的事情。
就好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体悟得来的发心,即使后面有无数人的效仿,那也只是口念心不行,没有体悟,估计自己的心看着看着都别扭。
很多用念头导致的行为,导致的结果,都会反弹的。
那么你究竟要做什么呢
想想发自内心的声音吧
而不是念头
体悟才是真实影响你一生的东西
念头都是会颠倒梦想,适得其反

图片

再看六祖坛经写的笔记
空了,再“空”一下
无念再“无”念
以无念为念也是念
刚接触金刚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东西的,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过了好几年,再去看,是自己明白不是真的明白,是源于年少妄自菲薄,缺少实实在在的体悟。所谓的体悟,就是王阳明说的“事上磨”得来的。
或许又隔很多年,同样的句子,又是不一样的体悟。

最后,身体力行,是多一些真实的感知,感知是“心”的东西,这就是明心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