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宇 | 种田的追忆(四)拔秧

 富春少年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种田的追忆(四)拔秧

陈宇

播下去的谷子在父亲辛勤的照料下:抛草木灰、拔草、除虫、施肥、派水……等,是长得郁郁葱葱的,也粗壮的很。

早稻田,父亲也安排拖拉机打好了“头操”,糊好了“田塍”。只要可以种早稻了,请拖拉机打上“二操”,就可以开始种田了。

我是不会种田的,尽管在生产小队里我家是“倒支户”,但我一直在读书,之后进入学校当老师。一直没有参加生产小队种田的农活。话说回来,即使我想去参加种田,那些瞧不起我的人(不会做农活呀),肯定不会安排我去种田的,而是派些杂工之类的农活。所以我对农活特别是种田完全是一窍不通的。他们称我们为“吃麻袋米”的“白脚杆”。

现在分田到户了,我们这些“吃麻袋米”的“白脚杆”也不得不自己下田去种田了。

既然是“白脚杆”(除了那些生孩子特别厉害,造成“倒支户”的以外)那个人智商会低的?不懂,我们可以学嘛!只要我们愿意动脑筋,进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不会比那些拼死拼活、埋头苦干的“老农民”差的。从去冬今春我家的麦子、油菜籽的收成,就在悄然说明某种现象(知识就是财富;科技就是力量)。

可以拔秧种田了。

一大早,父亲就早早的起床,没吃早饭,就去拔秧了。而我老规矩,一定要睡到7点多才肯起床。周一到周六上午,教书也挺累的,别人看看老师很轻松的,一天三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算下来也就三个光景时间。但隔行如隔山,谁知道我们老师要上好一节课,至少要花两节课时间去准备:查资料、备课、课前准备……;还要批改作业,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两个班就百来本作业,一字一句的批出来,那得多少时间呀;再加上孩子的天性是玩,要他们安静下来好好读书,这班主任和教师的工作量,那就更加大了。孩子是活的呀,不是石头或机器,放在那里不去管他,也行的,至少不会乱跑的,也不会打架的。但小孩子放在那里,你如不去管他,指不定会给你老师来个什么“惊喜”的幺蛾子出来,让你老师吃不了兜着走……。

等我吃过早饭,顺便带着早饭给父亲送到田头。父亲已经拔了好长一段秧苗了。毛估估有近百只“秧”了(把双手拔好洗净的秧苗用稻草捆成一捆,就算是一个“秧”)。

父亲接过我带来的早饭,就近在田沟里洗洗手,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开始大口大口吃起早饭来。看得出,他有点儿疲倦,但双眼炯炯有神的,精神状态可以的。

我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小心的走下田去,小心的走到挨着父亲拔秧的一个秧轮边上,然后翘起屁股,伸出手去抓秧。因为怕一把一把扯秧的会把秧苗扯断,所以一根一根的在拔(这个拔秧法,我们那里叫“牵牛拔秧法”,后来种“摆寄杂交稻”秧苗时,因为这个杂交稻的秧苗过大了,用双手是拔不起来了,所以都是用“牵牛拔秧法”拔秧的,这是后话。)

父亲一看,笑了,对我说:“屁股翘得半天高,用单手拔秧,一天你能拔几个秧啊?把身子蹲下去,用双手拔秧……”

我听话的蹲下身去,用双手拔秧,先用右手,再用左手,还是一根一根扯的……。但一不小心,这蹲着的身子一低,紧接着一凉,屁股浸到水里去了。吓得我赶紧站起来,扭头看看湿淋淋的屁股,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

父亲笑笑说:“不要怕浸湿了屁股,种田人的屁股那个不是湿哒哒的……。等你熟练了,慢慢的慢慢的,就不太会浸湿屁股了。还有你得学会用双手拔秧,双手同时进行的,不是一只手先来,然后换只手再来的,你把手掌贴着秧田上,用小指、无名指、中指把秧苗钩入掌心之中,然后五指一起发力,往胸前把秧苗扯过来,等满一手巴了,就把两只手手中的秧苗合并在一起,最后把秧苗在田沟里洗洗……,用稻草捆一下……来来来……我教你……”。

父亲快速的吃下了早饭,快步走到我身边,蹲下身去,开始示范起来。不一会儿,他就拔好了一个秧。我仔细的看着他的每个细节每个过程……。

“爸爸,既然秧还是丢在秧田的水中,您为什么还要用力的甩一下呢?”我看见父亲用力的甩了一下洗净根部的秧苗,用稻草捆绑之后,又抛回满是水的秧田里,疑惑的问道。

父亲想了想,说:“大概用力甩一下是为了把秧苗根部带着的泥土块甩掉,这样种的时候,更加容易分秧……”

我点点头,蹲下身去,依样画葫芦,开始了拔秧学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没多久,我就学会了拔秧。这个拔秧并不难的……。

撰文|陈宇

编辑|盛玉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