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后台有人留言说:腿后侧的柔韧性太难了。每看到一篇改善腿后侧柔韧性的文章都会收藏,每看到一篇可以改善腿后侧柔韧性的动作,都会跟着练,自己真的尽力了,可是腿后侧还是紧,原来前屈手到膝盖,现在还是在膝盖,严重挫败了积极性,简直想放弃了。 ![]() 经过沟通发现这位朋友为了增加腿后侧柔韧性,练得最多的是坐姿类前屈,偶尔还会增加一些站姿类前屈。比如坐立前屈、坐角式、站立前屈、加强侧伸展等等这一类动作。 的确这一类动作可以增加腿后侧柔韧,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让这些动作真正作用到你要练的腿后侧,如果你身体本来就很僵硬,那更难!也就是说你练这些动作等于在做无用功。 ![]()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明明是增加腿后侧柔韧性的动作,练了却又不能改善腿后侧的柔韧性呢? 因为前屈类动作最关键的一点是髋关节折叠,髋关节折叠越多,骨盆和大腿前侧的夹角越小,大腿后侧的拉伸越多。 但是很多初学者,尤其是髋关节僵硬的人,根本没有办法让髋关节折叠,所以根本不到腿后侧。我一直认为练习某一个动作没有效果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可能产生伤害。初学者没有办法控制住骨盆的稳定和折叠,而且就我遇到的实际情况是大家也很难坚持在凹背状态保持, 结果就是,你很努力,但总是腰椎代偿,腿后侧还得不到改善。 ![]() 那怎么办呢?以前和大家分享过,对初学者而言,拉伸腿后侧改善腿后侧柔韧性最好的动作是仰卧手抓大脚趾,没有之一。 为什么我这么说?其它站立或者坐立的前屈是大腿骨不动,由骨盆向大腿靠近完成折叠,初学者髋关节灵活度不够,又没有控制骨盆的能力,所以很容易让腰代偿。 而仰卧手抓大脚趾,躺在垫子上,骨盆有支撑很稳定,由大腿骨向腹部靠近,完成折叠,完美避免了腰椎代偿。 一起来看一下动作,仰卧手抓大脚趾,下图 ![]()
对于腿后侧特别紧,比如在站立前屈中手都摸不到膝盖的人,在这个体式中,腿伸直以后可能没有办法垂直地面,如果上方腿离地面很低,导致上方腿和腹部都非常累,根本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腿后侧的柔韧性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下方腿弯曲,脚踩地 对于腿后侧特别僵紧的人来说,这个动作多练练,当你躺下来,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能够垂直地面时,表示你的腿后侧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最后再补充一句,坐或站姿前屈这一类动作,不是不可以改善腿后侧的柔韧性,可以,但是如果你很僵硬,请先在凹背阶段保持,不要急着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