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仰卧手抓大脚趾是增加腿后侧柔韧性超好的动作,没有之一

 郝轩哥 2022-07-15 发布于四川

公众号后台有人留言说:腿后侧的柔韧性太难了。每看到一篇改善腿后侧柔韧性的文章都会收藏,每看到一篇可以改善腿后侧柔韧性的动作,都会跟着练,自己真的尽力了,可是腿后侧还是紧,原来前屈手到膝盖,现在还是在膝盖,严重挫败了积极性,简直想放弃了。

文章图片1

经过沟通发现这位朋友为了增加腿后侧柔韧性,练得最多的是坐姿类前屈,偶尔还会增加一些站姿类前屈。比如坐立前屈、坐角式、站立前屈、加强侧伸展等等这一类动作。

的确这一类动作可以增加腿后侧柔韧,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让这些动作真正作用到你要练的腿后侧,如果你身体本来就很僵硬,那更难!也就是说你练这些动作等于在做无用功。

文章图片2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明明是增加腿后侧柔韧性的动作,练了却又不能改善腿后侧的柔韧性呢?

因为前屈类动作最关键的一点是髋关节折叠,髋关节折叠越多,骨盆和大腿前侧的夹角越小,大腿后侧的拉伸越多。

但是很多初学者,尤其是髋关节僵硬的人,根本没有办法让髋关节折叠,所以根本不到腿后侧。我一直认为练习某一个动作没有效果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可能产生伤害。初学者没有办法控制住骨盆的稳定和折叠,而且就我遇到的实际情况是大家也很难坚持在凹背状态保持, 结果就是,你很努力,但总是腰椎代偿,腿后侧还得不到改善。

文章图片3

那怎么办呢?以前和大家分享过,对初学者而言,拉伸腿后侧改善腿后侧柔韧性最好的动作是仰卧手抓大脚趾,没有之一。

为什么我这么说?其它站立或者坐立的前屈是大腿骨不动,由骨盆向大腿靠近完成折叠,初学者髋关节灵活度不够,又没有控制骨盆的能力,所以很容易让腰代偿。

而仰卧手抓大脚趾,躺在垫子上,骨盆有支撑很稳定,由大腿骨向腹部靠近,完成折叠,完美避免了腰椎代偿。

一起来看一下动作,仰卧手抓大脚趾,下图

文章图片4
  • 仰卧在垫子上,双腿伸直,双脚分开与骨盆同宽,屈右膝,伸展带套在右脚掌上,双手抓住伸展带,伸直右腿,保持,

  • 每次吸气时,腿后侧延展,大脚趾球向远蹬送,臀部向下沉;每次呼气时,大腿前侧向后推让骨盆远离腋窝,通过大腿前侧向后推让脚掌向头顶的方向移动。

  • 保持30秒左右,换反侧。

对于腿后侧特别紧,比如在站立前屈中手都摸不到膝盖的人,在这个体式中,腿伸直以后可能没有办法垂直地面,如果上方腿离地面很低,导致上方腿和腹部都非常累,根本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腿后侧的柔韧性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下方腿弯曲,脚踩地

对于腿后侧特别僵紧的人来说,这个动作多练练,当你躺下来,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能够垂直地面时,表示你的腿后侧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文章图片5

最后再补充一句,坐或站姿前屈这一类动作,不是不可以改善腿后侧的柔韧性,可以,但是如果你很僵硬,请先在凹背阶段保持,不要急着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