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175·自称“五福”兼而有之的宰相:宋琪

 文石斋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175·自称“五福”兼而有之的宰相:宋琪

宋琪(917-996),字俶宝,幽州蓟(今天津市蓟州区)人。《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三》有传。

本传记,宋琪小时候就很好学,后晋高祖石敬瑭为了当皇帝,把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辽国),契丹每年都举行科举考试,后晋天福六年(941),宋琪考中进士,受任辽太宗长子寿安王耶律琮的“侍读”。后晋开运三年(946),幽州节度使赵延寿聘任宋琪为其属官“从事”,这年契丹入侵后晋,宋琪跟随赵延寿进入后晋都城开封。

赵延寿的儿子赵赞遥领河中节度使,后汉建国初年(947)改任晋昌军(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节度使,都任命宋琪为掌管文书的属官“记室参军”。

后周广顺年间(951-953),赵赞被免去节度使职务,宋琪改任观城县(治今河南清丰县南)令。后周世宗征伐南唐淮南地区,时任禁军右龙武军统军的赵赞受任为排阵使,赵赞又聘请宋琪随其出征。淮南平定,赵赞奉命镇守庐州(治今安徽合肥),给朝廷上表,任命宋琪为属官“观察判官”,所辖地方有冤狱,宋琪为之辨白,免除了了三个人的死罪,为此,朝廷特别加升宋琪为官阶从五品上的“朝散大夫”。

宋朝建立,赵赞先后在寿阳(今山西寿阳)、延安(今陕西延安)两地任节度使,都任命宋琪为从事。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朝廷召宋琪到朝堂,任命他为皇帝的侍从“左补阙”,实任开封府“推官”。当时宋太宗任开封府尹,开始的时候非常礼待宋琪,但宋琪与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相善,经常出入赵普、李崇矩门下,宋太宗很是厌恶,就请示宋太祖,任命宋琪为龙州(治龙城县,今广西柳城县南凤山镇南丹村)知州,让他离开了开封。

宋琪后由龙州改任阆州(治阆中县,今四川阆中)知州。开宝九年(976),改任护国军(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节度判官。

开宝九年,宋太祖去世,宋太宗继位,召宋琪回朝。其时宋太宗任开封府尹时的幕僚程羽、贾琰都因攀附宋太宗身居显要之职,排斥、压抑宋琪,使宋琪长时间不能升职,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才被任命为太子府属官“太子洗马”,而且宋太宗在召见他时,还责问、申斥了他,但宋琪对宋太宗只是“拜谢”,请求宋太宗允许自己悔过自新。其后,宋琪升任太常寺副长官“太常丞”,实任“大通监”(治交城县,今山西交城)长官“知大通监”。

太平兴国五年(970),宋太宗再次将宋琪召朝堂,准备提拔使用,但受到时任宰相卢多逊的阻遏,改任“都官郎中”,实任广州(治今广东广州)知州,就在即将出发的时候,宋太宗又念到宋琪是旧时幕僚,将他留在京城,任判三司“勾院”长官“判三司勾院”。七年(972),宋琪与三司长官三司使王仁赡在朝堂争辨事情,触怒宋太宗,被降职为兵部员外郎,不久改任开封府通判。宋朝有东南西北4京,京府设置通判,旧时从宋琪开始。

太平兴国八年正月,宋琪升任右谏议大夫,实任三司副长官“同判三司使”,三月,改任左谏议大夫,实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当年秋天,宋太宗准备让工部尚书李昉参预国政,因为宋琪先任职,就升宋琪为刑部尚书。十月,首相赵普出任武胜军(治邓州,今河南邓州)节度使,宋琪与李昉同任“平章事”即宰相。

宋琪在一年之内,由员外郎连续四次升迁,官至尚书、宰相。宋太宗对他说:“世道治乱,在于奖赏与功绩相当,责罚与罪错相当,如此,则无不治;如果把奖罚当做发泄喜怒的工具,则无不乱。卿等要谨慎处慎之啊!”

九年九月,宋太宗巡幸开封景龙门外,观看水磨,对侍臣说:“此水出于山源,清冷甘美,凡是近河之处的水都甘甜,不是余润之所及吗?”宋琪等人回答:“实由地脉潜通,才能这样,犹如人之善恶,是因为沾染习俗而成。”这年冬天,宋太宗在开封城郊举行祭天大典,礼毕,加升宋琪为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实任首相。

一天,宋太宗对宋琪等人说:“过去帝王多以崇高自处,面色严厉刚毅,身边人无人敢说真话,朕与卿等却是以礼相待,商量时事,是为了通上下之情,没有隔碍蒙蔽。卿等只要直道而行即可,不要有所顾避。”宋琪辞谢说:“臣等无能,供职相府,陛下委婉地温颜相待,使臣等尽展愚衷,敢不倾心竭力以顺应圣意。”

其时恰逢宋太宗下诏扩大宫城,宣徽使柴禹锡有一所宅院在规划范围内,柴禹锡向宋太宗上表,希望用官家建筑交换,宋太宗看了很不高兴。柴禹锡见宋太宗不高兴,又暗地交结宋琪,想通过宋琪禀报宋太宗,交换原宰相卢多逊的旧宅,宋太宗更加鄙视柴禹锡。而此前,宋太宗曾召见简州(治今四川简阳)军事推官王浣问话,宋太宗很欣赏王浣的英俊豪爽,当面提拔王浣为京朝官。第二天,宋琪却上奏,王浣是经学进士出身,且只担任了一任幕僚职务,按例应该任命为“七寺丞”,即太常寺等单位的副职。宋太宗:“我已经当面许诺王浣,任命他为太子府官员。”宋琪听后,坚决不服从,草拟了任命王浣为大理寺丞的“告牒”即任命书,呈送给宋太宗,宋太宗批示:“可右赞善大夫。”即任命王浣为右赞善大夫。宋琪勉强从命,宋太宗对宋琪更加不高兴。

而在此之前,宋太宗曾让宋琪娶大将马仁瑀的寡妻、原南平国主高继冲之女为妻,并且赐与他很丰厚的钱财。时任广南东路(治今广东广州)转运使王延范是高氏的亲戚,广州知州徐休复向宋太宗密奏,王延范图谋叛乱,且说王延范依附大臣。宋太宗就在宋琪与柴禹锡入宫进见的时候问二人王延范是怎样的人,宋琪不知徐休复向宋太宗密奏,极力申说王延范强明忠干,柴禹锡也在一旁符合宋琪。宋太宗听后,以为王延范确实与宋琪交结、联通,但又不想明说内情,就以宋琪一向喜好诙谐,没有大臣的风范,罢免了宋琪的首相,只任门下侍郎虚职;贬任柴禹锡为虚职“左骁卫大将军”。

宋琪罢相前几天,有奇异的鸟聚集在宋琪等待上朝时的休息室,人们驱赶却赶不走,等到宋琪罢相,人们以为是其先兆。

宋太宗端拱初年(988),上举行耕“籍田”仪式,因为宋琪曾任宰相,加升宋琪为吏部尚书。二年,准备征讨被辽国占据的幽蓟地区,下诏群臣各言边事。宋琪上疏,深入分析了幽蓟地区的地里民情,又因为本是“燕人”,对当地少数族的兵马、山川形势有深入了解,第二次给宋太宗上书,提出“十策”:一、契丹种族,二、料贼众寡,三、贼来布置,四、备边,五、命将,六、排阵讨伐,七、和蕃,八、馈运,九、收幽州,十、灭契丹。宋太宗看后,多予采纳。

淳化二年(991),宋太宗下诏百官轮番入宫,咨询治国之策,宋琪第一个入宫,建议修建用于布政、祭祀的礼制建筑“明堂”和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的学校“辟雍”。

五年(994),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侵犯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偏东、黄河斜贯西北境的宋朝灵武地区,宋太宗任命禁军侍卫司马军都指挥使李继隆为“河西兵马都部署”征讨李继迁,同时,今四川西部的叛民首领李顺攻劫州县,宋太宗任命宦官、昭宣使王继恩为“剑南西川招安使”,率军平叛。宋琪向宋太宗上书,以自己曾经身任延州节度判官、在西川任职数年的经历,建言攻伐事务。宋太宗看后,亲自秘密写了宋琪的奏书,传送李继隆,指示李继隆择善而行。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春天,宋太宗在大内“含光殿”举行盛大宴会,宋琪参加,宋太宗问宋琪年寿,宋琪回答:“七十有九。”宋太宗听后,慰抚宋琪很长时间。

二年春天,宋太宗升宋琪为“右仆射”,并特别指示有关部门,给宋琪月薪100贯,又因其衰老,特许宋琪五日一上朝。当年九月,宋琪患病,病中,令其子贻序执笔,口授《多幸老民叙》,大意为《洪范》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人所难全,自己却兼而有之,实在是天幸,又口述给宋太宗的“遗表”几百字后去世卒。

朝廷赠予宋琪“司空”荣誉职衔,谥号“惠安”。

本传最后记,宋琪一向具有文化、学识,很恢谐敏捷。在节度使府前后三十年,遍知人情,尤其精通为政之术,但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各级官员有所求请,经常当面批评,因之被人抱怨。

《宋史》传后之“论”说,宋琪最初被程羽、贾琰压抑,后又被卢多逊嫉妒,其后,一年之中从员外郎四次升迁,官至尚书,任宰相,由此而看,则守道蒙福者非幸致,而投荒窜死者非不幸。

而通过观鉴宋琪行迹,他不仅被程羽、贾琰压抑,被卢多逊嫉妒,早年还曾因为行走于宋太宗的政敌赵普之门,为宋太宗所厌恶,可能《宋史》撰者“为尊者讳”,没有写这一点,而宋琪,似乎并没有突出的才能和超人的政绩。宋琪之所以能达到职场最高点,或许真的象人们常说的,是“时也运也命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