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冻、冷藏、常温的预制菜,都如何挑选保存?

 4050szl 2022-07-15 发布于上海

今天,办公室一个常买预制菜的同事说她最近已经不买预制菜了,原因是每次买到的预制菜,保质期就剩一天,如果当天不吃就会坏掉,很不方便。

另外一个同事说,买到的预制菜,有时计划改变当时没吃,放进冰箱里,结果就忘记吃了,等过几天再想起来时已经过期。

看到这些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预制菜该如何挑选保存?

图片

如何挑选预制菜?

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关注标签标识,谨慎选择

预制菜在理论上并不会存在添加剂过多、质量堪忧等问题,但作为普通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还是需要擦亮双眼,要格外留意预制菜包装后的信息,包括生产企业、许可证及检验证书、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生产日期等,一定要选择口碑有保证的正规企业生产的预制菜产品。

另外,需注意食品套餐标明的菜品内容,包括主要食材、份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后续加工方式等信息,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食品套餐。油脂含量越高的预制菜,越要注意其新鲜度。

收货查验时要细心

线下提货时消费者要注意快递或外卖是否按照食品储运条件运输,是否出现因运输过程中达不到相关温度或者包装破损造成胀气、漏袋等影响食品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的问题。然后,要立即查看商品情况,查看菜品种类和份量是否和标注一致,菜品新鲜程度、质量有无问题等。

遇到存在食品质量问题或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采取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留存证据,并与商家协商解决,也可进行投诉举报。

营养平衡是关键

预制菜最大的短板是缺少蔬菜!相比于处理后的肉类鱼类,普通蔬菜无法做到长期保存保鲜,同时也经不住工业化制造中多次工序的“洗礼”,因此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基本存在多肉少菜的现象。

如果消费者只是一味地简单求快,只是按照包装说明进行简单烹制就作为一餐的全部,长此以往对个人饮食健康肯定是不利的。

在预制菜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搭配,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丰富自己的饮食,才是预制菜正确的用法。

消费者要尽量保证膳食多样化,比如你买了烤鱼的预制菜,烹制的时候可以加点青菜,吃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新鲜水果、全谷杂粮、奶制品、坚果等食物,做到种类多样化。

图片

如何保存预制菜?

首先,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及用餐人数,合理选择食品套餐,理性囤货,避免冲动消费造成浪费。

此外,消费者在收到购买的预制菜后,应当先查看食材包装背面的储存方法,并按照对应方式妥善保存,生熟分离避免交叉污染,分区冷冻(-18℃以下贮存)、冷藏(0-4℃贮存)、常温(避免高温环境)储存食品。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储存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主食材包

即肉/禽/河海鲜类荤菜,需要放进冰箱的冷冻柜来保存。

配菜包

即蔬菜类的辅材,辅材还分为“冻菜”和“鲜菜”,“冻菜”需冷冻保存“鲜菜”需冷藏保存。

调味酱包

需要放入冷藏柜保存。

分类存放,就能更妥当的保存食材。另外由于家用冰箱温度不稳定,储存冷冻类产品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个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