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七律》读书笔记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经典不是你读过没,而是读过几遍。——卡尔维诺

《教学七律》笔记

掌握了教学规律的人,可以将知识传递到灵魂深处,将永恒的真理雕刻于人的心版之上。

教师定律

教师必须熟知他要教的内容。

熟知:我们对它的认识达到了认识的顶点,我们可以如此清晰、如此深刻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各种广阔的应用,以至于这一真理的重要性、显赫地位或它的美好会打动我们、激励我们。

教师艺术中最核心的能力——只来自于对知识的清晰认识和熟悉程度。

灵魂被所教内容点燃的人洋溢着极富感染力的热情,他自己对于学科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的也激励了学生。真正的热情是可以感染人的。

当孩子们发现教师对所教课程表现出无知或没有准备的时候,他们也会本能地排斥他,正如士兵不愿意跟随一位没有能力的长官。

教师要带着新的眼光准备每一次课,在每一堂课中找到它与人们更为熟悉的真理之间的类比性和相似性。

清晰思维的最终证据和成果就是晰的讲述

真理殿堂不是杂乱事实的混乱存在。

和一个有洞见的朋友谈论你要上的这一课,因为碰撞经常会产生火花。

学习者定律

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在情感愉悦、全身心都参与的时候,最高级的注意力才会发生。

学生必须要思考。

一个新观点的力量有时候可以改变人一生的方向。

真正的问题意味着不确定性,要求学生去思考未知、未知的东西。

语言使用定律

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教师和学习者的共同语言

当教师说出新词或学生不熟悉的词汇使思想的电动链条断裂,当阴影出现在视野中时,学生就会停止思考,开始在黑暗中摸索。

如果教师的语言超出了这个范围,那么他所说的对孩子来说就好像鼓点一样毫无意义。

衡量语言交流能力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说话者从他的脑海中表达了什么,而在于听的人听懂了什么。

真正的教学中,思想是双向传递——既从教师向学生传递、也从学生向教师传递。

上课滔滔不绝的老师很少是好教师。

不必要的话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用短句和结构最简单的句子。重复时要更简略。

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自由讨论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有些教师更急于展示自己的学识,而不是向他人传授知识。

教师讲的话必须像玻璃一样清晰,像光一样明亮,像磨过的刀刃那样锋利。他们所表达出的真理就像是“银网子里的金苹果”那样吸引人,如同军号激励军队那样挖掘出人心底的东西。

课程定律

需要教导的真理必须通过已经知道的真理来学习。

已知的知识会解释与它最相关的未知领域,就像打开的手电筒驱散黑暗一样。

我们需要的不是书本要求的对于知识绝对的掌握,而是在孩子理解范围之内清晰准确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定律

激发和引导学习者的自发活动,学习者自己会学的部分,老师不再告诉他。

真正的教学不是给予知识,而是激励学生去获得知识。可以说,教得少的教师才教得好。

孩子的两大目标是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

真正的教师只是翻土播种,让谷物生长并且成熟的是土壤自身的力量。

对知识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是唤醒心智自愿发挥力量的两大兴趣之源。

不要用直接告知答案来代替真正的教学。

提问不仅仅是教学模式,而是教学本身。

当他开始认真提问时,他的智力教育才真正开始。当心灵完全觉醒时,真理就会自己发问。

只要认真思考十分钟,十年后这一事实很可能仍然记忆犹新。

苏醒过来的心智重获其与生俱来的权利,学校的学习者成为了终身的学生。

学习过程定律

学习者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生出要学的真理。

对知识的使用和应用,只有与自然和人生的各种运行机制发生联系时,学生才是完全、彻底地学习了课程内容。

彻底明白一件事强于对所有的事都一知半解。

复习定律

把第一次学习仅仅看作是搜索,这一次才是全力占有这片土地。

风景的各种特征是从不同的角度看见的。

智力就是一个艺术家,他起先只勾勒出轮廓和被分解的部分。多次回到每个部分之后,画作想要表达的概念才会从丰富的光影中表现出来,栩栩如生、完整完美的图画才会完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