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展REPO | 文艺复兴纸上绘画

 王怜花 2022-07-16 发布于北京


去年10月就拿到的票,刚得空去看。
邀请了同样曾耽在佛罗伦萨各美术馆、博物馆一周多的朋友S小姐,感觉也许大概说不定可以聊聊。

说是,“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展览,历史上首次将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中国当代艺术并置对话,发掘西方文艺复兴与中国之间跨越时空的重要关联。”

拉斐尔、提香、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有多大咖宣传多大。

我以为中国这边要祭上明朝那些大家了,粗略算算,唐伯虎恰巧卡在这时间段里;祝、文、周于是自不待言。

好感度真的拉满。

地点在东城区钱粮胡同木木艺术中心。
与S小姐汇合听到的第一句话,“之前那个坂本龙一沉浸式音乐展,也是在这里,好像也是他们策展的……”

突然就凉了半截,坂本龙一那个展,真的就非常之可以,但没必要。

我果然是大意了。
S小姐和我,艺术修养确实有待提升;
至于富二代搞艺术展,那也是真的不靠谱。
总体来看,形式大于内容的展。

展览分几大主题:叙事、人体、光影、自然界、动态和服饰;这么分类没问题,但是与之对应的画作,就大概类似:自行车、面包、计算机以及水手服——互相都不太有关系(也可能是我们眼拙没看出来)。

展览入口处的中意对比图做得真不错,1470至1580年间的时间轴和在此期间活跃的艺术家们非常直观。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边的展感觉根本没有用到这个时间图。

有几个印象挺深刻的作品,一个好像是乔凡尼画的鸟雀,虽然技术不同,隐约看到一股子宋徽宗工笔画的调调。

有拉斐尔的作品,但是很不拉斐尔。
在我刻板印象里的拉斐尔作品,一定是母性的、博爱的、主的光芒照耀大地的。

在拉斐尔笔下,人性与神性是分庭抗礼的;毋宁说,人性光辉是压倒过去的神性的,这也更符合文艺复兴和理性主义对“人”的拔高和推崇。

本次展览中看到的拉斐尔,并不是。。。
竟然有少许暗黑。

当年的艺术家们真的不容易啊,想画女性人体,文艺复兴初期找不到愿意担任模特的女性,于是找来个男模特。
四肢和躯干画完,修改一下脸和第二性征。
S小姐,“怪不得这个画里的人看上去别别扭扭。”

S小姐最近正在读傅雷先生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书里提及达芬奇,统统都是“莱昂纳多”。

S小姐说这个称呼挺有趣的。
就并不是提到莱昂纳多就一定对应华尔街之狼。
也可能是美第奇座上宾嘛。
美第奇家族真的牛啊,意大利艺术和文艺复兴永远绕不过的金主祖宗。看到一张未完成的画作,右上方有个大大的美第奇族徽(家纹)。S小姐幽幽吐槽,“不好看。”
我,“可能是没完成吧。上色后也许会不一样。”
S小姐,“不,我是单纯觉得美第奇的族徽丑。。。”

本次展览很多都是手稿,展厅灯光昏暗,不仔细看甚至看不到。。。
S小姐与我观展的时候正好赶上当天的官方导览和讲解。

在官方讲解下看展,还是能清楚不少的,对于一些比较出名的半成品,讲解员会提供IPAD展示成品。

如果没跟导览的话,专业搞美术的还行,素人真的是看得一头雾水。

就还是觉得策展方不够亲民和周到。
起码在重要的手稿旁给个成品,或者成品的二维码呢。

虽然看展体验一般,但是和S小姐在一起聊天和吐槽永远都是最快乐的。
我多想每天都生活在幸存者偏差的世界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