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本处方 柴胡12g、芍药10g、当归12g、茯苓12g、白术10g、炙草10g、生姜10g、薄荷6g、半夏10g、代赭石20g、竹茹10g、砂仁6g、伏龙肝30g。伏龙肝布包煎汤,以此煎液煎煮上药二次,分二次温服。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妊娠呃逆。 辨证要点:肝气犯胃型呃逆, 若兼胃脘胀满、手足不温、神疲食少者,加干姜10g、吴茱萸6g; 兼胃脘嘈杂,心烦躁扰,口苦口干者,加丹皮10g、栀子10g、黄连6g; 兼大便干结,加枳实10g、槟榔10g。 (柴胡) 2. 方义 妊娠呃逆的基本病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最常见的原因是胃寒和胃热。如过食生冷瓜果或过食辛辣香窜、煎炒烹炸等,都有可能引起寒邪蕴胃或热结胃腑。 妇女孕期有其特殊的生理改变,一者孕期需聚血以养胎,肝藏血的功能常显不足,易于发生肝失疏泄的病变;二者女子以肝为先天,原本即易发生肝失条达、情志失调,孕期肝藏血功能不足,则更易发生肝郁气滞、肝气强盛的病理变化。 而肝失条达,疏泄失职,肝气犯胃,胃气亦会逆上。所以妊娠呃逆最常见的证型即是肝气犯胃。 于氏治疗肝气犯胃型呃逆,立疏肝解郁、降气止呃之法,主用逍遥散加味。但对妊娠呃逆,又专用伏龙肝煎液煎煮,可谓匠心独具,临床确有显著疗效。伏龙肝温中止血,既能止呕止呃,又能治疗各种虚寒出血,特别是《本草纲目》指出:伏龙肝能“妊娠护胎”。 故本方既可治疗呃逆证候,又顾及到了妊娠的特殊情况,因人制宜,涩血安胎。全方共奏疏肝和胃、止呃安胎之功,所以妊娠呃逆用之有效。 (伏龙肝) 3. 典型病例 王某某,女,28岁。1996年3月11日初诊。患者自昨天起频频出现呃逆,不能自制,因有身孕四月,恐伤胎气,故今日一早即来诊所求治。 于氏诊之,两脉俱滑,稍有弦数,舌红、苔薄白。询问症状,自诉心烦躁扰,口苦口干,大便较硬。证属肝失疏泄,肝气犯胃,胃气逆上。治宜疏肝和胃、降逆止呃、理气安胎。 方用逍遥散加味:柴胡12g、芍药10g、当归12g、茯苓12g、白术10g、炙草10g、生姜10g、薄荷6g、半夏10g、代赭石20g、黄连6g、丹皮10g、栀子10g、枳实10g。伏龙肝30g布包煎汤,以此煎液煎煮上药二次,分二次温服。 3月18日复诊:上药服3剂,呃逆大减,心烦、口干也有减轻,又自服2剂,呃逆全止,至今未再复发,余证皆消,病告痊愈。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