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节日‖端午随想

 笔墨枕山河 2022-07-16 发布于江苏

▲识别二维码

边走边记

老了回忆

本期散文

衍洁

方块三角圆

01

那个遥远的清晨,草叶上的露珠还没有完全消散,日光刚刚照亮安静的房间。我和弟弟还在梦的边缘神游,妈妈已悄悄起床。朦胧中,感觉她在打开箱柜翻找东西,她怕吵醒我们,尽量不发出声音,但我已醒了,迷迷糊糊地看到她翻出一团线,一团五颜六色的线。妈妈坐在床头,在膝盖上仔细的搓那些线。

好奇心赶走我的睡意,我起来坐在妈妈旁边看她正做的工作,那些细线被妈妈搓成毛衣织针粗细的一股,各种颜色扭在一起煞是好看。搓好后,妈妈量了量我的手腕,剪断一截彩绳,把它松松的系在我的腕上,端详一番,满意的笑了。我晃动手腕,打量那颜色,心里美滋滋的!那是我的第一条手链,那一年我大概不到十岁,也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端午节。

时光倏忽过去四十年,那个温馨、宁静的早晨还时常闪回在我的记忆里。

之后的许多个端午节,对于彩绳的记忆有些模糊,更多的是关于粽子和鸡蛋。毕竟那时,“吃什么”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02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米泡好,经过浸泡的糯米白白胖胖、颗颗饱满,喜人地堆了满盆,还有两盆是泡好的粽叶和大枣。包粽子是爸爸的拿手好戏,他包的粽子大小适中、棱角分明,是形象立体的美粽。妈妈包的粽子没有爸爸那样精致,但她的速度飞快,一会儿就包好一盆。粽子包好后要放在一口大锅里煮好久,那时粽香便满屋飘散,是粽叶和糯米完美融合时散发的清香。

老家的端午节还要吃煮鸡蛋,把新鲜的鸡蛋洗干净,锅里倒入水,加入盐、酱油、花椒、大料、桂皮等,鸡蛋放到锅里煮到五、六分熟,用锅铲轻轻敲破蛋壳使其入味,快熟时关掉火,焖一会儿,五香鸡蛋便做好了,放的愈久味道愈浓。

端午节的早上,妈妈会采了还带着露水的艾草,捆扎好,系一束挂在门前,艾叶的香气不仅可以驱赶初夏的蚊虫,还可使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屋里屋外再挂上几个小葫芦,由此,节日的气氛便更加浓郁了。

那一整天里,香甜的粽子随时可以大块朵颐,佐以煨的咸香的鸡蛋,滋味丰美、回味无穷。吃饱了就到外面疯跑,玩的饿了再回来继续吃。那一天,吃饭是可以不按时的,功课也可疏忽、怠慢。所以,节日里小孩子是最快乐的,而我们的快乐也会感染大人,大家便都是喜气洋洋的。

回想过去的那些日子,每个节日都是认真对待的态度,不似现在,节日气氛越来越淡薄了。虽说生活要有仪式感,但快节奏的生活里,传统节日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很多时候都是草草了事。

03

成年后离开家,节日淹没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有时竟忘记了,偶尔买几个粽子吃吃,也不似当年的味道。至今仍不会包粽子,觉得那是一件技术活,很难。现在即使不是端午节也可以吃到粽子,超市里各种各样、馅料丰富,倒少了那份期待和盼望。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有时竟会想念那物资匮乏的年代,那时是多么单纯啊,单纯的只要满足口腹之欲便快乐无比了。

如今,我可以买来粽子和鸡蛋,更可以多做几个好菜。艾草只能免了,几乎寻觅不到。但可以坐在家里欣赏节目,在电视上看老家不曾有的舞狮子、赛龙舟,以及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可还是觉得有些敷衍,差一点意思。孩子对这些活动都没有兴趣,吃了饭,就捧起她的宝贝手机了。

现代孩子的欢喜和我们那时的快乐是迥然不同了!也许他们的快乐已不那么简单,跟食物的关系更不会密不可分,但也许这也是时代的进步吧?如果让他们回到过去去生活,我们是万分不会同意的。

我虽怀念过去的日子,但那也只能是宝贵的回忆,停留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正如唐代诗人殷尧藩《端午日》所写: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如今的传统节日都有法定假期了,应该是更重视才对啊。源于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不仅仅是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象征,理应让它传承延续。

在又一个朝阳升起的早晨,让我也来编一个彩绳,编进我的祝福,祝我们“端午安康”!

端午

笔墨枕山河

一个可以圆你作家之梦的公众号

【end】

审核丨笔墨枕山河工作组

编辑丨笔墨枕山河编辑组

图片丨来源网络(侵权删)


笔墨枕山河QQ交流群:924668541

咨询微信:zy28476064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