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之韵丨子君:新藕如玉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2-07-16 发布于山东




盛夏,草木忘情的季节,风吹醒了荷。

荷举着嫩黄的小莲蓬,清清新新的,绿意婆娑的荷塘里尽是唐诗宋词的影子。沉底的根茎如横行林间泥下的鞭笋,游走于深水淤泥中,寸寸见长,日益饱满。

新藕长成,温润如玉。

江南人家吃藕,最本味的吃法便是拿糖醋凉拌。

取前端嫩藕切薄片,放入添加了几滴白醋的凉开水中浸泡一会,可防藕片变色发黑,而后沥干水分加糖醋拌匀。

酸甜脆爽,入口、入心。

南宋诗人杨万里《小集食藕极嫩》:“比雪犹松在,无丝可得飘,轻拈愁欲碎,未嚼已先销”,再看明代于慎行:“冰丝欲断鲛人缕,琼液疑含阆苑霜”……读着这样的诗句,即便是身处炎炎苦夏,心底也能掀起缕缕清风。

莲藕有七孔和九孔之分,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七孔藕花开粉色,口感偏糯,适合煲煮;九孔藕花色洁白,口感脆嫩,更适合快炒。

祖母在世时常做“桂花糯米藕”和“珍珠藕丸”给全家人滋养脾胃。

桂花糯米藕,取七孔老藕中段洗净去皮,切下前端约五厘米部位,孔内塞入提前泡发好的糯米,边塞边轻轻磕打藕身,待糯米塞实后,将之前切下的藕段放回原来的位置插牙签固定。

砂锅内加水没过藕身炖至半熟时,放入几颗红枣和适量红糖,继续慢煨。

“咕嘟咕嘟”,汤汁渐渐浓稠,藕身红亮润泽,香气四溢。

此时一把金灿灿的桂花撒入,用汤勺舀起汤汁不断淋浇藕身。

出锅后放凉切开,红亮的藕孔内,糯米饱满晶莹,缕缕藕丝依然交缠相连。

入口刹那的甘甜软糯,舌尖的惊喜来得猝不及防。

莲藕与猪肉、糯米不期而遇的“珍珠藕丸”,简直就是佳偶天成。

取莲藕前端的脆嫩处切丁保持口感,加入少量猪肉末,在料酒、盐、蛋清等调料的掺和下,按顺时针不断地搅拌上劲,直至交融相拥,而后分捏成小球状沾满提前泡发好的糯米,每颗顶一小粒橙红的胡萝卜点缀其间,煞是美艳,入笼屉蒸上25分钟即可。

蒸好的藕丸,翠绿的葱花点缀下,糯米越发如珍珠般晶莹剔透。

这样的珍珠藕丸里,摇曳着荷花淀里芦苇的倒影,还有水生媳妇的笑脸。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味甘,无毒。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能清热除烦、凉血止血散淤;熟藕性温,能补心生血、滋养强壮、健脾胃。当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病中品尝了湖州雪藕,多年的老毛病居然得愈,于是大夸它“冷比雪霜甘比蜜”。

周作人的《藕与莲花》谈吃藕:“其一:乡下的切片生吃;其二:北京的配小菱角冰镇;其三:薄片糖醋拌;其四:煮藕粥藕脯……”

那就在夕阳西沉的荷塘边,围一桌藕菜吧。

凉拌藕片、珍珠藕丸、清炒藕带、莲藕粥、桂花糯米藕……

佐一樽青梅酒,一盏杨梅汁,或是一段热血羞赧的往事,看接天莲叶无穷碧,迎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夏天。

风过处,荷,在莲塘里摇曳;藕,在季节里生动。


【作者简介】

子君,一个喜欢烘焙和烹饪的文学爱好者。现为宁波市作协会员。

■作者:子君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