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回响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7-18 发布于山东

在课程中达成师生生命的共鸣

湖南省邵阳市三八亭小学   赵灵玲

初识诸向阳老师,在人潮挤挤的报告厅,在上千双激动渴望的眼睛中,我用那种崇敬的目光记下了诸老师的课,记下了诸老师的身影。没想到时隔十来年,我有机会近距离听诸老师上课,有机会面对面与他促膝交谈,激动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诸老师宽厚慈爱,儒雅稳健。言谈中彰显智慧,笑容里饱含仁爱。这位智者用自己独特的思考,将语文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卜算子 咏梅》是一堂极具特色的语文课,反复研读,其可圈可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思路清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诸老师抓住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中的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串起全科教学。小序的“提领而顿”,一悲一喜,两种基调;宋代当代,两代词人;古时今时,两种背景。在反复的比较与诵读中学生走进去,读出来;悟进去,再读出来。诸老师抓“衣领”抓“要点”,思路清晰,百毛皆顺。这种功力,应是在反复解读这两首词中“闪耀”出来的;应是在反反复复吟诵、读记间“浮显”出来的。

二、关注学生、关注学情,借学生提问推进教学。

灵活的教学方法,巧妙地点拨,激起学生内心的好奇、好胜、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的激情,诸老师用的不是“熊熊火把”,而是循序渐进的巧妙:一个名字,两张照片,几个问句,数首诗词。多种方式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激起千层浪,环环相扣,一浪高过一浪。教师心中有一个大大的“人”字,将学生装入心中,关注学生、学情,放手让学生提问。课堂里,教师颔首微笑,学生思维汹涌如潮;老师引领评议,学生眼睛与文字交流碰撞。博学睿智的诸老师,慧眼如剑,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同样是歌咏梅花,为什么陆游写的《卜算子 咏梅》感情是悲伤的,而毛泽东写的《卜算子 咏梅》感情是快乐的呢?”推进教学向更深处漫塑。放手,学生的思维舞动出空灵的美妙;收回,师者的内功呈显出博大又精深。放与收,凸显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彰显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重视。

三、建构课程,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梅花气质优雅、品行高尚,它独特的美吸引着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骚客。诸老师,将梅花精神与内涵,延伸拓展。从“课文”走向“课程”。教师钻研文本、细读文本、深入文本、扣击文本的力度与深度更深更强。学生感悟文本、吸收精髓、对话经典、提升语感的能力越积越深。一首首梅花诗词,撞击着学生的心房。梅的沁香、梅的精神、梅的韵味、梅的气质、梅的空灵、梅的坚毅……字字含金,句句入情。无需过多的话语,此时,孩子们已与梅花交相融合,在梅的世界里尽情涵泳,在优秀的传统文化里尽情遨游。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素养熏陶,浑然天成。语文,语文老师就应该是这样的博学多才,就应该是这样的涵养如海,就应该是这样的超然物外。一梅一世界,一诗一乾坤……

正如诸老师所说,课程研发,要点就在于教师强烈的课程意识,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对教育朴素的情感,对孩子们的喜欢和热爱。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和热情,我们才能看到这样扎实、灵动的课堂。我们才能闻到那浓郁扑鼻、黯然心动的梅香,感悟到教师、学生、诗词三位一体融入的精彩。

一缕梅香,一方课堂

四川省达州市逸夫实验小学   李杰伟

诸向阳老师执教的《梅花三弄》似梅,香而不浓郁,艳而不妖娆,能听到这样的课也是醉了。

听诸老师的课,有感于他的教学艺术,不仅仅是教案的设计,真的是做到了在课堂上延续师生的生命。那饱含激情的话语,那悦耳动听的声音,那从容亲切的姿态……不正像一树迎寒开放的梅花吗?真是赏不尽,学不尽,品不尽。诸老师的课堂教学是乐,清新典雅的梅竹之乐;诸老师的课堂教学是水,柔美婉约的西湖之水;诸老师的课堂教学是画,精致灵犀的工笔画。诸老师的课亲切率真,他的入情入境,他说话的一举一动,都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孩子,感染着每一位听课者。

在教学中,诸老师用自己的激情感染着学生的热情,以流畅的教学线索引导着学生,内容充实,读讲到位,品味深刻,拓展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浓厚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是高涨的,知识始终在动态中生成。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值得一提的是,诸老师在整堂课中对孩子始终如一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知识点的涉入,都是他及时抓住学生的生成,巧妙而不着痕迹。课和演讲并不华丽,却质朴而生动,让我们看到了教者的循循善诱,看到了孩子的灵动可塑,更让我们看到了不加雕饰却浑然天成的常态语文课!这样的一堂课,少了很多花样,少了很多装饰,不如平时的公开课那么浓墨重彩,但是课堂中却真真实实地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会不“沉醉”,语言文字怎会得不到熏陶?语文素养怎会不提高?

诸老师的课堂无疑是灵动而最具个人魅力的,他的课堂魅力来自于激情与智慧共舞,精神和思想齐飞。诸老师的课似梅,芳香四溢;诸老师的课若梅,清新脱俗。正是这一缕梅香让这一方课堂绵柔悠长。也只有诸老师自己才能真正理解为谁零落,又为谁开?

正所谓一梅一世界,一课一天地。何日君再来?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