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选集》65句经典名言 不服不行!精辟

 容立胜 2022-07-18 发布于广西

山东平邑县的一位孟姓晚清举人读了《论持久战》后,惊喜地说:“咱们中国又出圣人了,咱们不会亡国了。”

文章图片1

毛主席总能在全局中看到希望和起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的拥护我们。

文章图片2

讲领导权建立的途径,如何改编。

2、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要实现目标,先建造工具。

3、九一八事变以后的环境能够使国民党营垒分裂出这样一部分人,为什么今天的环境反倒不能造成国民党的分裂呢?

要赢,就必须让敌人内部发生分化,敌人内部一直是往分化方向走的。

4、这个大转移,使得旧区域变为游击区。在转移中,红军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们拿着整个局面中的这一方面来看,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时的部分的失败。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对的,因为这是事实。但是有人说(例如张国焘):中央红军失败了。这话对不对呢?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

站在全局中就能看到新起点和希望,毛主席的全局是独特的,这也是伟人唯一被称战略家的根本吧,这也是张国焘不如毛主席的地方。

文章图片3

张国焘

5、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占据我军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这样说才是恰当的,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

从消极中看到积极,并以积极为起点,以此为全局。

6、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弱军对强军,必须要统一战线。

7、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不是少少一点力量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

文章图片4

急性病是要不得的,不是耗尽了种子,而是要保留种子,像陆秀夫那种断灭种子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8、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

不平衡规定了持久性,凡事都是不平衡的,要有持久战的准备。

9、不到决战的时机,没有决战的力量,不能冒冒失失地去进行决战。

决战是为了赢,决战不是为了决战。

10、就不会拿自己的策略武器去射击当前的最中心目标,而把目标分散,以至主要的敌人没有打中,次要的敌人甚至同盟军身上却吃了我们的子弹。这个叫做不会择敌和浪费弹药。这样,就不能把敌人驱逐到狭小的孤立的阵地上去。

统一战线,必须把敌人陷入孤立,然后才能消灭之。

11、帝国主义命令它的走狗豪绅买办阶级,伸出千百只手来,首先把蒋介石拉去,然后又把汪精卫拉去,使革命陷于失败。

什么时候,也能伸出千百只手来,就厉害了。

12、假如我们能够从他们队伍中多拉一些人出来,那敌人的队伍就减少了,我们的队伍就扩大了。

消灭是一个手段,争取也是一个手段,自己的壮大,很多时候要靠吸收现成的力量。

13、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流血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

别人的教训当然要学习,但要结合自己的教训,不能教条主义

14、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意见没有看见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

战略家的根本。战略完善于战术,战术源于双方不平衡。

15、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

文章图片5

项羽

这种情况是战略差的表现,这是战略家要解决的问题。

16、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主要地是依据情况,照顾部队和兵团的组成问题,照顾两个战役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我方全部活动和敌方全部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

战略家工作的核心。

17、为什么要组织红军?因为要使用它去战胜敌人。

战胜敌人,要有工具,没有工具,战胜就是空的。

18、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文章图片6

渡江侦察记

采集信息,是一切动作的起点。

19、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文章图片7

乔布斯是使用也是学习的典范

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至理,不使用就是不学习。

20、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文章图片8

创新来源于干,干就是学习

干就是学习,至理,不干就是不学习。

21、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胜利。

22、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

有勇气,也要有变化。

23、红军的战略战术,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

敌我力量和气形势的对比,形成我方的战术战略,而战略又是以坚实的战术为根基的,没有支撑战略的战术,战略就是空的。

24、反对战役的持久战和战略的速决战,承认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的速决战。

25、反对击溃战,承认歼灭战。

歼灭战,是取胜之道。击溃战,就是那种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击溃战是战术差,战略差的表现。

26、反对孤立政策,承认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27、从发生到发展,从没有政权到夺取政权,从没有红军到创造红军,从没有革命根据地到创造革命根据地,总是要进攻的,是不能保守的,保守主义的倾向是应该反对的。

28、首先而且严重的问题,是如何保存力量,待机破敌。

真正的智慧,而不是陆秀夫那种成全自己的忠义。

29、退却的最后一个要求,是造成和发现敌人的过失。须知任何高明的敌军指挥员,在相当长时间中,要不发生一点过失,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

文章图片9

反败为胜的关键,也是之所以退却的目的。

30、战胜绝对优势敌人的进攻,依靠于在战略退却阶段中所造成的、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比较敌人开始进攻时起了变化的形势,而这种形势是由各种条件造成的。

文章图片10

先让一步,击其隙

退却,才能战胜强敌,通过退让造成形势逆转。

31、反攻开始问题,即所谓“初战”或“序战”问题。

32、第一个战斗的胜败给予极大的影响于全局,乃至一直影响到最后的一个战斗。

序战至关重要,养气之始,会传导到全局,是正反馈循环之始。

33、必须打胜。必须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否则宁可退让,持重待机。

文章图片11

军神,都是营造必胜之机,待敌之可胜。

34、因此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我挨次的一仗胜了,敌军全局将起如何变化,假若败了,又将起如何变化。虽结果不见得乃至决不会尽如所期,然而必须依据全局,仔细地切实地想明白。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要有全局在胸,必须建立全局,否则便是懒惰和不负责任。

35、若只顾反攻,不顾反攻胜利后,或万一失败后,下文如何做法,依然未尽得战略指导者的责任。

战略失责。

36、没有这种计算,束缚于眼前的利害,就是失败之道。

文章图片12

利害得失

要有全局的计算,才能不束缚于眼前的利害,才能是战略家。

37、尽管往后变化难测,愈远看愈渺茫,然而大体的计算是可能的,估计前途的远景是必要的。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导方针,对于政治是不利的,对于战争也是不利的。走一步应该看那一步的具体变化,据此以修改或者发展自己战略战役计划,不这样做,就会弄出冒险直冲的错误。然而贯通全战略阶段乃至几个战略阶段的、大体上想通了的、一个长时期的方针,是决不可少的。不这样做,就会弄出迟疑坐困的错误,实际上适合了敌人的战略要求,陷自己于被动地位。

文章图片13

贯穿

对全局的计算,要有,即使不准确,再把不准确修成大体准确。

38、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应付主义。

以多胜少是关键,所以分散后的集中兵力是关键。

39、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的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这种地位,下文就是失败。

文章图片14

猎物

主动就是独立自主的使用自己的力量,主动就是要有自己的猎物。

40、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这里最重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

41、反攻是我军强迫它放弃主动权,同时给以被动地位的努力。

42、过去是敌进我退,现在是企图达到我进敌退之目的。

43、将敌军对我军的一个大“围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的许多各别的小围剿。

文章图片15

形成 包围网

这是以弱攻强的必要条件。

44、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的一着。

没有集中兵力,就没有胜利,但是集中兵力是最终步的。

45、“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是战略的说法,是对整个战争整个敌我对比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实是如此。不是对战役和战术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决不应如此。

文章图片16

以卵击石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是战略的说法,不是战术的说法。在战术上实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那是以卵击石,取死之道。

46、无论在反攻或进攻,我们总是集结大力打敌一部。

47、因为没有缴获或缴获不超过消耗,在我们看来是很少意义的。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48、对于强敌,或关系紧要的战场作战,应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临之。

49、兵力的对比仍适用以优势对劣势,以多胜少的原则。

50、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我们向战场上作战的各个局部的敌人这样说。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敌人一般地都摸熟我们的脾气了。然而敌人不能取消我们的胜利,也不能避免他们的损失,因为何时何地我们这样做,他们不晓得。这一点我们是保守秘密的。红军的作战一般是奇袭。

51、计划改变的频繁,是我们家常便饭的事情。

计划改变是频繁的,但首要是要有计划,这可谓是准备的50%。

52、只有在现在的流动生活中努力,才能争取将来的比较地不流动,才能争取最后的稳定。

53、反对流动的同志们要装作一个大国家的统治者来办事,结果得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大流动——两万五千华里的长征。

54、游击性在将来一定是可羞的和必须抛弃的东西,但在今天却是宝贵的和必须坚持的东西。

55、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56、天下也没有只承认打不承认走的军事家,不过不如我们走得这么厉害罢了。

57、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我们的一切战略战役方针都是建立在“打”的一个基本点上。

走不是单纯走,那是逃跑。走是为了打,那才是走。逃跑任何时候都是要不得的,是最大损失的。

58、“拼消耗”的主张,对于中国红军来说是不适时宜的。“比宝”不是龙王向龙王比,而是乞丐向龙王比。

59、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于敌方的红军,基本的方针是歼灭战。

歼灭战,才能越打越强,敌人才能越来越弱。

60、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

61、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62、击溃有意义,乃至让敌逃去有意义,只是对于全战斗或全战役中我军主力对确定之敌举行歼灭性的作战而说的,否则便没有什么意义。

63、伦敦和汉阳的兵工厂,我们是权利的,并且经过敌人的运输队送来。这是真理,并不是笑话。

文章图片17

汉阳兵工厂

这个权利,是源自歼灭战。

64、向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同时又向尾巴主义作斗争。

尾巴主义是指放弃领导权。关门主义也是放弃领导权。冒险主义是不做准备。

65、共产党有本领把革命逐步地推向前进,但没有本领把全国的坏事在一个早晨去掉干净。

不要看到啥坏事都消极,如果是你,你有什么办法搞掉吗?

毛主席 为中华民族 提供了大量的复制子(迷因单元),这些复制子,将会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提供潜力和优势。

迷因类似作为遗传因子的基因,为文化的遗传因子,也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举例而言,某个人类大脑中的观念(迷因),经由模仿或是学习复制到不同人的大脑中。而经过复制的观念并不会与原来观念完全相同,因此产生变异。这些相似但是有所不同的观念,则在散布时互相竞争,因此出现类似天择的现象。

迷因是真正的复制子,拥有酿成新的达尔文演化过程的三个性质:复制、变异、天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