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玉器线条总述之九-游丝毛雕

 天宇楼33 2022-07-18 发布于四川

     汉代“游丝毛雕”的描述,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卷14《燕闲清赏笺·论古玉器》:“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游丝毛雕”并不是神乎其神不可理解的技艺,也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限定下的工具加工出来的工艺,是从春秋开始纯砣具加工延续下来的工艺,只是因为文化背景对玉纹饰的需求出现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工具材质的变化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所以,在鉴定这种纹饰的玉器时仍然需要从基础的工艺去切入鉴定。同时,推荐关于汉代玉器和游丝毛雕比较好的工具书《陕西出土汉代玉器》,书中汉代玉器高清图可以使我们清晰的看到汉代的线条是如何加工的,看似断续的痕迹是如何形成的,高倍的放大镜下的微距图里体现出了哪些老砣具的特征。

      游丝毛雕是后人对汉代玉器里细若游丝、若隐若现的阴线的一种称谓,并不能作为汉代玉器鉴定的一个标准来使用。游丝毛雕,是一个现象,一个视觉效果,不是鉴定的标准,这个要分清。通过我们聊春秋的线条,祭坑的线条,我们会清晰的知道一个事情,高古玉加工工具在汉代变锋利了。战国中后期以来,铁器大量运用,铁质砣具也会大量运用在玉器加工上。通过荆州楚王陵这本书里大量的馆藏微距信息,我们还可以知道一件事,就是战国的线条在砣具加工后会进行修磨。这个加工方式在汉代也延续下来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一件玉器的纹饰上,不同的角度会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们用河北考古所的这件定州出土的玉龙佩去看这件东西的加工工艺。这种断续接续,痕迹中间不是太连贯,甚至存在很多细微毛刺细若游丝的线条,就是行里人所谓的游丝毛雕。这种痕迹也曾经有很多人说是尖锐物体刻画的,因为看着比较乱,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去看馆藏的工艺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就是砣痕,单独的砣痕是什么样子,在张家坡西周玉器里有一章进行了论述,不过它用的是明清的砣痕样子,高古虽然和明清略有差别,不过痕迹大致是差不多的,这个单独的砣痕是两头尖锐,中间略鼓,呈梭形的状态。同时还需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砣具是半机械装置,他加工的痕迹会呈现规律性,手工不会,因为手拿工具去刻画玉器,很难呈现高度一致的规律性痕迹。这个也要知道。

图片

      带着砣具是半机械装置,痕迹呈规律性和汉代工具锋利的两个常识去观察这件玉器,我们就会发现一是这件玉器的痕迹异常的锋利,锋利才能高效,接续起来就会大刀阔斧,随心所欲,二是痕迹呈现规律性的接续状态,这是砣具加工的明显特征。

图片

      当所有的线都出现这个特征的时候,我们就了解了这件玉器的基本加工工具并没有超出高古玉纹饰工具加工的特点范畴。重点是理解这个断续的痕迹特点,从春秋到汉,东汉是高古玉的末期了,无论是历史更迭的原因,还是文化礼制对玉器需求的原因,在馆藏玉器里就出现了东汉玉器线条接续随意的现象。

图片

      游丝毛雕的痕迹,大多体现在汉代—东汉的玉器装饰线上,无论是密集的细阴线,还是长长的轮廓线,在这个时期的玉器上都体现了一种有别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线条加工工艺,而这种加工工艺的特点既有高古玉线条的核心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现代高倍放大镜下,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工具加工的工序和工具留下的痕迹。汉代的玉器因其工具的锋利,加工时容易形成痕迹,不再像春秋战国早期时候一样需要反复的慢速碾磨,所以工具的锋利就带来了工序的减少,工序的减少其实就是下砣次数的减少,就形成了大多数线条之间砣砣相续不再是砣痕中部相接,而是首尾相接,也就是形成了我们视觉上的细若游丝。

结合祭坑玉器的鉴定鉴定技巧,再了解汉代玉器加工的工具,我们便可以从几个方面去鉴定这个年份的玉器:

     一是砣具加工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一件玉器上的线条加工出来,线条大致是类似的,不会出现宽窄不一,砣痕长短不一的状态。

    二是线条因为砣具的锋利,线条的沟边基本上都会比较挺拔,不会出现线条边缘因为电动工具似的加工工具形成的沟边大量磨损而形成的塌边。

     三是线条如果经过修磨后,砣具接续的变化即便表面看不到清晰的高度统一的接续痕迹,也会在沟边和沟底体现。

四是线条沟底的颗粒感会非常强,用杨建芳先生的话是“凸脊”多,更不会出现沟底砣痕原地转向的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