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内10——胁痛、黄疸、积聚

 壹亩莳 2022-07-1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轮考点 每日推送

青竹

图片
图片
图片

考点

图片

胁痛

图片

1、概念

【胁痛】:指由于肝络失和所致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2、历史沿革

a.最早见于《内经》。

b.《诸病源候论》→指出胁痛与“肝、胆、肾”有关。

c.《济生方》→指出胁痛主要病因→情志不遂。

d.《景岳全书》→分外感/内伤。

e.《证治汇补》→对胁痛病因和治疗做全面描述。

3、病因病机

⑴.【病因】→

①情志不遂:情志所伤,暴怒伤肝,抑郁忧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肝郁胁痛。

②跌扑损伤:

a.跌扑损伤,强力负重→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胁痛。

b.跌扑闪挫→恶血不化→瘀血阻滞胁络→不通则痛→胁痛。

③饮食所伤: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胁痛。

④外感湿热:湿热之邪外袭→郁结少阳→枢机不利→肝胆经气失于疏泄→胁痛。

⑤劳欲久病:久病耗伤,劳欲过度→精血亏虚→血不养肝→肝阴不足→脉络失养→拘急而痛。

⑵.【病机】→肝络失和。

⑶.【病位】→肝、胆,脾、胃、肾[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

⑷.【病理因素】→湿热、气滞、血瘀、阴虚。

4、治疗原则

总则:“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疏肝和络止痛。

a.实证→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

b.虚证→补中寓通→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5、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①辨在气在血;②辨属虚属实。

2.证治分类

图片

【注】
*[2011.64]胁痛辨证要点:隐痛绵绵者多属阴虚,胀痛无定处者多属气郁,刺痛有定处者多属血瘀。

*[2013.162]胁痛的治法有:祛瘀通络、清热利湿、养阴柔肝。

a.柴胡疏肝散:胸痹[气滞心胸];胃痛[肝气犯胃];腹痛[肝郁气滞];胁痛[肝郁气滞];黄疸[消退后—肝脾不调/归芍六君子汤];积证[气滞血阻+失笑散];鼓胀[气滞湿阻+胃苓汤];郁证[肝气郁结];阳痿[肝郁气滞]。

b.龙胆泻肝汤:不寐[肝火扰心];痫证[休止期-肝火痰热+涤痰汤];胁痛[肝胆湿热];耳鸣耳聋[肝胆火盛];阳萎[湿热下注];血证[鼻衄—肝火上炎];吐血[肝火犯胃];自汗盗汗[邪热郁蒸];癌病[湿热郁毒+五味消毒饮]。

c.血府逐瘀汤:胸痹[心血瘀阻];胁痛[瘀血阻络/复元活血汤];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肥胖[气郁血瘀];癌病 [瘀毒内阻/膈下逐瘀汤]。

6、临证备要

治疗胁痛宜疏肝柔肝并举,以防辛燥劫阴之弊。

图片
图片

黄疸

图片

1、概念

【黄疸】:指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病后,导致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2、历史沿革

a.《金匮要略》→分“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创“茵陈蒿汤”。

b.《圣济总录》→分九疸、三十六黄;提出“阴黄”。

c.《医学心悟》→创“茵陈术附汤”。

3、病因病机

⑴.【病因】→

①外感湿热疫毒: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湿热偏盛→由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发为黄疸。

【注】

*湿热夹时疫毒伤人,则病势尤为暴急,具有传染性,表现热毒炽盛,内及营血的危重现象,称为急黄。

②内伤饮食、劳倦:

a.过食酒热肥甘或饮食不洁:长期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污染不洁→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发为黄疸。

b.饥食饥饱,生冷或劳倦病后伤脾:长期饥饱失常,或恣食生冷,或劳倦太过,或病后脾阳受损→脾虚寒湿内生→困遏中焦→壅塞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发为黄疸。

③病后续发:胁痛、积聚或其他疾病之后→瘀血阻滞,湿热残留→日久损肝伤脾→湿遏瘀阻→胆汁泛溢肌肤→发为黄疸。

(2).【病位】→脾、胃、肝、胆。

(3).【黄疸形成关键】→湿。

(4).【病理因素】→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

【注】

*导致黄疸病阳黄证转化为阴黄证的因素有:①久嗜生冷;②过服苦寒之药。[2010.171]

4、病证鉴别

①急黄&胆黄&瘟黄

图片

②虚证黄疸&萎黄病

图片

5、治疗原则

图片

①《金匮要略》“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②阳黄→清热利湿为主,通利二便是驱逐体内湿邪的主要途径。

③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者→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④阴黄→脾虚湿滞者→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⑤黄疸中末期→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以防黄疸转生积聚、鼓胀,而先安未受邪之地。

6、转归预后

①阳黄证,身体强壮,又能获得正确的治疗,黄疸能在短期消退。

②素体虚弱、失治误治者,则易转为阴黄。

③阳黄湿重于热者,消退较缓,应防其迁延转为阴黄。

④急黄为阳黄重症,常可危及生命,若年高体弱者患此,每致邪毒内陷心营而难以再现生机。

⑤阴黄证倘若湿浊瘀阻肝胆脉络,黄疸可能数月或经年不退,易转成积聚、鼓胀。

7、辨证论治

①阳黄证,身体强壮,又能获得正确的治疗,黄疸能在短期消退。

②素体虚弱、失治误治者,则易转为阴黄。

③阳黄湿重于热者,消退较缓,应防其迁延转为阴黄。

④急黄为阳黄重症,常可危及生命,若年高体弱者患此,每致邪毒内陷心营而难以再现生机。

⑤阴黄证倘若湿浊瘀阻肝胆脉络,黄疸可能数月或经年不退,易转成积聚、鼓胀。

图片

【注】

*[2013.67]黄疸伴气虚治法:补气养血,健脾退黄。

8、临证备要

①黄疸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临证时,辨别其属阴属阳外,尚应进行有关理化检查,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②必须注意病程的阶段性与病证的动态变化。及时掌握阴黄与阳黄之间的转化,以作相应处理。切不可不顾病情变化,墨守成规,贻误病情。

③吴又可谓“退黄以大黄为专攻”。实践证明,茵陈与大黄协同使用,退黄效果更好。

图片
图片

积聚

图片

1、概念

【积聚】:由于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及其他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积】: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在血分,为脏病。[2009.171]

【聚】: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在气分,为腑病。

2、历史沿革

a.《内经》→首先提出积聚病名。

b.《难经》→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c.《金匮要略》→“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创“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

d.《医宗必读》关于积聚分期论治:

*提出了积聚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的治疗原则。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
*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
*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3、病因病机

⑴.【病因】→

①情志失调: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脏腑失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积聚。

②饮食所伤:

a.酒食不节/饥饱失宜/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生冷→脾胃受损→运化失健→湿浊凝聚成痰。

b.食滞、虫积与痰气交阻→气机壅结→聚证→病久入络→痰气与气血相搏→积块→积证。

③外邪侵袭:寒,湿,热等多种外邪及外邪侵袭人体,稽留不去→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积聚。

④他病续发:黄疸、胁痛、久疟、久泻等病后。

⑵.【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⑶.【病位】→肝、脾。

4、病证鉴别

①痛感;②有无固定部位;③结块是否固定不移。[2012.67]

5、治疗原则

①聚证→病在气分→重在调气→疏肝理气、行气消聚。

②积证→病在血分→重在活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积证初期属实→消散。

*积证中期邪实正虚→攻补兼施。

*积证后期正虚为主→扶正消积。

【经典】

*《医宗必读·积聚》:“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袭,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6、转归预后

①聚证病程较短,一般预后良好。少数聚证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日久血瘀成积者,治疗大多比较困难。

②积证初期,正气未伤,病邪尚浅,预后一般尚好。但腹内积块渐大,疼痛日益加重,形体逐渐消瘦,治疗多难奏效。如病势进一步发展,还可出现严重变证,如内伤发热、出血、黄疸、鼓胀、水肿等,均为病情重笃,预后不良之象,当积极救治。

7、临证备要

1.辨证要点:

①辨积与聚→聚证病在气分,多属于腑,病机以气机逆乱为主,腹内结块望之有形,但按之无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较易治疗;积证则病在血分,多属于脏,病机以痰凝血瘀为主,腹内结块望之可无形,但触之有积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较难治疗。

②辨虚实→聚证多实。积证初起,正气未虚,以邪实为主;中期,积块增大,正气渐伤,邪实正虚;后期,日久瘀结不去,正气大伤,则以正虚为主。

③辨部位→右胁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者,病在肝;左胁腹积块,伴见患处胀痛、疲乏无力、出血者,病在肝脾;胃脘部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者,病在胃;腹部积块伴便秘或腹泻、消瘦乏力或便下脓血者,病在肠。

④辨标本缓急→病程中,常可出现一些危重急症,如吐血、便血、剧烈呕吐、黄疸等。这些证候属于标,应按急则治其标或标本兼顾的原则及时处理。

2.证治分类

图片

【注】

*柴胡疏肝散:胸痹[气滞心胸];胃痛[肝气犯胃];腹痛[肝郁气滞];胁痛[肝郁气滞];黄疸[消退后—肝脾不调/归芍六君子汤];积证[气滞血阻+失笑散];鼓胀[气滞湿阻+胃苓汤];郁证[肝气郁结];阳痿[肝郁气滞]。

8、临证备要

① 积按初、中、末三个阶段,分为三个证型,但在临床中,兼郁热、湿热者尤为多见。而正气亏虚者,临床应根据邪气兼夹与阴阳气血亏虚的差异,调整治法方药。

②积聚除按气血虚实辨证外,还要根据结块部位、所属脏腑综合考虑,结合现代手法明确积聚性质,对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③积聚治疗上始终要注意顾护正气,攻伐药物不可过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图片

青竹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题集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1、2012N 64A 患者外伤后胁肋疼痛难忍,痛处固定而拒按,脉弦。治宜选用

A

血府逐瘀汤

B

膈下逐瘀汤

C

鳖甲煎丸

D

复元活血汤

图片

真题解析

【答案解析】D

患者以“胁肋疼痛”为主症,故可辨病为胁痛;根据其为外伤后出现疼痛,且伴有“疼痛难忍,痛处固定而拒按,脉弦”可辨证为因外伤所致的瘀血阻络证;故治疗时应选用具有祛瘀通络,消肿止痛功效的复元活血汤(D对)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因气滞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胁刺痛,日久不愈者(A错)。,膈下逐瘀汤适用于瘀血阻滞膈下证(B错)。鳖甲煎丸重在软坚消癥,兼有祛湿化痰之功,主治疟母及寒热痰湿与气血相搏所形成的癥瘕(C)

2、2010N 64A 患者突然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候是

A

湿热并重黄疸

A

热毒炽盛(急黄)

A

湿重于热黄疸

C

热重于湿黄疸

图片

真题解析

【答案解析】D

患者以“目黄身黄”为主症,辨为“黄疸';据'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辨为“热重于湿证”,其机理为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滥,故辨为“热重于湿证”(D对)。热毒炽盛证,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兼见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等(B错)“湿重于热黄疸”主要表现为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兼见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等湿热中阻的表现(C错)  

图片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