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列哪项不是时行感冒的特征?(单选) A.传染性强 B.证候相似 C.集中发病 D.老幼易感 E.流行性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时行感冒起病急,具有传染性,证候相似,集中发病的特点;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退热之后肺系症状开始明显。时行感冒可见于任何年龄。 02 中医内科学在宋代被称之为?(单选) A.疡医 B.食医 C.小方脉 D.大方脉 E.带下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疡医之名出自《周礼》,相当于外科医生。食医是周朝医官名,相当于营养师。小方脉之称起源于宋朝,是小儿科的别称。带下医最早见于《史记》,指妇科医生。而大方脉出自宋朝十三科之一,为内科的别称。 03 患者,男,43岁。咳嗽气促,咳痰量多,痰质黏稠而黄,咯吐不爽,胸胁胀满,面赤身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选?(单选) A.止嗽散 B.桑菊饮 C.二陈汤 D.清金化痰汤 E.加减泻白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外邪入里化热,炼液为痰,素体热盛,或食积内热,痰热相结,阻于气道,肺失清肃,故咳嗽气促,咳痰量多,痰质黏稠而黄,咯吐不爽,胸胁胀满,面赤身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故诊断为咳嗽之痰热郁肺证,治以清肺化痰,方选清金化痰汤。止嗽散,用于风寒咳嗽;桑菊饮,用于风热咳嗽;二陈汤,用于痰湿咳嗽;加减泻白散,用于肺热咳嗽。 ✓ 拓睿教育 一、感冒 歌诀:感冒外感寒热暑,体虚气虚阴阳虚。 外感: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轻证)或荆防败毒散(夹湿)羌活胜湿汤(表湿较重)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鸡苏散(疏风解暑) 体虚: (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 (5)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阳虚感冒证——助阳解表——再造散、麻黄细辛附子汤 分型口诀: 外感:感冒寒热暑湿齐,荆银葱豉新薷依。 内伤:气虚参苏玉风施,阴虚葳蕤最相宜。阳虚感冒再造用,麻辛附子治阳虚。 二、咳嗽 歌诀:外感风寒风热燥;内伤痰湿热肝火,内伤虚证肺阴亏。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温燥)杏苏散(凉燥)【清燥救肺汤(温燥重症)】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六君子丸合杏苏二陈丸(病情平稳后) (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中成药百合固金丸 分型口诀: 外感:咳嗽肺病气逆上,寒热三止与桑菊,凉温杏苏桑杏汤。 内伤:痰湿二平三子合,症稳六君杏苏陈;痰热郁肺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散,肺亏沙参麦冬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