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帆视点】高朝先:南散曲创作规范与灵活性

 杏坛归客 2022-07-19 发布于山东
Image

Image


【云帆视点】

南散曲创作规范与灵活性

作者:高朝先


Image

作者简介

高朝先,赣鄱散人,古稀老者,惯以诗词创作为乐,以理论研究为趣。偶遇兴致所赐,间或亦以散文、故事、寓言之类逗乐时光。
Image

高朝先:南散曲创作规范与灵活性

因为南曲特有的艺术特征和长期以来鲜为人知,人们总认为南曲比北曲复杂,较少或不敢涉足南散曲创作。其实复杂与简单都是相对的,简单有简单的规范,复杂有复杂的灵活。说南曲“复杂”,是因为南戏比北杂剧“变化更多”,实际是南曲的艺术性所在。为了帮助南曲爱好者解除心理顾虑,解决一些创作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南散曲创作规范及其可灵活性作一些基础性介绍。

一、关于南散曲的创作规范

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就是规矩,学艺术是要讲规矩的。根据南曲特征,从南散曲创作需要出发,归纳其规范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

体制就是形式,不明确体制,创作则无从下手。南散曲体制主要有:

独曲:指以一个曲牌成篇的独立曲体。南曲独曲与北曲小令类似,却又有区别。说类似,它们都是“独立成篇”;说区别,南曲独曲不是如北曲小令那样简单的“调短字少”,而是南戏唱段所旨必有的一种完整独立格局。从字数说,南曲独曲不一定完全“调短字少”,如【渡江云】一格就达二百二十四字。

集曲:又称“犯调”、“犯曲”,指取同一宫调中两个以上曲牌的部分曲句组合成一曲,并另立新曲名。集曲属独曲范畴,是南曲特有的一种体制。所谓“犯”,不指“侵犯”、“违犯”,而是“借用”或“采集”。所谓“犯调”,一指乐理上调高和调式的运用,二指文学意义上的“犯它词句法”,即不同曲牌在文体上的借用和采集。犯调方式有多种,如直接截取式、前后翻覆式、折腰式、缠达式和整曲式等,但无论哪种方式相犯,一个重要原则是“声情”相同或相近。也就是说,凡犯调相犯曲牌乐理的喜怒哀乐性质必须一致,包括必要的“宫”与“宫”相犯,至少要做到声情相近。犯调格式有严格规定,并有“定式”,包括“另立新曲名”,都不可自以为是。凡南曲曲谱一般都于宫调后附有犯调定式或范例。

带过曲:指以二支或二支以上(最多不超过四支)在音律上能够互相衔接的曲调(曲牌)完整地组接起来,成为一支新的曲调,因其常用一“带”字串连,故称“带过曲”。带过曲的串连字除“带”外,还可用“带过”、“过”、“兼”、“后连”等,串连起来的曲牌名即为这支新曲调的曲调名。如【十二月带过尧民歌】、【山坡羊过青哥儿】等。也有用别种方式命名的,如【水仙子带折桂令】又名【湘妃游月宫】,因为【水仙子】又名【湘妃怨】,【折桂令】又名【蟾宫曲】,蟾宫即月宫。无论北曲、南曲,带过曲都是介于小令与套曲之间的一种变体,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小令,不能称独立曲体。因为音乐旋律与声情的关系,带过曲的组合也有一定“定式”,而且谁在前,谁在后,都有一定规定,不是想“带”什么就“带”什么。南曲如此,北曲也如此。

散套:又称套数、套曲,剧曲称剧套,南北曲皆有套数,而且有南北曲合套。散套的规矩南北曲基本相同:一是所用曲调必须在同一宫调,而且搭配顺序有一定规定和一定“定式”,其中首曲尤为讲究,历来都有惯用定例。首曲须标宫调名和曲牌名,其余曲调只标曲牌名;二是所用曲调支数无一定限制,通常三至五支,多者可达三十余支。一篇套数中用相同曲调时,后曲称前曲的【前腔】(北曲称“么篇”);后曲首句与前曲首句有别称【换头】,凡“换头”都有曲牌规定,不是想“换头”就“换头”;三是结尾一般要用“尾声”或“煞调”收结,特殊情况也可不用“尾”;四是一首散套无论用多少支曲调,都必须用相同韵部押韵,中途不得换韵。南散套一般可不用“引子”。

曲组:曲组是南曲的一种独特曲体形式。所谓“曲组”,指组合若干支单曲而成一完整篇章的联曲体。曲组形式由“引子、过曲、尾声”三部分组成,称“三步体”。

“引子”指“开场曲”,即开篇的第一支曲子。引子有引子的特定曲牌,各宫调有各宫调不同的引子,一曲组通常用一支(最多二支)引曲。

“过曲”因在引子与尾声之间而称“过”。过曲是曲组的中心和主体,可由数量不等的若干支曲调相联,戏曲中可由不同角色分唱。过曲的组合原则,一是在同宫调选用曲牌,二是选用与作品内容声情一致的宫调,三是依据节奏徐疾安排曲调的前后次序,其次序通常为先慢后快。

“尾声”又称“煞尾”,即一篇之结尾。南曲“尾声”通常只有三句,称“三句尾”。尾声不可随心所欲,每宫调有每宫调不同的“尾声”,而且各有不同称谓与曲谱。尾声在曲体中极为重要,既表现全曲音乐的高潮,又是全篇文体意境的集中提练与表达。古人十分强调散曲尾声,称“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


(二)宫调与曲牌

先说宫调。有一种说法,说现代散曲已失去原有音乐意义,今人作曲只须“依谱填词”,可以不管宫调,而且连宫调名都可以不标记,这种认识是相当错误的。宫调是什么?宫调源于古代音乐,是因“七声”、“十二律”更迭相旋而得宫调,其基本意义是表现古代音乐体系和区别声情。元曲是什么?元曲从根本上说是在“曲”的源流上产生的一种演唱艺术,其艺术构成首先是“曲”,只因用于“演故事”而有戏,在“戏”的形成上而有剧曲和散曲。散曲在古代也用于“唱”,称“清唱”。


宫调对于散曲的作用有如下几点:一是限定乐曲的调式和基调高低,二是限定和显示乐曲的感情色彩,三是限定和统率套曲作品的选曲范围,四是限定和区分用韵。虽说现代散曲已失去原有音乐意义,但对于表现和区别作品喜怒哀乐声情,对于选择曲调和区分用韵,现代散曲同样要讲究宫调。其中就“声情”说,比如人家是洞房花烛,或金榜题名,你去奏上一曲哀乐表示“祝贺”,会是什么结果?再如作散套,一支表现激昂的战斗进行曲与一支表现缠绵的爱情歌曲组合,如何相配?道理是明显的,懂不懂是另一回事,在创作上不能自欺欺人。再说,作为艺术传承,这也不要,那也不要,还有什么传统艺术!南曲比北曲更注重声情,宫调一定要论,宫调名一定要标,这是最基础常识,也是必要的规矩。


再说曲牌。曲牌就是曲谱,或曰曲调。曲牌对于音乐,除分宫调方便称谓和提取使用外,同时有曲调规定的唱腔、调式、板拍、音色、风格,以及速度徐疾、情感急缓等,是乐工和演唱者操演的依据;曲牌对于文学,是一种文体格式,是对文体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如句数、字数、四声、用韵等。简单地说,曲牌就是“格律”,每一支曲牌有每一支曲牌的格律,创作散曲必须依曲牌行事。


曲牌对于创作关系重大,南北曲有所不同。北曲体制简单,格式固定,声律要求较严。南曲受南戏影响,曲牌声律有灵活多变特点:


一是因演唱声腔的“腔格”变化带来曲牌句式的多样性。如南曲曲牌中常见有“也”、“嗏”、“呀”等字样,称“一字句”,这些字样本为剧情人物的感叹用语,到曲体中却成了无实际意义的“定格”句式,作散曲时必须照样保留。还有一种“韵下煞”,如南吕宫【酹江月】一调的第四句,调式为“平平平上去平平上”,韵脚位置在倒数第二字的“平”声处,但后面还有个“上”声,通常以“也”字为定格,即于韵后加上一个“也”字固定字,称“韵下煞”,而且规定“煞者为正,不可改动”。包括二、三、四字句,乃至十多字句,也常因“腔格”变化带来句式多样性,均视曲牌而论。

二是因演唱节奏的“板式”不同带来曲调句读的特殊性。句读(逗)与板式相关,南曲十分强调板式,称“有板有眼”,而且板是板,眼是眼,板有“板位”,眼有“眼位”,合称“板拍”。板拍的作用在于以徐疾强弱的节拍变化,指挥舞台演唱和调节演员情绪,对于文体则在句式中的句读方式,不识句读则不辨句式,并影响曲句声律。如七字句,七律的句读方式通常为“上四下三”,南曲虽说也有“上四下三”,但又多变或“上三下四”、“上二下五”、“上一下六”等,不可一律以“律句”对待。今人不懂板拍如何辨“句读”,一个简单办法,就是分析古曲谱中的范曲词性,由词性识句读,古人在板拍运用上是不会错的。

三是因句段构成的曲调差异带来曲牌变体的复杂性。所谓句段,即构成一首曲体文字的不同段落。如七律,全篇八句,一般都以每一联的两句为一段落。曲体没有这么简单,尤其南曲,因为腔格与板拍的变化,段落没有统一的规律性,弄不好会因一字、一句的增减变动,致曲调变成“又一体”或成另一曲牌。如南吕宫【红衲袄】,如末煞妄增一句,就会变成同宫的【青衲袄】;正宫【普天乐】第一句上截如妄减一字,就成了双调的【步步娇】等。说明一字一句的增减,不只影响句段的构成,而且关系曲牌一格的差异。南曲“用衬”不允许有“衬句”,原因即在此。


(三)声律与用韵

所谓声律,简单地说就是“字声”。南曲字声不是如诗词那样只分平仄,也不如北曲那样“平声辨阴阳,仄声别上去”,南曲是以传统四声之法,每字必须区别“平上去入”,如果更严格地说,南曲四声还须区分阴阳和“搭声”。


为什么这样说?概括地讲是“声依永,律和声”的原因,即与配乐腔调与旋律的关系。例如词有“平上去入”四声,就是从近体的平仄“和声”演变过来的,声律发展到散曲阶段就没有那么简单。就南曲说,“声依永”就是依汉字“四声”,因为“平上去入”四声皆分阴阳,即汉字读音“开口音”和“闭口音”与唇齿喉鼻的发音关系,形成腔格后,分别称作“清声”与“浊声”,由此又有了声调的“揭起”(声调上扬)与“抑下”(声调下抑)作用;南曲的“律和声”,在于与配乐演唱的关联,因为南曲重“板”,板有实板、虚板、截板、赠板多种,板又有“眼”,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等,形成板拍和腔格后,自然就有了演唱中字与字之间的字声搭配,这种搭配称“搭声”,搭声的规则就是“四声辨阴阳”。


南曲声律运用,从严格意义讲有如下几点:一是宜平者而平有阴阳,宜仄者而仄有上去入;二是仄声宜上不得用去,宜去不得用上,宜上去不得用去上,宜去上不得用上去;三是搭声揭处宜用阳,抑下宜用阴,若揭处用阴则“声欺字”,抑下用阳则“字欺声”,阴阳一欺,调必不和;四是平仄相搭,阴字宜搭上声,阳字宜搭去声。这就是明代曲学家王骥德《曲律》总结的“南曲声律四法”。


以上“四法”中有几点特殊情况必须说明:一是南北曲阴阳区分不同,南曲以浊为阴,以清为阳,北曲以清为阴,以浊为阳,正好相反,是因南北语音吐字发音有别的原因;二是南曲仄声搭配方面“上声”的特殊性,上声处四声之“平”声与“去入”声之间,其发声形式是先下降而后上升,表现出声低沉又多起伏变化腔格特征,是较“平”声略高,较“去入”声又略低,上声虽归于仄声,却最难掌握,“四法”中为什么有“上去”二声之辨,原因就在这里;三是入声问题,南曲入声很特别,“四法”有说,“入声有如药中甘草,一遇缺乏,或平、上、去三声字面不妥,无可奈何之际,得一入声,便可通融打诨过去。”这就是南曲的“入代三声”之说,相关內容在下文“灵活性”中再说。


“犯曲”声律要求基本同上所述,但有一点必须强调,即在每两支曲调之间的衔接处,其平仄、句式、节奏等,都必须协调、妥帖,做到无突兀不平之感,称之为“过搭无痕”。


用韵方面,南曲规范有如下几点:


1、平仄通押。指一曲作中,同一韵部的字,无论平声仄声,可以通押。

2、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即在同一首作品中,无论篇幅长短,只能用同一韵部的韵字相押,中间不能杂用他韵部韵字。

3、韵密。南曲用韵不受隔句限制,而且沒有一定规范,有时甚至可以每句都用韵,其原因主要在用来演唱时更显和谐动听。

4、不忌重韵。即在一首作品中,同一韵字可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


(四)衬字

衬字是曲体文学区别于其他韵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衬字,指曲中除格律规定用字之外另增加的字。“衬”,即为“陪衬”、“衬垫”之意。

南曲有衬字,北曲本无衬字。南曲之有衬,是因声情原因,演员在演唱时自我发挥添加的字而见“衬”,又因南曲有严格的板眼,占板眼的字为“正字”,板眼之外添加的字为“衬字”。北曲也讲“板”,但北曲板式不固定,称“呆腔活板”,増加衬字可以加板,所以北曲衬字往往比正字多,以至可以“增句”。

散曲用衬一样必须遵守规范,不可将用衬看作是写散曲的“方便之门”。南曲用衬规范如下:

1、尽量少用衬字,或不用衬字。南曲有“衬不过三”之说,即一曲句用衬不超过三字。

2、衬字只用于句首或句中,不可用于句末而破坏韵脚。

3、不因用衬而增句。

4、衬字多为虛字,只为补充或修饰文意所用。

5、南曲引子多不用衬字。

以上规范种种,都是就形式或格律而言。散曲创作与诗、词一样,重要的是讲求艺术,一个基本原理是形象思维,是讲究意象与意境,包括章法与修辞,都是散曲创作的必修课,这些都是不可忘却的。

二、关于南散曲创作的灵活性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散曲创作有规范性一面,也有灵活性一面。规范是依规律而言,灵活是相对规范而言。在规范与灵活之间,有如将律绝格律比作“镣铐”,最大的灵活是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掌握了规律和规则,“镣铐”则不必为“镣铐”,砸掉“镣铐”反而没自由。

说南曲的灵活性,首先要了解南戏声腔的规律,想要获得自由,先应知道声腔。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先生说:“腔不知何自来,从板而生,从字而变,因时以为,好古今不同,尚惟知音者审裁之”(《南北词简谱·南曲诸说》卷首),意思是说,艺术规律惟“知音”者识;又说,“套数之曲,元人谓之乐府,起止开合自有机局,须先定下间架,立下主意,排下曲调,然后遣句,然后成章,切忌凑泊苟且。欲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又如鲛人之绡,不著一丝纰类。务求意新、语俊、字响、调圆,有规有矩,有声有色,所谓动吾天机不知所以然而然,方为神品”(同前),是说艺术创造又在循规蹈矩之中。为了帮助南曲爱好者进一步了解南曲规范和在规范中获得自由,现将南曲在创作上的可灵活性介绍如下:


(一)南曲曲体的灵活

南曲曲体形式多样,有独曲、集曲、套数、带过曲和曲组等,能适应各种题材需要,这就是一种灵活;南曲曲调多变格(或称“又一体”),可供作曲时挑选,是又一种灵活;还有同一曲调多有“换头”或“合头”,也是一种灵活。下面以“曲组”为例,具体说说南曲曲体的灵活性。

曲组由“引子”、“过曲”、“尾声”三部分组成,因其艺术涵量大,而且结构层次明朗醒目,最适合叙事或表现某一主题事件的艺术创作。其中“引子”,在戏曲演唱中为散板,散板表现节奏自由,没有固定板位,用于散曲创作,引子可作事件的提前交待,或概括“几句最紧要的话”;相对引子而有的“尾声”,与引子首尾相应,用于提炼或提升作品主题,有恰到好处的用场;“过曲”因篇幅可长可短,可根据题材需要,任由作者安排。所有这些,不能不谓之灵活之至。


(二)南曲声律的灵活

关于声律的灵活性,人们多关心“可平可仄”的话题。散曲因讲究“四声”,不能仅论“平仄”,所以无论北曲、南曲,都少有“可平可仄”的说法。如果一定要论“可平可仄”,南曲只就曲牌说事,在能“可平可仄”的地方,凡曲谱都有特定说明,而且有具体位置和或“平”、或“上”、“或去”所指。不过,对于南曲声律运用的灵活,最值得介绍的是“入代三声”,这是南曲所特有和最实用的声律灵活。

所谓“入代三声”,是指在南曲声律运用中,入声可以随处代替平上去三声所用,不仅可用于腔格中与平上去三声声律相代,而且可用于韵脚与平上去三声相押。入声为什么可以有如此功能?原理在入声字吐声急促低哑,刚吐声时尚作入声,出声后随其时延长短便转为三声。如清徐大椿在其《乐府传声·入声读法》中说:“盖入之读作三声者,缘古人有韵之文,皆以长言咏叹出之,其声一长,则入声之字自然归之三声。”南曲以“缘古人有韵之文”为借鉴,将入代三声为作腔所用,恰与南戏细腻婉转唱腔相合,于是就有了南曲的“入代三声”。

南曲有“入代三声”,北曲有“入派三声”,二者相比,意义如何?因为入声出口即断,在腔格意义上称“断腔”。北曲无“断腔”,只将入声分派到平上去三声,并随派入后的三声分别成其腔格;南曲有“断腔”,入声在南曲中,除其自身的“断腔”外,又可随演唱时吐音时长转为平上去三声,所以能在曲调任何位置使用,故而称“入代三声”。综此所述,从腔格意义说,二者的本质区别,仅在前者由灵活变固定,后者由固定变灵活。在此,我们所看到的,不应只是入声在南曲中的“药中甘草”功效,主要的更是入声在我国声韵学中的特殊功能与地位,由此又见汉字入声的传承意义。

南曲声律方面的灵活性,还当说到“上声”。清初曲学家钮少雅在《南曲九宫正始》中说:“音虽平仄二途,而上、去相隔天渊,如平煞之穷,或以上声代之,以上声轻清,与平不甚相远也。若疑上为仄音,直换去声则不叶甚矣”(《南曲九宫正始·臆论》)。是说汉字四声中,上声虽然归于仄声,但与同为仄声的去声相去甚远,相反却与平声相近,如遇该用平煞而词穷时,可以“以上代平”。当然,从习惯上说,“以上代平”毕竟少见,所以除特殊情况不可滥用。


(三)南曲用韵的灵活

南曲用韵有很多灵活,不仅可以平仄通押,可以“韵密”,“密”到可以句句押韵,而且可以“借韵”,可以不必用韵的地方用韵,该用韵的地方不用韵,等等,实在是太“灵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历史的事实是,因为南戏长期在民间发展,南方语音复杂,南戏每到一地,为让人听懂,常以“错用乡语”,或“改调歌之”办法流传,在用韵问题上,自然多以和谐动听为要而少究规范。但是,这种“灵活”毕竟有失规矩,为利于传承,钮少雅在编订《南曲九宫正始》时,针对范曲用韵情况,对所收曲谱一一进行勘比,分别都注明了“韵”、“应韵”、“可韵”、“借韵”、“失韵”、“不必”、“叶”、“应叶”、“不叶”等字样,指出了每支曲牌的用韵规定,今人创作当以此为范。

在此顺便说到当代南曲用韵“韵谱”问题,近年常有南曲爱好者,向笔者询问南曲依何韵谱?本人认为,从使用习惯说,可用《中原音韵》,《中原音韵》不是北曲“专利”,“中原”者,华夏之谓也,意在南北通用,其中“入声单列”就足以证明,历史上的南曲多依《中原音韵》,这个问题我在相关文章中已说得很清楚;从传统正音说,可用《洪武正韵》,今人对《洪武正韵》不屑一顾,无非是长期以来“北尊南卑”观念带来的偏见;从取韵方便说,还可用诗韵“平水韵”和词韵《词林正韵》,因为它们所表现的都是汉字传统四声,而且为当代人普遍继承和使用,南曲为什么不可以用?至于说“新声通韵”问题,我认为,“新”是应该的,但“通”必须“通古今”和“通南北”,做不到这一点,则任何“通韵”都无济于事,也无济于世。


(四)关于用衬的灵活

无论北曲、南曲,于格律规定用字外添加衬字,本来就是创作上的一种灵活。用衬对于今天的散曲创作,至少可以活变“跳跃”为连贯,疏通“奥涩”为自然,对理解文意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过南曲用衬较北曲严格,这不是对灵活性的削减,而是应有的规范。如果用衬太滥,或杂乱无章,对于散曲艺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规范可有灵活,灵活为了规范,这是散曲创作应有的基本理念。


附录

Image

南曲亦可秀田园

——南散曲与田园诗创作问题浅议 

高朝先

说到田园诗创作,人们会想到多种形式,如古体、近体、词,以及元曲之北散曲等,只很少有人想到或用到南散曲。但是,从完整继承我国传统诗歌艺术出发,为促进新时期田园诗创作更加繁荣,在诗体运用方面,我们不能没有南散曲。针对当代南散曲田园诗创作相对薄弱情况,本文仅就以南散曲形式写田园诗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认识,并且以期得到方家指正。

第一,南散曲可不可以写田园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南散曲也是诗,是诗,就可以无处不有,田园诗里一样可以有南散曲。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特别要说,南散曲不仅可以写田园诗,而且是较之其他诗体更具体裁优势和艺术力度的田园诗形式。为什么?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元曲“是一代之文学”,“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宋元戏曲史》第93页)这里说的“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自然包括广大农村和田园题材,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还能有多少艺术形式有如此之担当!只不过较长时间以来,对于散曲分南北二曲的历史事实,未能广为人知,或者知而不识,晓而不为,甚至在许多场合总以北曲概指元曲,所以至田园诗中极少见南散曲。这种以偏概全和对南散曲的偏废,对于繁荣田园诗创作,乃至对新时期诗词复兴,是非常有害的。

说南散曲可不可以写田园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实践问题,不践行,何以能知行与不行。为将南散曲创作引入当代诗词复兴行列,并且使之为新时期田园生活服务,2017年,笔者于当地组织了一次南散曲创作培训班,取得一定成效。笔者所在的江西湖口县,是由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戏曲之乡”,这里流传有多种民间戏曲形式,其中以湖口青阳腔(又称湖口高腔)影响为最大,而且至今仍然活跃于当地民间舞台,2006年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即南戏,艺术形式即为南曲。元曲有分南北,无论南曲、北曲,它们各自之剧曲与散曲,在曲体运用上是一致的,且湖口青阳腔流传有400多个南曲曲牌。虽说这些曲牌多表现为“以腔传字”,一时无法引为散曲所用,但由此开发南散曲创作,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在这次培训班上,我们利用当地青阳腔南戏丰厚遗存,从开发南散曲出发,组织学员学习南曲基本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了数十首南散曲作品,其中多为反映农村题材,并在《中华诗词》《江西散曲》等刊物发表30余首,就作品论,收获不是很大,但就对南散曲的开发与影响说,尤其在与农村题材结合方面,在当地,或者在更大范围,却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复杂的南曲规则能不能适用于田园诗创作?应当承认,南曲规则,无论相比近体、词,还是北曲,都要复杂得多。比如,就曲牌说,南曲曲牌数以千计,它们各为格式,互不相关,且格式与北曲又有区别。尤其在格律方面,近体诗掌握一个“粘对”就基本解决问题;词之格律多由近体变化而来,学会了近体,填词不会有很大困难;北曲虽说同为元曲,但因北曲体制简单,且创作源流紧密,亦为人们熟知。唯南曲不然,一是历代作品流传多为剧曲,散曲仅凤毛麟角,给人们的见识少;二是南曲格式少有律句,似乎“不入律”;三是南曲声韵不仅“平上去入”四声混杂,而且一个“入声”,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当然还有很多操作性规则,确实是够复杂了。

然而,规则复杂就一定影响创作吗?回答是否定的,非但不会影响,而且正是因其复杂规则表现的艺术多层面化,反而会给创作带来不同兴趣与吸引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认识南曲是怎样的一门艺术。对此,我们还是以王国维先生对元曲的研究,来认识一下南曲的复杂规则与艺术的关系。我们说北曲简单,南曲复杂,是如王国维先生说,中国戏曲“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宋元戏曲史》第114页),何为“变化更多”?曰:元杂剧(即北戏)“大都限于四折,且每折限一宫调,又限一人唱,其律甚严,不容逾越。故庄严雄肆,是其所长;而于曲折详尽,犹其所短也。”南戏则“一剧无一定折数,一折(南戏中谓之一出)无一定之宫调;且不独以数色合唱一折,并有以数色合唱一曲,而各色皆有白有唱者,此则南戏之一大进步,而不得不大书特书以表之者也。”(同上,第98页)能不是说,规则越呈复杂而艺术性越强吗?其实,值得“大书特书”南戏(南曲)之“大进步”远不只在这些。就戏曲传承方面说,南曲在数百年流传中,造就了昆山、海盐、余姚、弋阳“四大声腔”及数十种“高腔”,以“徽班进京”造就了中国京剧;在声韵传承方面,南曲于“温州腔”流传于“杭州腔”初期,就开始使用“约韵”(即沈约韵),元末有高则诚作《琵琶记》,“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明代汤显祖作“临川四梦”,其词“以合律称”,“诚一时之隽”,明嘉靖年间,又有魏良辅改革昆山腔,致戏曲始有“板眼”,且与汉字“四声”和“宫商”记谱相融。更有《荆》《刘》《拜》《杀》(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名剧名曲流传至今。事实本来就是这样,说规则复杂难用,其实不然,君不见,不会格律的人写格律诗,将格律视为“镣铐”,而掌握了格律规律的人,为什么反而对非格律句式不习惯呢?

南曲多表现为戏曲而少有散曲,也是历史事实,加上因南方语音复杂带来南戏“改调歌之”和“错用乡语”的流传方式,至南散曲不易传承,也是当代南散曲创作困惑原因之一。在培训班里,我们结合田园诗特点,从辨别南北曲不同体制,克服“南北相混”入手,逐一解决问题。如,有一作者以南曲曲牌创作曲组,却冠之以“散套”,且曲牌选自多个宫调,显然是不熟知南散曲规则而以“南北相混”所致。同时采取群策群力方法,在个人创作反复修改基础上,多次组织集体“会诊”,由此举一返三,循序渐进,使各位作者逐渐获得创作“自由”。有一作者创作了一首《南【中吕·青玉案】秧歌队》:

田间作罢腰悬鼓,几点胭脂淡妆补。为贺前村新婚户,乡亲乡俗,踏歌献舞,送个时兴福。


表现的是新时期农村妇女在劳动之余学跳秧歌舞的精神风貌,就是经过集体反复修改而成。我们的体会是,前人能创造艺术,后人岂有不会使用之理;南曲本来就是原野艺术,用以歌唱新时代田园生活,正是当代诗人大显身手之笔。

第三,田园南散曲的艺术风格应是怎样的?说到散曲艺术,人们多以一个“俗”字相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所谓“曲俗”,是就“诗庄”、“词雅”风格的一种比较,不是仅指以方言俚语,甚至以一些庸俗语言为散曲表现形式。元曲的所谓“俗”,核心意义在“自然”,是谋篇由自然出,意境由自然出,遣词造句及语言运用皆由自然出。王国维先生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又曰:“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而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若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同上,第87—88页)是说,曲俗之“俗”,是作者对于个人名誊地位、思想卑陋、人际关系等均不会有任何所虑,只一心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对时代真理之追求,“以意兴之所至为之”。说得多明白而又翔实,可谓是对“曲俗”意义的全释。当然,元曲讲自然,同样也讲意境,所以先生又说:元曲“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同上,第88页)说明元曲的艺术要求与其他诗词形式没有任何区别。至于曲中多用俗语,“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第91页),且能做到“辑而存之,理而懂之”(第93页),同样是“自然”所到之必然结果。至于散曲也不乏可用恢谐幽默之法,同样也必须以自然论。关于南曲与北曲的区别,先生只说:“故元代南北二戏,佳处略同;唯北剧悲壮沈雄,南戏清柔曲折,此外殆无区别。”(第108页)

据上所论,散曲艺术风格是怎样的,已一目了然。这里且要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散曲最佳之“自然”,想到田园诗风格之“平淡、自然”,它们的本质要求能不是一致的吗?因此,无论用北曲、南曲写田园诗,自然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这里,可以拿出笔者所说培训班创作的二首南散曲为证。

其一,《南【中吕·驻云飞】山区闹元宵》:
 歌满山坳,爆竹声声丰稔调。月在林中笑,树树灯笼 绕。(喳)!锣鼓正喧嚣,舞龙人到。闹得溪边,几朵梅开早。都说今年人更娇。

其二,《南【中吕·缕缕金】卖西瓜》:
     西瓜啰,卖西瓜;西瓜便宜实,好西瓜。走路风来火,居室身如炙。热难熬、消暑有西瓜。昨天一块八,今天八毛八。【前腔】西瓜啰,卖西瓜。柴米油盐事,还有酱醋荼。从春守到夏,就为一个家。瓜难销、一天一降价。不知是为啥,能拿何办法!

前首写的是山区闹元宵庆丰收内容,言语意境皆从山区情状出,是为自然;后首写的是西瓜丰收后瓜农的无奈,用了恢谐幽默手法,亦从自然出。南散曲之自然风格,正可为田园诗所用也。

元曲为我国古典诗歌之“终极样式”,集中了历代诗歌样式之精华。正如当代曲学专家李昌集先生所说:“元曲之特色,即在其以'继承’和'叛逆’的双重姿态将古代思想文化和诗歌文学传统铸造成一种新的'范型’。它凸现了前代诗歌传统的若干因素,又闪动着前所未有的若干光彩,元散曲中映现的对世界存在的悲剧性反思,对有限人生底蕴的旷悟,对世俗性情的大胆表现,对生活之'丑’的敏感和对艺术之'丑’的偏爱,构成了其迥异于诗之'温柔敦厚’和词之'雅而正之’的别一风貌,从而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另一风范。”(《中国古代散曲史》第236页)从理论到实践,我们提倡写田园南散曲,其意义应不只在田园,重要的更在唐诗、宋词、元曲昔日的“三足鼎立”,应当成为当代诗词复兴中的三驾马车和齐头并进;与此同时,以元曲论,如果只有北曲而无南曲,甚至以北废南,失去的将是我国散曲事业的半壁江山。
(原载2021年第6期《中华辞赋》)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高朝先新著《南散曲概论

购书指南

《南散曲概论》,原名《南散曲基础概论与写作实务》,是一部现当代以来首推南散曲理论专著。作者秉承唐诗、宋词、元曲为我国古典诗歌三座艺术高峰理念,针对南曲“消亡”论,用大量历史与现实事实,证明南曲传承不灭及其独特民族文化特色,指出南北二曲作为元曲不可分割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书以简练明快文笔,在记述南散曲起源与发展史实的同时,并以南北二曲比较方式,介绍了南散曲格律艺术及其创作基本知识。书后附有《南曲九宫正始》曲谱与《洪武正韵》韵谱,为南曲爱好者提供了创作方便。

本书30多万字,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由诗词名家、《中华诗词》主编高昌先生作序,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副总编辑、著名诗人、书法家赵安民先生题写书名。装帧设计考究、印制精良、纸质纯正,极具收藏价值。

本书定价68元/册,云帆书店以定价68元发售,国内包邮。前100名下单购买者,将会得到云帆书店额外赠送的神秘礼品一份。

点击篇末“阅读原文”,即可一键下单,优惠购。

Image

Image


声明

        作品由云帆诗友会约稿,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赞赏不返还作者,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云帆诗友会】微刊投稿须知

参看往期精彩:

【2022】父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2022·母亲节诗词大会

【2022】青春诗会

【2022】女神节诗词大会

【诗海云帆 因你而美】云帆诗友会六周岁生日特辑

【年度盛典】四海诗人壬寅迎春大团拜

2021云帆“庐山·金秋名家笔会”圆满落幕

【云帆头条】星汉 我的庐山缘

【风雨同舟】璐雨诗:我与云帆一起走过的日子

【风雨同舟】郎晓梅:我和云帆

【风雨同舟】韦散木:我与云帆二三事

【风雨同舟】濯缨:我与云帆这些年

【风雨同舟】刘仁平:云帆,是我今生错不过的缘

【风雨同舟】杨子怡:我与“云帆”这些年

【风雨同舟】李晓明(新西兰)与云帆缔结诗缘的故事

【风雨同舟】刘能英:我与云帆这些年

【云帆平台六周年庆同题访谈】胡迎建:我与云帆这些年

【风雨同舟】郭顺敏:与云帆共同走过的日子

【风雨同舟】陈秋莲:我与云帆这些年

【风雨同舟】张栋:云帆印象

【云帆平台六周年庆同题访谈】南国风笛:我与云帆这些年

【风雨同舟】张海鸥:我趁云帆识雅人

【风雨同舟】钱治中(美国):感恩云帆

【风雨同舟】雷海基:我认识的“云帆”

【风雨同舟】萧雨涵:竹缘之缘,吾与云帆

【风雨同舟】崔德煌:我的云帆情

【风雨同舟】宋善岭:我与云帆未了缘

【风雨同舟】崔杏花:我在云帆这些年

【风雨同舟】凌泽欣:我与云帆这些年

【风雨同舟】何其三:我与云帆不得不说的故事

【风雨同舟】武斌:我所知道的云帆“五个一”

【云帆平台六周年庆同题访谈】林丫头:我与云帆这些年

【风雨同舟】段维:我与云帆那些事儿

【风雨同舟】楚家冲:初阳、云帆与我

【云帆平台六周年庆同题访谈】张小红:我与云帆这些年

【征帆重启】忆雪堂 云帆歌 为平台诞生六周年作

【风雨同舟】高朝先:祝福云帆

【风雨同舟】吴长龄:弯道超车向云帆

【风雨同舟】杨胜强:我与云帆,天生的缘

【云帆平台六周年庆访谈】燕河:我与云帆这些年

【云帆诗友会】2022 迎新诗词大会

【云帆诗友会】2022 迎新诗词大会

【云帆】辛丑重阳节诗词大会

【云帆·辛丑中秋特辑】乾坤同一瞬,举目各天涯

【云帆】辛丑 七夕节诗词大会

【云帆·2021】父亲节 诗词大会

【云帆辛丑端午诗会】云帆诗会总第472期

【云帆】2021 母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青春诗会 || 2021

【云帆】2021 女神节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辛丑迎春大团拜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今月曾经照古人 || 云帆·庚子中秋节诗词大会

【云帆】庚子·七夕诗词大会

【云帆】2020·父亲节诗词大会

2020·云帆女神诗词大会

【云帆】2020·母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2020 || 迎新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庚子迎春大团拜

【年度盛典】云帆己亥迎春大团拜暨平台创建三周年特辑

首届“云帆诗友历年佳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公示

【诗事快讯】云帆诗友会2019年会在庐山召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二)

己亥深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三)

己亥暮春·云帆庐山工作室雅集

已无峰可仰   且喜道能居 ——匡庐仰止八家吟

打开如下链接,赏读高朝先先生更多作品:

【云帆视点】高朝先:关于当代散曲创作几个问题的思考

【诗词年鉴】高朝先 辛丑诗词曲删存

【风雨同舟】高朝先:祝福云帆

【云帆诗家】高朝先:咏物诗选(一)

【云帆视点】高朝先:新田园诗是当代农村题材诗词创作的主旋律

【云帆视点】高朝先:浅谈禅理诗无我别趣

【云帆视点】高朝先:无我是诗词艺术之高境界

【当代散曲】高朝先南散曲作品小辑

【云帆品读】高朝先:云帆·辛丑谷雨诗会佳作选评

【云帆视点】高朝先:切莫轻言南散曲——兼评“南散曲不定型说”

【云帆视点】高朝先:怨刺诗写作浅说

【云帆视点】高朝先:到位与到味

【云帆视点】高朝先: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高朝先:实例点评话改诗(上)

高朝先:实例点评话改诗(中)

高朝先:实例点评话改诗(下)

【云帆品读】高朝先:共同的心声——“云帆”挽袁隆平诗选读

【云帆视点】高朝先:草根诗说

【云帆视点】高朝先:浅谈南散曲艺术特征及其与北曲比较

【云帆视点】高朝先:如何从零起步学南散曲

云帆团队


顾问(以接受邀请时间先后为序)

熊东遨 熊盛元 杨逸明 李树喜 钟振振 周啸天 邓世广 张海鸥 周燕婷 星汉 江岚 抱朴书生 方伟 丁欣 段维 林峰(香港) 胡迎建 魏新河 陈仁德 刘能英 南广勋 马建勋 周达 杨子怡 王玉明 凌泽欣 唐双宁 张慧频 黄友富

法律顾问

李清安

策划(排名不分先后)

南国风笛 罗琦 扈超峰 李军 何其三 李静 韦树定 邢涛涛 韩保汇 小乙

诗教

阿朱 段维

外联(排名不分先后)

吴瑾 静如 左启顺 袁晓宏 孙文 曹江宁 非也

编审(以年齿为序)

安全东 司马小生 崔德煌 半隐庐 邓建秋 抱朴书生 宋善岭 萧雨涵 郎晓梅 崔杏花 唐颢宇

美编

张小红 牛应萍 柳迪(英国)

收稿

牛应萍 木兮 邹志洪 雷彦  可观 王玉英

执行主编

璐雨诗

云帆诗友·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陈永正 刘梦芙

熊盛元 钟振振 胡迎建 魏新河 周燕婷 郑欣淼 钱志熙

方伟 林峰 高昌 段维 丁欣 江岚 金水 星汉 苏俊 无名

刘庆霖 刘能英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张海鸥 赵京战

萧雨涵 王蛰堪 半隐庐 崔德煌 崔杏花 唐颢宇 韦散木

抱朴书生 沈华维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徐晋如 屈杰

潘泓 李子 阿朱 金锐 天许 深南 谢郎 罗伟 崔鲲 千山

周啸天 包德珍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郎晓梅 李葆国

安全东 何其三 孟依依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唐双宁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徐中美 李兴来 李宗原

宋彩霞 冉长春 林丫头 凌泽欣 耿立东 师红儒 廖海洋

杨强 雍平 鉴水 燕河 曹辉 曹阳 何静 吴瑾 宁静 赵英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倾一阁 黄飞鹏

王玉明 何永沂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周泽安

汪冬霖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冯仲平 李增山

闫震 何革 李静 月白 楚成 慕白 郭七 郑杰 张栋 何强

楚家冲 陈思明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李荣聪 陈晓敏

杨子怡 陈楚明 李俊儒 楼立剑 徐俊丽 孔祥庚 马旭升

唐云龙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张银华

马建勋 祁丽岩 周维芳  韩倚云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刘泽宇 董学增 扈超峰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史外外史 观棋不语 落雪听禅 眭谦 晋风 胡晓明 曾真

梦烟霏 杨春杰 汪良忠 刘英明  李梦痴 白秀萍 许洁华

倪昌盛 张芳君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曹树友

杨新跃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邓荣森 曹继梅

楚凌岚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张建章

风清 孙文 尤悠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黄莽 小雨 枫叶

染清尘 朱思丞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沈鉴宇

南广勋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张力夫

张海燕 杨勇民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杨景乔 王柳华

黄金辉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周吉潭 孙临清

南风 非也 木樨 玉蟾 何鹤 曹谦 潘松 桐荫 安儿 月儿

王海娜 毛谷风 程裕祯 李如意 蒋有亮 哈声礼 陈雅国

周学锋 周向东 严锦尧 蒋昌典 刘太品 杨益安 傅筱萍

巴晓芳 柳金虎 汪时健 郭亚军 李正安 陶永德 王惠玲

孙才 张奕 雨虹 老胡 文裳 陈越 刘燕 晓梦 眉卿 王琼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刘红霞 段兴朝 孔祥金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邬小香 刘秦文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武建东 燕雁无心 天然 泰然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张琳 樊令 大凡 高寒 郑毅 于勇

王悦笛 翁寒春 杨名忠 熊天锡 黄启深 詹三霞 李晓明

潘乐乐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王永江 沈尘色 程章灿 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李海彪 张彦彬 刘清天 周逢俊 钟子邦 张岩山 张伯晋

张和平 胡平贵 横道子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李清安 余秀玲 罗小娟 李瑞河 黄小遐 洪君默 宋晓光

陈少平 林志雄 康永恒 吴汉林 何乃政 诗影同春 郁犁

周达 潜斋 南风 杨敏 樵风 田茂 李兵 梁风 刘军 周晶

静如 瘦竹 玲珑 吴楠 苏燕 文森 秦凤 苏声 秋宝 周秦

范义坤 布凤华 金嗣水 李云桦 杨世龙 王继权 牛应萍

谢少承 梁二白 叶兆辉 蒋永桢 方跃明 张金英 陈金如

唐龙 胥奇 张洋 天放 静云、微灯 武斌 张雷 土土 小乙

安洪波 朱宁 玉启 蒿峰 鹿红丽 章剑钧 曹淑贞 曾继全

张青云 高语含 毛薆松 狐公子 紫菩提 卢金伟 袁绍藻

成文生 杨立新 赵清莆 梅玮峰 陈秋莲 魏丹 相看不厌

郑力 王一舸 六也 饶惠熙 韩开景 王惠维 曹国祥 吴容

胡长虹 向咏梅 梅凤云 蒋继辉 张颖娟 石晓玲 邱晓林

蒙显鹏 崔秀春 高志文 雨季 王聪颖 王改正 卓玉郎 

陈竹松 于虹霞 阙东明 徐吉鸿 吴长龄 周继舟 张建中

宋善岭 慧质兰心 芳芳 丰云 胡彭 紫筠 左云 戴庆生 

李文朝 吴洪滨 庄辉 健 李红星 刘正中 周红平 刘刚 

王国钦 云裳 青石 阿岑 祁连雪 方建飞 朱昌元 赵瑞松 

吴硕贤 邢建建 储昭时 郑登平 向志平 史耀华 陈金梅

马斗全 高朝先 何阳义 钟庸庸 肖芳珠 廖润昌 张幼鸣

卢冷夫 王少刚 郑安 楚雪 谢南容 王啸林 严秋林 秋词

张伟新 郭顺敏 蔡雨红 金越 程志远 卢竞芳 光头阿来

归樵 韩夫子 邓玉柱 郭子华 岳贵春 汪俊辉 杨树林

陈海洋 马星慧 周佐福 拾雨斋 徐中秋 李轶贤 周磊

石厉 詹强 文曦 高友群 曹新频 小鹿哟哟 虎岩三少

周坚桥 楚白起 陈姝棠 郑小粤 吴文彦 田成才 李歌甫

周文彰 孙和平 郭羊成 刘文 陈静 鲍海涛 毛瑞花 鸿雁

刘鲁宁 张志坚 龚晴宜 冰心无尘 翟向杰 牛能 赵秋凯

辛中发 黄祥寿 翰墨童 卢荻 何香懿 黄从明 岳春霞

郭通海 余智武 谭君 何江 付威 王湛梅 徐耿华 王远方

王建强 孙忠凯 考拉 李宏弟 王文钦 韦化彪 杨鹏飞

漠漠 邵红霞 周南 孟云水 文裳 原振华 张岳琦 周秦

司马小生 陈若蓝 何希凡 曹胜炎 麦未黄 牛山知彦

海军 萧萧行吟 张玉梅 钱治中 彭诗云 碧玉箫 梓煜

铃木铜山 屈苇滨 黄海涛 叶永新 白发科 王海燕 李哲

张慧频 阳关雪 叶青才 张景芳 沈晓明 朱宪华 樊旭东

王舒 千华 蔡萍 郑小茹 曾艳梅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Image

高朝先:南散曲创作规范与灵活性

刊头题字:魏新河;刊头动图:邓莉璇(马来西亚)

约稿:静思居;编辑:璐雨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