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注(9)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它山客石 2022-07-19 发布于浙江


9.1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而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

痿,如树木之枯萎。肺痿,谓肺叶干枯。热在上焦,烧灼肺叶,使肺叶干枯萎缩,气流阻塞,故咳。肺主气,若气流通畅,则不咳。故不咳,则不病肺痿;咳,则病肺痿。肺痿之病,或从汗出,或从呕,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大便难被快药下利,如此种种,皆重亡津液,津液枯竭不能滋润肺叶,故得之。寸口脉数,数为热,热灼则肺干,肺干则气虚,脾胃所产生的津液因气虚不能输布反而聚集,如枯木之裂缝反而聚水,故随咳而出,口中有浊唾涎沫,此即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热盛而血干,血凝,故脉滑数,血凝热壅,久则化脓,故肺痈者,咳唾脓血。

肾主水,肾水亏虚而不能制火,火盛克肺金。肾阴虚者,久则阴虚生内热,热攻上焦,也可致肺痿,因肾虚而病肺痿者,多面色黑如灶灰。

脾属土,土生金,脾胃强则肺不弱。脾胃虚弱者,饮食不多,或消化吸收不良,营养匮乏,不但产生之津液不足,而且土虚不能生金,也可致肺虚,久之,肺干则痿。若因脾胃久虚而肺痿,面色当为土黄色,无光泽。

伤风感冒,风热入肺,亦可致肺痿。

现代人饮食充足,不易重亡津液。脾肾俱虚者,更易于病肺痿。

9.2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肺痿和肺痈,皆热在上焦,其脉皆数。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亡津液而肺焦也。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溃也。痿之亡津液属气虚,虽有热不至于燥涸,故咳而有浊唾涎沫,脉虽数仍为虚,故曰脉数虚者为肺痿。痈之亡津液,则为热壅而血凝,久而化脓,其热邪更甚,为邪实,故曰脉数实为痈。

9.3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痿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浮而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病咳逆者,脉之何以知其为肺痿或肺痈?肺痿和肺痈皆脉数,故脉之不能分别,当以证分别之,若咳而有脓血吐出者,为肺痈,主死。寸脉浮而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初病风热,其热在表,故汗出恶寒。风热入里,上焦伤,气不能降,故呼气容易,吸入难;下焦伤,则气不能升,故吸气容易呼出难。呼吸受阻而急促,故气逆而咳。风来卫气迎敌,故风伤卫气,伤在皮毛。热入体内,则热灼血干,故热伤血脉。风邪驻留于肺,其人则咳。若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是阴血未伤,虽时时振寒,不过肺痿。若吐痈脓,状如米粥,则血已伤,因热伤血,血凝滞,蓄结,久而化脓,此为肺痈。肺痿可救,肺痈初发亦可救,若迁延日久肺里积血已化脓,则死。

9.4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肺痈初期,瘀血未至化脓,口中辟辟干燥,咳即胸中隐隐痛,甚至喘不得卧,须趁血结而脓未成,急泻其肺热,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12

上先以水600毫升,煮枣,取400毫升,去枣,内葶苈,煮取200毫升,顿服。

9.5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本条证比上条更重,但仍未化脓,仍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9.6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而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久久吐脓如米粥,即脓成之始也。已开始化脓,故不再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始萌可救,此即始萌也。救之法,用桔梗汤排脓。

桔梗汤方

桔梗15  甘草30

上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9.7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敌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咳而吐涎沫者,为肺痿;咳而不吐涎沫者,为肺燥咳;若吐涎沫而不咳,则非肺痿。其人吐涎沫而不咳,不渴,为肺中冷,上焦阳气虚,冷而无热,故不咳不渴而吐涎沫。阴聚于上,则下必阴虚,故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其人吐涎沫,无其他病证,则阴阳总体平衡,上焦阴胜阳,必下焦阳胜阴,上之阳虚不能制约下之阴虚,故曰上虚不能制下敌。肺中冷则多涎唾,上阳虚则头眩,下阴虚则遗尿,小便数。甘草干姜汤温之。若服汤后转渴,则为胃热之消渴,当治其胃热。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炙)60  干姜(炮)30

上㕮咀(今切片),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9.8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上条吐涎沫而不咳,只是肺冷,甘草干姜汤温之即可。本条咳而气上逆,不唾涎沫,亦非肺痿。气之运行,理当阳升阴降,今阴不降反升,谓气上逆。胸中阴寒积聚,因寒生水气,呼吸之气犹如鼓风机鼓动水气,故喉中发出水鸡声,此寒在肺经,寒盛气虚,涎沫反而不出。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45  麻黄60  生姜60  细辛  紫苑  款冬花 45  五味子30  大枣7  半夏65

上9味,以水2400毫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3服。

9.9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上条阴气上逆,以喉中有水鸡声为特征。本条火气上攻,则喉中无水鸡声,因火热燥湿,故喉中有异物感,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7升≈900  半夏1升≈130  人参45  甘草30  粳米60毫升  大枣12

上6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夜一服。

9.10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咳逆上气,既无水鸡声也无异物感,非寒非火,时时唾浊,此为痰气。但坐不得眠,痰壅于胸已甚。皂荚丸主之。皂荚味辛咸,宣壅导滞,药性剽悍,佐以枣膏,以缓其势。

皂荚丸方

皂荚(刮去皮,用酥炙)120

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9.11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风邪入肺致肺痈,风性上行,气只上升不下降,故面浮肿。肩息,喘而肩摇动也,是阳气上越欲脱之兆。其脉浮大,浮为风,大为邪盛,元气虚衰。脉证两衰,故不治。若加下利,则恐阴气下脱,阴阳离散而死,故尤甚。

9.12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咳而上气,无肺痿肺痈之症状,也无水鸡声、异物感、时时唾浊,单纯咳喘,此为肺胀。其人喘极,以至目如脱状。脉浮大者,为风邪实,以越婢散表邪清内热,加半夏止咳定喘。

肺胀者,肺叶肿胀,阻塞气流,故喘。喘甚,则目突如欲脱离。因风热未灼干肺叶,故未至于肺痿肺痈。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90  石膏125  生姜45  大枣15  甘草30  半夏125

上6味,以水12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3服。

9.13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此续上条,上气喘不至目如脱状,但喘而躁,属肺胀,其证比上条轻。风邪入肺,肺胀而喘,若同时有水气停于中焦不下,风邪上逆带动水气上逆,故喘而躁。欲作风水,言将风邪水邪并发也。发汗散风去水,则愈。

9.14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此续上条,提出发汗则愈之汗法。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 45  五味子30  半夏65  石膏30

上9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强人服200毫升,羸者减之,二、三服,小儿服80毫升。

9.15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普通之咳,非肺痿肺痈肺胀,亦不上气。脉浮者,为邪伤卫,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为邪入营,泽漆汤主之。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75  麻黄60  石膏 如鸡子大  杏仁60  半夏 65  干姜30  细辛30  小麦150   五味子30

上9味,以水2400毫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泽漆汤方

半夏65  紫参75  泽漆(以东流水1万毫升,煮取3000毫升)600毫升  生姜75  白前75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 45

上9味,内泽漆汁中,煮取1000毫升,温服100毫升,至夜尽。(疑:当加水1000毫升,合泽漆汁共1600毫升,煮取1000毫升)。

【自注】脉沉,邪已伤血,易于成肺痿或肺痈,故日间尽服,不使迁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