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降低高发的结直肠癌发生率,这一步很重要!

 尚振奇 2022-07-19 发布于吉林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长期持续性炎症浸润,可能发展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有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发生 CRC 的风险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预后较差,IBD 相关的 CRC 的致死率也显著高于散发性 CRC[1]

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特点,在于病变部位直肠延伸至结肠近端的连续性炎症,临床中病程常呈现反复缓解和加重。IBD 相关的结直肠癌通常由慢性炎症反应驱动,经异型增生再逐渐发展为癌变(图 1),其中持续慢性炎症反应是 IBD-CRC 形成的必要条件,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全部过程[1-3]

图 1 IBD 相关 CRC 的内镜图像和组织病理学显微照片[2]

UC 患者导致 CRC 发生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研究表明,目前较为明确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的病程和病变范围、炎症严重程度、诊断年龄等[4]

✔ UC 患者发生 CRC 的风险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

✔ 病变范围不同,癌变风险也不同。全结肠病变的 UC 患者 CRC 的发生率约为普通人群的 15 倍,左半结肠炎为 2.8 倍。

✔ 炎症严重程度也是发生 CRC 的风险因素,与无活动性炎症 UC 患者相比,重度炎症 UC 患者的相对风险为 31.8(95% CI:15.6~64.9),轻中度炎症患者为 2.6(95% CI:1.6~4.1)。

长期罹患 UC 的患者 CRC 发生风险更高

研究发现 IBD 患者发生 CRC 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 2~4 倍,IBD 发生癌变的平均病程为 12 年[5]一项荟萃分析[6]结果显示病程时间越长,UC 患者发生 CRC 的风险越高,病程 10 年的患者发生风险为 2%,但病程 30 年的患者发生 CRC 的风险为 18%。

2022 年 ECCO 中的一项荷兰 30 年队列研究[7]评估了 1991~2020 年中 UC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因,病理检查显示 16.9% 的患者在中位病程 11 年后出现 CRC,且因 CRC 接受手术的 UC 患者比例随病程延长而增加(图 2)。

图 2 30 年队列研究中因 CRC 接受手术的 UC 患者比例[7]

长期罹患 UC 会增加患者 CRC 风险,

那么可否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对患者的相关影响呢?

疾病早期强力控制炎症活动,降低 CRC 发生风险

疾病早期阶段的炎症控制的概念,与 2021 年 STRIDE-II 共识中提到的达标治疗(T2T)的治疗目标完全一致,明确指出应将症状应答和症状缓解及炎症指标的改善当作早期的 IBD 治疗目标达到最佳抗炎效果(应答),使 IBD 患者达到最佳缓解,以期实现 UC 长期治疗目标:改变患者疾病病程[8]

图 3 早期控制炎症,改变未来疾病病程[8]

2021 年 Herfarth H 和 Vavricka SR 等人在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Diseases 杂志发表的文章中也提到,肠道炎症是 IBD 患者发生 CRC 的危险因素,可诱导并持续实现黏膜愈合的药物很有可能降低 IBD 相关 CRC 的风险[9]

维得利珠单抗有效控制 UC 患者炎症,长期黏膜愈合率高,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早期控制肠道炎症:

GEMINI 1[10]研究证实维得利珠单抗治疗 2 周即可改善核心症状,同时 Ⅲ 期临床研究 VISIBLE I[11]结果显示 14 周(2 或 3 剂)后,高达 85% 的中重度活动性 UC 患者可实现临床应答。

长期实现黏膜愈合:

GEMINI 1[12]研究显示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 UC 患者 52 周,56% 实现黏膜愈合。

VICTORY 真实世界研究[13]表明使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 UC 患者 12 个月累积黏膜愈合率、累积临床缓解率和深度缓解率(临床缓解且黏膜愈合)分别为 63%、35% 和 26%。

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维得利珠单抗整体安全性位于 IBD 治疗药物安全性金字塔高层[14]。长达 9 年的 GEMINI LTS 研究显示维得利珠单抗并不会增加包括下消化道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15]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个慢性进展性疾病,有发展为直结肠癌的风险。在疾病早期干预,及时控制炎症同时实现持续黏膜愈合有助于降低患者后期癌变的可能性。

维得利珠单抗已被证实可在早期有效控制 UC 患者炎症且长期治疗黏膜愈合率高、安全性良好,有望在临床中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疾病预后。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