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天干与五行(2)

 遇事明言 2022-07-19 发布于甘肃
        河图洛书是我国文明史上最大的谜团,关于河图洛书有许多的著作,最多的还是和命理学相关的比较多,在河图中共有白点为阳25个,黑点为阴30个总共是55个,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根据阴阳二气相合卫生和天地一体的说法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的来历。“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就是河图在数理方面的体现。《青囊经》中叙述了阴阳二气融合和河图五气、洛书方位而化成天地一体的定位学理,把天干地支、五行及28宿见注释都按照阴阳二气的转换变化等现象有机的统一起来,确立了我国“风水学”的具体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在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是据“五星”(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为区划,由于“五星”的运行轨道距太阳运行的轨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
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十天干合化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为什么十天干会合化?首先我们从河图说起,在河图中“一六共宗”,甲就是1之位,己代表的是6之,所以甲己相合化。甲在28宿中代表的是心、尾两宿,己代表的是角、轸两宿,而心、尾、角、轸四宿代表的是土气过境,所以甲己合化土;乙代表的亢、氐两宿,庚代表的是昴、毕两宿,而亢、氐、昴、毕四宿代表的是金气过境,所以乙庚合化金;丙代表的是张、翼两宿,辛代表的是娄、胄两宿,张、翼、娄、胄四宿代表的是水气过境,所以丙辛合化水;丁代表的是柳、鬼两宿,壬代表的是危、室两宿,柳、鬼、危、室四宿代表的是木气过境,所以丁壬合化木;戊代表的是奎、壁两宿,癸代表的是牛、女两宿,牛女奎壁四宿代表的是火气过境,所以戊癸合化火。
在《三命通会》中注明了五行的万物类象,天干的阴阳相合转换变化是受天地六气所主导的,也指明天干相合。在十天干中,甲是阳木喜己阴土而得地,甲过六气而遇己土(甲是1,己是6,所以1和6合化),故甲己合化土;乙是阴木喜庚阳金而攀附,乙过六气而遇庚金,故乙庚合化金;丙是阳火遇辛阴金而变内敛,丙过六气而遇辛阴,故丙辛合化水;丁是阴火遇壬阳水而化生,丁过六气而遇壬水,故丁壬合化木;戊是阳土喜癸阴水而滋润,戊过六气而遇癸水,故戊癸合化火。十天干化合也是道医中推算五气六运的基础,在十天干中同样也代表着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样会受到阴阳二气运行的影响,所以我国很多典籍上都有关于年运推算,如《推背图》《地母经》等
根据十天干合化的五行性质显示出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这就是“五气六运”中的五气,也就是宇宙中的五种气。这就体现出宇宙万物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在运行变化,以五气六运来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注  二十八宿和山海经(此天文图出自中国天文馆)

我们每个人知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句话,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中华传统四大神兽,起初是风水学里的表示四个位置,后来也表示镇守东、西、南、北的四个灵兽,在传统的建筑里经常看到与这四个神兽相关的元素。我们也经常听到关于昆仑的神话传说,昆仑是我国神话传说的源头,也正是有了昆仑神话,我国的文化才么有出现断层,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小篆、大篆,慢慢的演化到现在的汉字,所以说我国的文字史就是我们的文明史。

说到昆仑神话,也要说下河图洛书,现在的很多学者都说河图洛书是现在银河系的说明书,里面隐藏着“星空密码”,解开了就能找到通往银河系之外的一个路径。在河图中的中心就是银河(系)的“地中”(在上篇文章中我就提到过“地中”)也就是地球,而地球的“地中”就是昆仑山。在河图中的中心有五个白点,刚好对应现在的金、木、水、火、地球五星,我们如果在银河系外部看银河系,中间就是一条河,也就是《山海经》中的“赤水”,如果我们把整个宇宙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在回过头来读《山海经》就会发现很多方位都对的上了,比如《海内经》中:“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汜。是多怪鸟兽。”如果把《海内经》当成银河系内部的来看河图,就会发现,河图在旋转一定角度后和银河系的形状是一样的,大致可以看成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也就可能是“天圆地方”的来历。从现在的星图上看,地球刚好处于银河系的西北方向。在《海外南经》中:“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这样,地球的位置在河图中和现在的银河系星图中的位置是和《山海经》中描述的是一致的。

《大荒西经》中“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山海经·西山经》说:“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可以看出来地球是皇帝的行宫(都城),而这个都城的城门是对着赤水的,赤水出东南方向,也就是说“帝之下都”的大概方向是面南背北的,“帝之下都”也是“河图”的中间位置。在“帝之下都”的左边有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的形状似龙形,所以是青龙七宿属木;在前边是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的形象是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所以是南方朱雀属火;在右边有奎、娄、胃、昴、毕、觜、参它们组成了白虎图案,所以是西方白虎属金;后面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组成了蛇与龟的形象,所以是北方玄武属水。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风水师说的的“左青龙、右白虎”是大吉之地的来历,因为这个地方是和“帝之下都”相对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