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类的天赋》:泰晤士报年度自然图书告诉你麻雀竟是生物演化大赢家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07-20 发布于黑龙江

小时候住在农村,家里养鸡、鸭、鹅,我就觉得是简单的鸡鸭鹅,我妈妈告诉我,这些都是家禽,上学了上生物课才知道,原来它们有个统一的分类——鸟类。

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人类一般都觉得鸟的智力很低。但过去20多年来,无数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研究都证明,很多鸟拥有优秀的认知能力。认知是指与学习、记忆、决策相关的能力,包含了洞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规划能力等等。认知能力越高的动物,环境适应能力也越强。

前些天一位博士好友跟我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推荐我看《鸟类的天赋》。

  

这本书的作者珍妮弗·阿克曼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长期为《科学美国人》《美国国家地理》等杂志撰稿,多次获得过自然写作类奖项。她希望通过这本书消除人们对鸟类的误解,增进对鸟类的认识。

第一,人类对鸟类的大脑有哪些误解?

误解1:鸟类的大脑很小,所以认知能力很低

不同生物的体重差异非常大,大脑重量并不能准确反应认知能力。大脑占全身的重量比例更能衡量动物的认知能力,一些鸟类大脑占全身的重量比例,比人类的比例还要高。

鸟类的祖先是兽脚类恐龙,恐龙在演化成鸟类的过程中,大幅缩小了身体,但大脑没有缩小很多,所以鸟类拥有相对身体较大的大脑。

  

误解2:鸟类没有大脑皮层,无法进行高等思维

鸟类有类似大脑皮层的复杂神经系统,只是结构和大脑皮层不同,而且鸟类对应部位的神经细胞密度很大,这都为鸟类的认知能力提供了基础。

第二,鸟类有哪些天赋?

1、使用工具的能力

鸟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比较复杂的工具。

2、社交能力

①社交记忆:渡鸦和幼年同伴分开3年之后,仍然能记得对方。

  

②学习能力:鸟类不仅能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还能通过专门教导去学习。

③配偶关系中的社交能力:成年鸟必须体察伴侣的脾气、需求,以及对方每天的行为变化。

这些天赋让鸟类能适应变化的环境,不断繁衍壮大。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就是麻雀。麻雀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愿意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同时群居麻雀有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这都让它们很好地适应新环境。

  

但鸟类也有它的极限,再聪明的鸟也可能无法适应人类带来的环境变化。包括麻雀在内,很多鸟的数目都在不断减少,人类需要引起重视,去更好地保护环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