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成败在一首诗上,生死在一顿酒上,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天行健227 2022-07-20 发布于云南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文章图片1

孟浩然,与王维齐名,同为唐诗“山水田园派”的领军人物,并称“王孟”。

但是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孟浩然凭什么和王维比肩?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我们先来看“诗佛”王维,容貌清秀,才华横溢,17岁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千古经典。

20岁时,为岐王座上宾,把酒言欢,谈经论道。

杜甫曾有诗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可见,能和岐王做朋友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所以此时的王维,已经名满京师。

长安城108坊,坊坊有君名。

然而此时的孟浩然在做什么呢?

文章图片2

此时32岁的孟浩然正在作诗慨叹清贫和失意,因为求官受阻,信心备受打击,所以在给张子容的诗中写: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公元721年,21岁的王维中进士,任太乐丞,负责皇家的音乐和舞蹈教习。因王维精通音律,备受王公贵族推崇。值得一说的是,相比于音乐和绘画,写诗是王维最弱的一项技能。

所以当时的王维被誉为天之骄子,未来可期。

李白要20年后,才在长安城享有薄名,杜甫要35年后,才得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

那现在一无所有,还没写出《宿建德江》《春晓》的孟浩然,拿什么和王维比呢?

靠早年写过的《过故人庄》吗?

显然不太现实。

就算是李白,生前最高光的时刻,顶多也就是和王维打个平手。

文章图片3

可是,一事无成的孟浩然却备受人尊敬,包括时任宰相张九龄,以及“路见不平一声吼”的王昌龄。

特别是李白。

25岁仗剑出蜀的李白,遇见孟浩然时有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这首诗真不是拍孟浩然马屁,因为孟浩然当时正处在人生极度的困顿期,没什么好吹捧的成就。

要两年以后,孟浩然才大闹太学,写下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可一向孤高自傲的李白,为何这么敬重孟浩然呢?

文章图片4

答案很简单,因为孟浩然是孟子的后人。

公元713年,李隆基继位登基,孟浩然才出鹿门山,决定求仕。原因是,唐睿宗李旦曾依附于武则天,甚至把“李”姓也改成了“武”,这种谄媚行为令天下士大夫们所不齿。

而孟子家训中有:不侍不明君主。

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称“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在敬孟浩然的“文人风骨”。

因为这一点,孟浩然在诗坛的认可度,就足以和王维并列了。

实际上,王维是很敬重孟浩然的,虽然相交时间甚短,却视为知己。在孟浩然众多朋友中,也只有王维真心地向李隆基推荐过他。

如果不是孟浩然当时献诗有“不才明主弃”之言,他或可平步青云。

文章图片5

所以孟浩然一生的成败,皆和这首《岁暮归南山》有关: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献诗给李隆基时,王维就在旁边,急得直拍大腿,事后问孟浩然,为什么不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为什么?

其实孟浩然有自己的苦衷,时任宰相张九龄虽然很欣赏孟浩然,但是当初孟浩然拜谒张九龄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如石沉大海,并没有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在这件事上,张九龄是不太够朋友意思的,他提拔了王维,提拔了王昌龄,唯独没有为孟浩然美言。

文章图片6

所以孟浩然离开长安再次隐居鹿门山时,曾有诗《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在这里孟浩然直呼了张九龄大名,此前是从没有过的事,而且不够恭敬,毕竟张九龄此时还在相位。

可见孟浩然心里也很明白,张九龄不过是奉行官场那一套,并非真心待自己。

但孟浩然和王昌龄的感情却很真挚,后来张九龄遭李林甫构陷,贬官荆州时,王昌龄曾仗义执言,大骂李林甫弄权,结果获罪岭南。

孟浩然替王昌龄鸣不平,有诗《送王昌龄之岭南》: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几年间“同笔共砚”说明二人关系非同寻常,所以王昌龄从岭南复官后,绕路襄阳去看望了孟浩然。

文章图片7

老朋友相见,自然是要喝一顿大酒的,于是孟浩然旧疾复发,一命呜呼。王昌龄用一顿酒,直接喝走了孟浩然,为此王昌龄难过了很久,甚至一度在洛阳沉沦半年,没有去赴任。

孟浩然病逝后,王维亲赴襄阳悼念自己的好友、忘年交,挥泪写下了《哭孟浩然》,足可见王维和孟浩然之间的感情,可谓是惺惺相惜。

所以纵观孟浩然这一生,颇具灰色幽默,大致可总结为:一首诗丢了官,一顿酒要了命。

其实孟浩然是个很耿直的人,有趣、幽默富有正义感,偶尔神经大条。

科举落榜后,孟浩然曾酒后大闹太学,令太学一众才子为之搁笔;之后在王维府邸献诗唐玄宗前,曾被吓得钻进了床底,所以一时紧张,才献错了诗;最后和王昌龄痛饮,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但孟浩然始终牢记自己是孟子的后人,做人做事都不曾愧对于心,值得被人所敬重。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