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回来

 金明书院 2022-07-20 发布于河南

俺师父王金宪教导我说:“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应具备的一个高端理念:要教孩子输得起,因为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回来!”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了四十年左右,造就了大批独生子女,也给独生子女的父母出了很多难题,不知道该如何养育这个新出现的“物种”。很不幸,我也中招了,对于层出不穷的比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独生子女输不起”等等这些理念,我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去理解,更无所适从。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出偏差孩子出问题那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前段时间,看到这么一则极端的新闻:一个八岁的男孩,因为“过劳死”,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生命定格在了八岁。这个本该是活蹦乱跳年龄的孩子,就这样轻易的做了不该有的与世长辞。在抢救孩子的过程中,暂时清醒的孩子只说了一句话“我想多睡一会儿”后,就……

新闻中报道:这个孩子的妈妈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除了上学,放学后、休息日、节假日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补习班,孩子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我想这个妈妈就是输不起,觉得自己只有一个孩子,不能让孩子落于人后,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她却让自己、孩子,还有家庭输给了人生,输给了整个世界。

这样极端的例子虽不多见,我觉得却给每一位家长敲响了警钟: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真的就那么重要么?师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一样的解读呢?

师父说,输赢是人生的两种经历,两种境界,缺一不可,曾经输的最惨的人,到最后才是人生大赢家。别的不说,想想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有今天中国的首富马云,是不是就能明白一些道理。其实古今中外,那些名垂千古能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皆概莫能外。

中国的独生子女,实在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每家每户只有一个孩子,成功了是百分之百,失败了也是百分之百,所以家长才有了输不起、不敢输的理念。那些从来没有输过的孩子,就更不敢输,输了他就无法承受,因为父母时时都是最严苛的督导,他们会觉得世界从此暗无天日,再也无法生活下去。只有千方百计地逃避,或是被无奈的压死。

所以做为独生子女的家长,其实要教给孩子的一个很重要能力就是:让孩子输的起,让孩子知道我今天输了,明天我一定要赢回来。

我发现现在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是尖子生,和学霸,因为他们一路绿灯考上好学校,是全家人的骄傲。但是,我们也知道,好学校是拔尖优秀学生的集散地,在原来学校优秀的学霸到了新学校很快就落后了,一旦落后,他们的心理防线就坍塌了,不知道如何面对落后的名次,一下子好像不知道该如何活着了,因此各种问题就出现了。

所以,输与赢,成功与失败,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永远是同时存在的,输可以,但我们不能一败涂地,失败也可以,但我们要总结失败的教训,让成功在前面召唤着我们。

在人生的道路上,满地都是宝藏,不摔倒怎么可能发现宝藏,不弯腰低头怎么可能捡到黄金与珠宝。阳光总在风雨后,我觉得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更不只是一碗心灵鸡汤,而是一种人生大智慧:成功往往与失败相伴,当你品尝失败苦果的时候,成功已伴随其间,当你承受了失败的打击后,成功一定在前路向你招手。

赞赏

家庭教育  幸福根基


● 排版编辑 孙秋军

● 文章作者 宋元洁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