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直言判断的分类

 思维观察员 2022-07-20 发布于广东

-- 共1200字 / 阅时2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对概念、判断、推理证明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介绍,这期栏目我们说说直言判断的4种类型。

01.

说到分类,你大脑里第一反应是“有哪些?”,还是“以什么标准?”

如果是前者,大脑相对固化,求个是什么;如果是后者,则是较深一步的探索本质。

比如问:“人”怎么分类?

若以“性别”划分,则分为两类:男人和女人;

若以“年龄”划分,则有老人、中年、青年、少年、小孩;

若以“国籍”划分,可能包括:中国人、俄国人、美国人…

可见划分标准不同,分成的类别和数量就不相同。

没有标准,就没有类别。

而对于直言判断的分类,我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是/否”,一个是“全部/部分”,两个标准的结合,组成了4种典型的直言判断。

02.

先就“是/否”这个标准,对直言判断做一次划分。

因为直言判断是肯定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特性,所以我们把表示“肯定”的直言判断,就称为肯定判断;反之为否定判断。

如图:

肯定判断中,谓项肯定主项具有某种属性,像“爱人是亲密关系中相互陪伴的人”、“国家公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都是肯定判断。

我们用S代表主项P代表谓项则肯定判断的公式表示为:S是P

否定判断中,谓项否定主项具有某种属性,像“苏格拉底不是20世纪的人”、“这篇文章不是没有框架的”…都是否定判断。

则否定判断的公式表示为:S不是P

03.

接着我们用“全部/部分”这个标准,对直言判断再做一次划分。

根据判断主项反映的是某类对象的全体部分为标准,我们把直言判断分成了全称判断特称判断

如图:

全称判断中,主项所反映的是某一范围内的全部对象,比如“所有人都是会死亡的”、“所有的手机都是要充电的”…都是全称判断。

这里含了对全部对象的肯定或否定,则它的公式表示为:所有S是(不是)P

特称判断中,主项所反映的则是某一范围内的部分对象,就像“某些APP是经常用的”、“有些打工人是躺平了的”…都是特称判断。

同样的,这里包含了对部分对象的肯定或否定,则它的公式表示为:有些S是(不是)P

04.

之后,我们把上面两个标准结合在一起,即依据”全称/特称+肯定/否定“的标准,对直言判断进行类别划分。

于是,就得到了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这4种判断。

如图:

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又分别用了不同的字母来替代它们:

(a)全称肯定判断

比如:

所有商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

所有电子产品都需要充电

公式为:所有S是P,用字母“A”表示。

(b)全称否定判断

比如:

所有的神仙都不是凭空捏造的

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所容许的

公式为:所有S不是P,用字母“E”表示。

(c)特称肯定判断

比如:

有些企业很乐意承担社会责任

一些APP下载使用是免费的

公式为:有些S是P,用字母“I”表示。

(d)特称否定判断

比如:

有些站点的地铁不会太挤

有的事不是随便就能遇着的

公式为:有些S不是P,用字母“O”表示。

以上就是我们对直言判断4种类型的介绍,下期[周三]栏目我们说说直言判断的图示表达。

#批判性思维 | 推荐——

批判性思维-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直言判断

批判性思维-什么是判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