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很喜欢朱老师,他是一位充满魅力的老师,为人朴实,讲课简洁。朱老师在上《在柏林》时,现场朗读这一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完那节课后,我就买了许多朱老师的书,最先入手的是《赵清遥的作文故事》《赵清遥的阅读故事》,自己读完了还不够,还分享给了班级同学,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在书籍的影响下,我们班级有了第一篇小练笔《妹妹的故事两则》,后来发展成#百事可写,百事可爱#练笔系列,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其中,写作文成为了一件有乐趣,有花头的事情,我们的练笔不限字数,不限题材,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正因为我给了他们“习作自由”,所以我现在经常惊喜于孩子们的“创造力”。 ![]() 去年年底,我读完了朱煜老师的《教育记》,最有感触的一点就是朱老师给儿子允成一直不间断地写成长记录。 ![]() 在阅读《写书育儿》这一节时,我立马拍照发给了老刘,信誓旦旦地和他说:“以后小陈也要写成长记!”,就如书中老师所说的那样“这些记录中有很多泪影与笑声,有怕与爱,它们把生命成长的不易具象化了。这是我与儿子共同的生命成长。”让我不得不再一次感叹文字的魅力,可以记录人生,刻下独特的印记,一点点,一滴滴,一段段,让我们的生命得以永恒。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喜欢用照片把那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在未来的日子,可以慢慢回味。我也喜欢在朋友圈晒娃娃,虽然他们还有另一个称呼——我的学生。但是,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牵动着我的喜怒哀乐。进步了,我会为他们骄傲,退步了,我会为他们担心。之前和家长开玩笑:“我的心情和孩子们的成绩挂钩,希望娃娃们做试卷要三思,不能让我的心情像'过山车’。” 现在想来,那一张张照片还是略显单薄,如果在教育的旅程中,我们能用文字记录,赋予文字丰富的情感,给予文字独特的体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午后,我翻阅一本泛黄的笔记,在文字里去寻觅当时的记忆,追寻着最初生成的心绪,忆起那一张张纯真美好的笑脸,感受当时的喜怒哀乐弥漫心头,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我的学生,就如同我的孩子;虽然我没有和他们朝夕相处(大部分每周见一次),也暂时做不到给每个人写一篇成长记录,但是我可以通过教育随笔的方式,在一次次的记录中,反思教育行为,积累教育经验,打磨教育智慧。 感受写到此,但是不仅于此。好书我会多读几遍,也许下一个阶段的我,再次翻开《教书记》,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我有点小期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