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将题目和知识点有效串联

 自陈怡派 2022-07-20 发布于浙江

六下第一单元阅读要素


上周我讲了六下第一单元的阅读要素,给小朋友归纳总结了答题格式。是的,娃娃们很认真,吭哧吭哧都背完了,一个个都过关了。于是,我心满意足地打开阅读书,让大家来做一道练练手。好家伙,他们蒙圈了。你要说不努力吧,也是努力的呀,起码我要求的背诵,都是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你要说努力吧,怎么题目依然做不对呢?所以,光背出答题格式还不够。之前我要求大家,你实在不会写,你可以把答题格式写上去,能得多少是多少。但是这个学期,我要求大家要尽可能结合文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说这道题。




4.评价鉴赏:文章为什么对前两次失败的顶碗过程描写得很详细,对第三次成功的顶碗过程描写得很简单呢?
这道题目旁边还有个温馨提示:想一想,作者想重点表达什么呢?

答题思路:作者想重点表达的是详写部分,那这篇文章的详写了失败,说明作者想重点表达失败。这道题目看似只有一个问号,其实我们需要解答三个小问题,第一个,为什么把失败写详细?第二个,为什么成功略写?不能都写详细一点吗?第三个,这样安排素材的好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有详有略,可是为什么一定是失败详细,成功略写呢?为什么不能成功详写,失败略写,不也做到了详略得当?既然作者详写了失败,换言之,就是作者认为失败比成功更能……我点到这里位置。接下去就是学生的发言时间。不错,第一个叫到的学生就说到点上了,因为失败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来。好,结合文本,“一个人”指谁?“品质”具体是什么?解决了第一个小问题,失败比成功更能表现顶碗少年的沉着冷静,不屈不挠。下一个问题,如果失败详写,那成功可不可以也详写?不可以,如果每个都详写,就没了重点。这样子安排的素材的好处是什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完整答案:因为失败比成功更能展现出顶碗少年不屈不挠,沉着冷静的特点。如果成功再详写,那与前两次失败表述上就重复了。这样安排素材有详有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接着,我让学生观察,答案中的第三句话和我们背诵的答题格式有什么区别?发现了少了两句“更全面,更细致地展现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我们背诵的答题格式相对比较完整,但是并不是每道题目都通用,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