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践思考】习作|愿你的每一篇习作都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在跳舞

 贾老师语文笔记 2022-07-20 发布于山西

有趣的灵魂

什么样的习作、日记或者小练笔就是棒的呢?

评价标准可能很多,但是有一条非常重要——你得有一处打动人。

有的人要忍不住“吐槽”了,这老师可真是“矫情”,不如先给你看看我觉得棒棒的小内容:

练笔一

-蹦蹦床操场 -

上学期,我们有个主题小练笔《美丽的校园》,我带着孩子们在我们学校的各个角落转了一圈又一圈,让他们去仔细地观察,然后讲了大概框架,让孩子们去写。

收到习作,有位小姑娘写道:我们的校园是游乐场,操场就是游乐场里的“蹦蹦床”。

为什么像“蹦蹦床”呢?

每到下课,这里就会聚集各种各样的小朋友来跳跳绳、跳格子、跳皮筋,整个场地里到处都是蹦蹦跳跳、热闹非凡的画面,像极了游乐场里玩“蹦蹦床”的场面。

你看,这个比喻并没有按照常理从外形角度来写,却是从功能角度来展开,通过仔细观察大家在上面干什么来进行联想。我瞬间觉得这个观察和体会生动、贴切到不行。

练笔二

- 狮子头校门 -

在写校园的大门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这样写道:我们的校门像一个张着嘴的大狮子头。

我一直觉得这个娃儿是还不太明白怎样去比喻,因为我实在想不通,他为啥要说校门像狮子头呢?

直到有一天,我在准备班级小报的时候,为他的这篇小习作排版,正好,版面的隔壁放了一张学校大门的照片。

我被震撼了,这个角度看去,校门的颜色和样子都跟狮子头非常的像,大门一圈的小门洞,真的像极了狮子头上一圈圈的鬃毛一样,这个观察太形象了。

练笔三

- 美白的我 -

讲主题习作《水果观察》,教室里习作写到一半,有个小胖胖的小男生问我:“老师,你知道苹果有啥功效吗?”我说苹果可以美白啊。

于是,他的作文最后一段写着:听说苹果能够美白,那我一定要多吃苹果,这样我就可以长得美白美白的了。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脑海里想着他白白胖胖、可可爱爱的大脸蛋,他把这个感受很直观的描写了出来,跟他的形象贴合到一起,让人瞬间会心一笑。

练笔四

- 酸菜配粉条 -

三年级上册,我们学了一个小小的“顶针”写法,课本上是这样写的: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练习册上让大家做个小小的仿写训练,小伙子写着:白菜胖胖,腌成酸菜;酸菜美美,配上粉条;粉条香香,来碗米饭。

小伙子的答案,让我感觉酸菜配粉条,再来碗米饭,今天真是精神和肉体都得到了满足。

练笔五

- 桃园三结义 -

周末的日记怎么写?

哪有那么麻烦,简简单单窝在家里玩就可以写。和谁玩的呢?如果有只狗子,“桃园三结义”也是不在话下。

# 10月1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下午吃完饭,我和蛋挞在家里玩。我说跳,蛋挞就跳。我说握手,蛋挞就握手。它的爪子非常得绵。

接着我们玩了一个游戏,我是刘备,妹妹是关羽,狗子蛋挞是张飞。我和妹妹把手叠在一起,然后我说握手,蛋挞也把爪子搭在我们的手上面。我把这游戏叫“桃园三结义”,从今往后,蛋挞就是我三妹。

这些有趣的灵魂非常打动我,这几个孩子,我眼看着他们,在一、二年级几乎经常需要老师找他的妈妈聊几句,到现在他居然成了班级里的“小写手”,我发现他们在一些方面有共性。

如何让自己的灵魂有趣起来?(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非常有趣的,有时候我们的方法不对挫伤了他的积极性和表现欲。)

1

让孩子尽情地去观察

我始终觉得观察是一切感受和书写的源泉,如果眼睛里什么也没有,脑袋里自然也是空空的,脑袋里空空的,当然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观察什么?小孩子们能观察什么呢?也许是一盆花、一个广告牌、一个玩具、一盘菜,总之,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值得去观察。

所以这个对我们父母的要求是,你要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感兴趣,小区花坛里的指示语、电梯里的新广告、街边新栽的树、甚至商场里到处乱跑的小朋友,尝试着随时随处去观察一些东西。

怎么观察,首先是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先去看,如果他完全可以自己沉浸式的看好久,那就不要过多地去参与。如果他耐不住多少性子,我们可以引导他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去观察,可以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其实从三四岁读绘本开始,就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来引导观察图画。

比如,你发现孩子在观察一个广告牌。

但是他匆匆看完准备离开,你可以向他发问:

“宝贝,那个广告牌上都有什么呀?你试着从左到右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你猜他们是在干嘛?”

“他们穿的衣服一样吗?”

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把眼前的东西观察的细致和全面,多引导几次,你就会发现,孩子在之后观察某个东西的时候,他会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在心里问自己问题,并回答它。

2

让孩子充分地去感受

小孩子天生对一切的感受力绝对要比大人强,原因很简单,我们生活中见惯了太多的东西,“见怪不怪”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你对身边的东西“不好奇”“没疑问”那自然就没多少的感觉。孩子不一样,每一天对他来说新鲜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你想想他怎么可能没有“感受”,他的感受是如何表现的呢?也许是他的一个问题或者一句感叹:妈妈,这盆花长高了一点是不是?妈妈,今天的饭菜真好吃啊!妈妈,刚刚那个小朋友好像很喜欢我!妈妈,今天实在是太热了!

你想想,饭菜美味、花儿长高、天气很热、小朋友很友好,这本身就是孩子的初级感受。可能当时,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是感受!其实大多数的孩子在当时也不知道,他说出来的那句话就是他的感受。

所以,你需要给他引导,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他强化,让他知道,这就是感受!

比如说,你可以在他对一餐饭发出感叹的时候,告诉他“宝贝,这顿饭你可真是感受颇丰啊!”

在他对你描述与班里小朋友互动的时候,告诉他“宝贝,看来你自己在和别人的交往中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了呢!”

不是说教,就是帮孩子强化,让孩子直观且真实的知道什么是感受,这很重要。

3

让孩子随意地去写

三年级上学期的小朋友会开始正式接触写日记,有很多孩子一开始写,很容易写自己一天的“流水账”,不要急着去评判他的流水账,让她先去写,“流水账”是他学会记叙的重要一步。比起来能写多好,难道不是“愿意写”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吗?

你可以告诉他:“宝贝,你今天的记录,真是让妈妈了解了你在学校一天的生活,你记录的真棒!”

在一段时间的“流水账”后,也可以去引导他:“宝贝,看到你的记录,我想多了解一下,你早上和同学在体育课发生的不愉快这个事情?你能给我讲讲吗”

如此下去,孩子慢慢就会知道我可以只写一件重要的事情,并把这件事尽可能地记叙清楚,还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年级也会开始写读书笔记,除了积累词语、句子,还有一项是写【我的感受】,不要说孩子,连我们做父母的听到“谈一谈感受”,都要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我们也不太清楚具体要写啥。所以,下意识的就会逃避,干脆不写了吧!

不如给孩子们换个说法:去把你的摘抄本当作一个微信朋友圈,这个部分去发【朋友圈】,想想妈妈每天都热衷在朋友圈发点啥,你也可以尽情地去发。也许孩子一开始会这样发:读完这句话,我觉得这个小鸟飞得真灵活。读完这句话,我觉得这个小朋友长得好漂亮。

不要着急去评判,这个就是非常好的【感受】。

等到再大一个阶段,可以在之前的基础上做“升级”。

你可以引导孩子:“宝贝,你看,你写的这个小鸟飞得真灵活,如果让妈妈写,妈妈可能会写这个句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鸟飞行时动作的敏捷。你觉得咱俩写的意思一样吗?”

孩子会想一想告诉你:“感觉意思是一样的呢。”

“对了,但是我的这个显然要比你的准确一些是不是,你看,以后如果你要表达这个意思,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去表达。”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既知道了“写感受”就是真实地去感受,又知道了想要表达得更准确,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只有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他的书写才会上一个台阶。

写习作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但是让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保持热情、愿意去感受、并不畏惧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书写非常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愿我们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批判什么是“流水账”,哪些感受写得一无是处。用心去感受孩子,用欣赏的眼睛对他的每一份“脑洞”和“有趣”给予肯定,给他们多一些时间,时间自有答案。

Hi

贾老师的语文笔记

你好,这是我

一位二胎妈妈,同时也从事了9年的互联网教育和一线教学,践行“正面管教”和最新的教学模式,又宅又闷,却在学习方面异常爱“折腾”。

这里是贾老师的语文笔记,也是一个小小的成长联盟,欢迎你的到来!我们一起终身学习和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