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男人的心里话:妻子没有照顾公婆的义务,那结婚就没任何意义

 谢耳朵馆长 2022-07-21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当今这个社会,很多男人认为自己的老婆具有绝对照顾公婆的义务,这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
最新的《民法典》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儿媳不是公婆财产的法定继承人,女婿不是岳父母财产的法定继承人。
从法律角度来看,《民法典》并没有明确规定儿媳和女婿对公婆和岳父母的赡养义务,并且儿媳和女婿也没有继承公婆和岳父母财产的权力。
细细品一下,其实儿媳跟公婆没有任何关系,在男方家族里也不具有法律地位(继承权)
公婆并没有抚养过儿媳,儿媳只是因为结婚才和公婆产生了部分联系,所以不具有赡养公婆的义务。
抚养赡养以及继承权在法律上是一个连贯的逻辑,有父母的抚养才会有子女的赡养,有子女的赡养才会拥有父母的财产继承权。
就算儿媳出于自愿照顾了公婆,难道女婿就不应该主动去照顾岳父母吗?按照男人的心里话,女方不仅仅要照顾自己的父母,甚至还要去照顾男方家的公婆。仿佛自己的老婆天生就是一个保姆,专门做脏活累活。
这就是男人在婚姻里典型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算计地清清楚楚,计算地明明白白。
不过法律上没有规定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但是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所以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儿女应该才是主要的负责人,配偶只需要辅助就可。妄图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妻子的,确实没有什么必要去结婚祸害她人。
那么反思,男人的这种心理话究竟凸显了什么心理?结婚的意义对男人来讲到底是什么?
在说这种话男人的眼里,妻子是给自己繁衍后代的人;妻子需要分担多的家务;妻子需要赡养自己的父母;妻子需要带自己的孩子等等。
但做了这一切以后,妻子仍然是外人并且是一个实现自己便利的工具,本质就是物化女性。
在他们的视角里,结婚是为了繁衍,也更是为了便利于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少付出多回报的事儿谁不愿意呢?
“物化”这个词语,本身是政治学领域的名词。起源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认为,在这种商品经济下,作为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者被物化了,也变成了一种工具和物品,人也不再被视作为人。
那么在家庭与两性之间,男性对女性的物化也体现在,不把女性当作一个人,而是把她当作一个家务工具和实现自己利益的物品,进行一种物尽其用的思想,男性也从不会有换位思考,女性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是被剥削压迫的一方,好在是,现代社会的女性遇见这种情况仍然可以离婚。
但是他人物化女性也会致使女性自我物化,女性如何在这种环境与他人洗脑下仍然保持独立自主的意识?或者换一种说法,女方离婚真的有那么方便容易吗,男方如果为了利益坚决不同意怎么办?女性被物化过久开始自我物化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糟糕的处境怎么办?
湖南衡阳县井头镇八零后女子宁顺花从2016年12月开始,先后5次起诉离婚都以失败告终,她的诉求被法院多次驳回,丈夫整天游手好闲沉迷赌博每日回家还会家暴她,限制其人身自由,弟弟和父亲都被丈夫殴打。
至于法院为什么驳回离婚诉求,原因仅仅是因为其太横,扬言离婚就要杀人,尽管被拘留教育多次,都很快就被放出来,所以也没什么效果,法院竟然说自己也很头疼。
这种事在我们现在听来都感觉不可思议,法院警察都在干什么,因维护社会和平治安所以要牺牲一个被天天家暴的弱女子。
离婚之难,难于上青天。我相信在看不见的角落,还有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女性婚后仿佛是夫家财产,可任意被打骂,警察和法院也拿其毫无办法,对弱势的女性来讲毫无离婚自由,封建落后的村落比不上开明发达的城市,乡下或者落后地区的很多女性其实并没有为自己选择的权力,这些事情就在隐秘的角落静静地发生。
离婚冷静期是为了防止夫妻间离婚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前提是和平与民主的社会环境,那么针对这些极端环境和弱势女性,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国的法律机制仍有不完善或者落实层面还是有多处不到位。
这些种种问题都是值得去思考的,哪怕是普通人的视角,结婚是人生大事,也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一件事,结婚需要非常慎重才对,结婚的人选也应当是三观相符合,人品没问题,公婆也不是穷凶极恶的人,那么婚后出现大问题概率会小得多。
双方在对家务分工、孩子抚养、老人赡养等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多多进行沟通交流,之后才会考虑是否结婚的情况。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部分女性在社会上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养活自己,不需要完全依附男人,像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就会逐渐被打破。
男人用金钱换取的那些“全方位保姆服务”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大部分的夫妻都是互相合作,男女平等,家务以及带孩子的事情男方也会参与进来,妻子在外赚的钱一部分也会作为家用。
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一定是夫妻双方都需要参与进来,并且要对自己的父母负起主要责任,这个家庭才会继续运转下去,家庭和谐,整个社会才会和谐。
男方不要因为自己自私自利的想法而导致各种家庭的不和谐,最后一幅巨婴姿态倒打一耙,女方不是奴隶也不是傻子,为何要任你剥削宰割呢?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