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李白与月亮》课堂教学实录(三)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7-21 发布于山东

执教名师

孙双金

《李白与月亮》

课堂教学实录(三)

PART 4

把酒问月,字里行间尽哲思

师:我们看第三首诗。把酒——

生:问月。

师:拿出笔来,先从这首诗里面找一找李白向月亮问了几个问题,用序号标出来。再试试能不能把李白问题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我找一个没发过言的同学说说,李太白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青天有月来几时。

师:你们用自己的话说?

生(齐):青天的时候月亮来过几次,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句读读看,是这个意思吗?

(生齐读)

师: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是: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才能出现?

师:把“能”去掉,你重说一遍。

生: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才出现?

师:同学们来想想看,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出现的?

生:晚上。

师: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有的?

生:白天也有。

师:这句话的意思怎么领会?

生:从古时候就有的。

师:盘古开天辟地,哪一天突然间就有月亮了呢?好像过了一天,月亮突然就上来了。奇怪不奇怪?你知道吗?

生: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天。

师:我也不知道哪一天天上有月亮的?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李太白也不知道。于是李太白提出了这个问题。读——

生(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我今停杯一问之,问哪一天出现了月亮,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这是一个宇宙的问题。你们没有思考过?李太白在一千多年前就思考过。

太白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生: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师: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生:见到月亮从海上出现。

师:这个“晓”是什么意思?

生:晚上。

师:对,只看到晚上的时候月亮从海上升起来,第二句话呢,宁知——

生:白天的时候我不知道月亮去哪儿了。

师:是啊,到了白天的时候月亮又跑到哪里去了呢?能不能发挥你的遐想,谁来告诉我?

生:太阳的光把月亮给淹没了。

师:科学的解释。还有诗人的解释吗?

生:月亮跑到海里去了。

师:还有?

生:月亮躲进云间里了。

师:你的解释?

生:月亮藏到大山后面去了。

师:这也是诗人的解释。你来?

生:月亮去别的地方了。

师:还提出什么问题?

生:嫦娥孤栖与谁邻?

师: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生:嫦娥自己居住与谁为邻?

师:与谁为伴呢?多孤独啊,下面两句我们读一读?齐——

生(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师:我们今天的天上的月亮曾经照过古时候的什么人?谁告诉我?

生:诗人。

师:具体点,什么诗人?

生:李白。

师:这个月亮还照过谁?

生:杜甫。

师:还照过谁?

生:杜牧。

生:王安石。

生:李商隐。

生:还照过苏东坡。

师:这是照过李太白的月亮,这是照过苏东坡的月亮,但是李太白和苏东坡都作古了,这一轮月亮还在不在?

生(齐):在。

师:人已作古,月却永存。如果说小时候的月亮是玉盘,长大后月亮是人,此时月亮在太白的心中成了什么?照过几万年之前的盘古,照过三皇五地,照过李太白,照过李商隐,现在又照我们,未来还要照我们的子子孙孙,月亮在李太白的心中成了什么了?

生(齐):成了神。

师:如果说月亮给诗人小时候无限的遐想,孤独的时候无穷的安慰。那此时给了诗人什么呢?你用两个词概括概括。

生:给了诗人敬仰。

生:敬仰。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给了诗人温暖。

师:还给了诗人什么?

生:欢乐。

生:光芒。

生:疑问。

生:向往。

师:他疑问啊,给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哲思,思考是哪一天出现的,思考月亮白天到哪里去了?思考为什么今天的月亮既能照古人,又能照后人,给了李太白无穷无尽的思索。我们一起把这首诗吟诵一下,把酒问月,齐——

(生齐诵)

PART 5

月在心中,自主创作多妙笔

师:好,如果说诗人小时会望月,长大会邀月,走向成年他会问月,请你展开无限的遐想,诗人还会给月亮怎么样,用两个字概括?

生:追月。

师:好,还会?

生:伴月。

生:思月。

生:写月。

师:把写字换一个词叫什么?

生:吟月。

师:更有味了。

生:攀月。

师:还会?

生:飞月。

师:拿出笔来,请你用“追月”或者“伴月”或者“盼月”,选一个为题,写一首小诗。可以是四句的小诗,像古诗那样,也可以像现代的诗。写好的送给我看一下。

好,同学们请把笔放下,一起来共同欣赏身边小诗人作的诗。请第一位诗人上台来。读诗的时候先报诗的题目,再报诗人的名字,然后开始吟诵诗,好不好?来,大声地。

生:《伴月》,王琪,人若孤独邀明月,谁与明月常相伴?人与明月常相伴,月光常照人间里。

(台下掌声雷动)

师:下边老师鼓掌啊,我再朗诵一下:题目叫《伴月》,叫什么名字?

生:王琪。

师:再给王琪诗人来掌声!看吧,诗人就在我们身边,请王琪诗人入座。多好!第二位诗人,你得大声读一读啊。

生:《追月》 马铭臣  今天有月来几时?今日我飞月亮上,我让月亮陪伴我,月亮躲在青云端。

师:掌声在哪里?他也把今天李太白的诗很自然地融进句子里了。自然地运用,融合得多好,活学活用多棒!谢谢你,马铭臣同学。第三位小帅哥上来了。好,他写的现代诗一首。

生:《问月》  彭启圣  月亮你何时才来?月亮你又何时消失?时间像一只蜘蛛,你为何不被捕捉,我也许会消失,后人也会消失,你为何不会消失?

师:他的现代诗也有味儿!把李白的古代改成现代的诗,“月儿你何时才来?月儿你又何时消失?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这可是哲学的问题。“时间像一只蜘蛛”,诗人在这联想了,时间看不见摸不着的,在他的心目中像蜘蛛。给启圣来点热烈的掌声,好极了!第四位诗人,你读?

生:《问月》  姜莹  人间有月但不知,我今月下疑问之。思月为何来此地,古人今人也不知。

师:看到吗?我们的诗人马上就诞生了嘛,姜莹的《问月》。好极了,为姜莹来点掌声!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看你们个个都是诗人,个人都是哲学家。你们今天成为诗人,哲学家,要感谢谁?

生:李白。

师:还要感谢谁?

生:父母。

师:还要感谢谁?

生:老师。

生:学校给我这次机会。

生:要感谢教我们的所有老师。

师:要感谢月亮,没有月亮哪有你们的诗啊?没有月亮哪有你们的诗情啊?是月亮给了我们的诗情,是月亮给了我们的联想,是月亮给了我们无穷的遐思。

(播放歌曲:月之故乡)

 同学们,有位名人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伟人,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民族如果出了自己的伟人,而不知崇拜自己的伟人,这个民族是更可悲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既然出现了李太白这样的伟人,我们就去走近李太白,学习李太白,崇拜李太白吧。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全文完-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