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往事 || 我 想 您 了......

 龙城日新学堂 2022-07-21 发布于山西

美妙而深刻的每一个相遇

生命之中不经意的遇见,在你也许只是一刹,过去就等于忘记。

在我却是成长的一个标杆。

美妙而深刻的一个记忆再次相遇,偕老的容颜也许已难再相识。

但这一刻我想你的感觉如此真挚,如此动情,不记下来都觉得耿耿于怀。


一次敬礼

很多朋友奇怪我有军人情结。

为此我还力劝我的弟弟考了军校,进了军营,见了军人时倍感亲切。情不自禁时总是抬头梗脖,挺胸收腹,五指并拢,双手合裤缝,双脚打开60°,有时下意识地敬一个自以为帅极了的举手礼,以至于陌生的朋友都以为我有军旅经历。

其实没有,最多是我大一时受过军训,差一点儿作阅兵的标兵,后来一直以预备役军人自居。打过两次靶,得分还算可以,和几位有部队经历的朋友,常会交流当兵的心路历程。

这一切源自五六岁才住到307国道边上,偶遇到一位从吉普里下来的军人。您可能全然忘记,但我清晰地记着。小小的我跑到你面前举手敬礼,您微笑着回礼。并俯下身子,手把手教我如何标准的行军人举手礼。

那微笑一直是我梦里的天堂,一个小村里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娃娃,从此有了当兵的愿望。

抖音里小孩子向军人敬礼,军人俯身用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拉了一下孩子的手。我忽然想您了,也真正明白什么是军民鱼水情,什么铁汉柔情。


一路长谈

不能参军,就要用功考上大学,对于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农村娃娃来说是唯一的出路。

经过一番旷日持久的寒窗苦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我终于考取了雁北师专。

尽管很多没考上的人还笑话,我亲爱的父亲已经兴奋不已了。在他苦难深重的一生中,儿子能考上大学,到远方去上学,真是天上掉下金元宝一样的大喜事,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他送儿子上学,坐上飞驰的绿皮火车要走八九个小时,去那传说中的塞外大同。那可是千里之行啊!

和父亲一样,我同样紧张与兴奋。对于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充满好奇,对于为民之地更是猜忌惊恐同在。大同、煤都,书上、地图上的一个小圆圈,雁北师专,别人口中的烂学校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努力做出有文化有见识的样子。却依然一副没有底的冏相。

这时您出现了,只是一位老大姐的面貌,却把大同女性热诚与豪爽表达的淋漓尽致,既不夸大,也没有太过热情,但每一句话都是先肯定我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先肯定大同是个好地方。在师院(您不管她叫师专而叫师院)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那可是学习的好地方。

当然您留下的地址我没有保存下来,我也没顾得上按您所说的有事儿了找您帮忙,在师院尚显简陋的校园里,我找到了知识。找到了自己,还找到了爱与充实,四年后,我满载而归,甚至可以夹七夹八的说几句大同话,来表示我也是个大同人。

感恩师院,感恩大同,感恩有您。


一个拱手

回到家乡,辗转借入政府办公室当一名小文书。

正好遇上清明山火,23位村民逆行进入火场,献出了生命。

举全县之力扑救山火,安抚死难者家属,政府办成为应急后勤中心,三天三夜不合眼值班成为我不灭的记忆。

送物资上山时,正碰上一辆土色大巴车从马西乡政府院里出来。

车窗一下子拉开,一个熟悉的面孔满是微笑,向我们这些车上车下、忙碌暂停的人一拱手。同志们辛苦了,您这样说。

是的,胡富国同志,时任山西省委书记,在电视上见了多少回。每一次都是振奋人心的说:要想富先修路,要为民做事。

那些年落后的山西勒紧了裤带,修通了太旧高速。太原城也有了滨河公路的框架。您太忙了,向上要支持,向下要捐助,向工队要速度,向干部要成绩,一切为了人民,为了您的父老乡亲,百忙之中的书记,没有前呼后拥,没有鲜花与掌声,甚至没有一身光鲜的衣服,就是那老土老土的中山装。不顾自己的安全与健康,奔波几百里,翻山越岭,亲赴险地。一拱手,一句辛苦了。23位烈士瞑目了。

胡书记当然不会知道那个来不及下车的小小的文书,我也没有太用心的挤上去,成为可以被领导接见的人。但我知道除了官样文章,官场规则之外,这一拱手,一面微笑。真心不易。

网上看见老胡近日的视频,想起他离开山西时的情景,也亲眼看见了他手书的上贤古韵的作品,我眼圈湿了,做个好人,人们会记你一辈子的,哪怕只是一个拱手。


一次家宴

大同大学当时叫雁北师范学院,好多老师把自己整得跟明星似的。

有的学者气很足。有的愤青味儿很浓,有的则市侩的叫我们提前接触到社会的阴暗。

在这样一大群人中,有一对夫妻令我印象颇深。而且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甚至还萌生一点学术的思考。

总之,让我真心想学习,想更接近知识本源。那就是毕致仁、江阴禔两位教授。他们关注了这个一身土味的知识青年,鼓励我再往深里学,在往高一层攀,只可惜毕业之后我如泥牛入海,沉寂了多少年,甚至先生去世,都是事后才知。

悲慨之余,洋洋数百言的悼念先生的文章如泉而涌,发在网上。很久以后,一个陌生的电话打来,先生的女儿与我几次长谈,感谢我理解先生和对先生的崇敬。

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北京,见到了亲爱的江老师。她已经成为一个慈祥而安静的老人,81岁的高龄,笃信佛教,幸福而安康。我怕她会忘记我,谁知她竟问起我的小女生朋友。我的鼻子酸酸的,忙笑着告诉老师,她已经成为庞夫人了。

老师坚持让我在家吃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同贺。老师还念叨起历届的学生,慈爱之情让我感动不已。

大姐一家更是盛赞我的一点小成绩,去了国外还专门给我寄回堂吉诃德的铜像。夜色已深,大姐一家送我出小区门外执意为我叫来豪车送我回酒店。那是我最愧对的一次家宴,也最难忘。愿老师健康长寿,看我更好的作品出来。

转眼之间,人生已过大半。区区两万天里,吃过多少饭,见过多少人,做过多少事。我也尽自己的能力奖掖后进,助推同仁,因为我坚信人性本善,人性伟大。只要我们对这些支持我们、引导我们、关爱我们的人,永记不忘。这一生就是充实而美好的。

听着风声,看着夜色,我想您了。

202052222

读传统经典,长真正智慧;

处有益友朋,过吉祥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